- 循证护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8年
- 马丽马健
- 关键词:护理工作
- 改良型赛丁格尔技术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长期置管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改良型赛丁格尔技术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长期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价值,为进一步推进置管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患者3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6例,对照组1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改良型赛丁格尔技术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长期置管,而对照组就采用传统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置管的一次置管成功15例,成功率为93.75%,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置管的一次置管成功11例,成功率为73.33%,1位患者出现感染,1位患者出现静脉炎,经积极处理后均好转,观察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型赛丁格尔技术用高压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简洁、方便,成功率高,提高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置管途径,值得在临床推广。
- 马健徐蕾王正刘君凤张磊
-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长期置管肿瘤
-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近年院内血液病出院病例508例,按感染部位进行分类,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08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69例,医院感染率为33.26%;感染例次数21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2.72%,明显高于同期全院平均医院感染率5.10%。结论:要降低医院感染率首先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加强住院环境的消毒隔离,加强对住院患者的专科护理及住院宣教。抓住各个化疗阶段的特点,针对不同患者指导其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另外正确治疗和重视多重危险因素的影响,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马健
-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 草酸铂所致静脉炎两种治疗方法的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草酸铂所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87例草酸铂所致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马铃薯切片贴敷和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马铃薯切片贴敷治疗显效率达97.73%,硫酸镁湿热敷显效率为8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马铃薯切片贴敷治疗草酸铂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 苑文珍马健张玉凤
- 关键词:草酸铂静脉炎马铃薯硫酸镁外敷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PICC置放术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锁骨下静脉PICC置放术中应用超声引导技术所产生的各方面效果予以研究。方法选取60例拟行锁骨下静脉PICC置放术治疗的患者,将之划分为各3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前者采取超声动态引导下穿刺,都后者则以传统的盲穿方法处理,对其应用效果做出相应的观察。结果在并发症的检出率、首次置入PICC的成功率、首次穿刺的成功率之类的比较方面,观察组体现出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的成功率可因超声引导下静脉PICC置放术而获得提升,并由此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效果确切且安全。
- 马健
- 关键词: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
- 外周血DN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双阴(double positive,DN)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分布特点,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经过免疫治疗后DNT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首次确诊未经治疗的3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治疗前组,经过激素和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满4周的1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治疗后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DNT细胞含量,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DNT细胞含量。结果治疗前组患者外周血DNT细胞含量为(4.93±2.78)%,高于对照组的(3.90±1.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患者外周血DNT细胞含量为(2.20±0.80)%,低于治疗前组的(4.93±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DNT细胞含量高于健康人群,说明DNT细胞有免疫促进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经过免疫治疗后DN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说明DNT细胞参与下调免疫反应的作用。
- 江涛陈琳王雪野姜国平吕英春李慧颖马健韩梅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
-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溃疡的护理观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8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的换药次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马健
- 关键词:皮肤溃疡风湿免疫性疾病综合护理
- 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围PICC置管期的护理干预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围PICC置管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参考组(30例),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置管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围PICC置管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护患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意义。
- 马健王迪苑文珍李丽王正艾英莉
- 关键词:糖尿病恶性肿瘤化疗
- 血液病房施行集束化护理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4例血液病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意外脱管及插管感染率分别为0.893%、1.785%,低于对照组的4.464%、12.500%(P<0.05);观察组的插管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在血液病房PICC置管治疗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置管感染,延长置管时间。
- 马健
- 关键词:血液病房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
- 彩超下赛丁格技术在锁穿中的应用推广
- 2018年
- 目的对赛丁格技术(彩超下)在锁骨穿刺中的应用技术推广效果做出总结。方法选取本院符合锁骨穿刺适应证的患者100例(45例男、55例女)进行锁骨穿刺处置,并在穿刺置管这一活动各种对静脉内(置入导管区域)有无血栓形成之类异常做出严密观察。结果经处理,可见包括留置管周围在内的颈内静脉在彩超监测中未见异常回声。结论对赛丁格技术(彩超下)在锁骨穿刺中的应用有着很明显的临床价值。
- 马健王迪苑文珍李丽王正艾英莉张磊陈红玲刘君凤肖中平陆红艳孟红梅
- 关键词: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