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欣

作品数:24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玉米
  • 10篇基因
  • 6篇斑病
  • 6篇大斑病
  • 5篇倍体
  • 4篇单倍体
  • 4篇玉米大斑病
  • 4篇抗性
  • 4篇SNP
  • 3篇性基因
  • 3篇选育
  • 3篇抗性基因
  • 2篇单倍体诱导
  • 2篇单倍体诱导系
  • 2篇性状
  • 2篇引物
  • 2篇玉米新品种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栽培

机构

  • 24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职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东北育才学校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农业农村部农...

作者

  • 24篇齐欣
  • 23篇刘欣芳
  • 21篇马骏
  • 21篇姜敏
  • 16篇王延波
  • 12篇刘晓丽
  • 10篇孟庆国
  • 9篇弓雪
  • 8篇孙成韬
  • 6篇李明
  • 3篇王金君
  • 2篇李泉木
  • 2篇邵帅
  • 1篇薛仁风
  • 1篇叶雨盛
  • 1篇曹志艳
  • 1篇赵念力
  • 1篇王国宏
  • 1篇周存力
  • 1篇杨耀迥

传媒

  • 8篇玉米科学
  • 5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园艺与种苗
  • 1篇种子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第一届全国玉...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倍体青贮玉米染色体加倍及检测技术研究
2016年
以辽单527、辽单青贮178、辽原一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6个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进行染色体加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倍效果。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素浓度达0.1%时,3个品种加倍率均达到最高值,辽单527的加倍效果最好,最高可达36.3%。利用流式细胞仪能够快速准确检测染色体倍性,OTTO法制备悬浮液的检测效果较好。
齐欣姜敏马骏刘欣芳弓雪李明王延波
关键词:玉米秋水仙素染色体检测
玉米旅欧群体评价及利用潜势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向玉米辽旅群体中导入血缘相近、脱水速率快的9份欧美种质,构建成含有不同比例欧美种质的3份旅欧群体,能显著改善收获时含水量、出籽率、生育期、穗粗和穗行数等重要性状,且保持原始群体优良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出籽率、穗长和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旅欧群体所配制的组合有效提升出籽率、收获时含水量、生育期和其他穗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塘四平头类群的杂优模式存在极高的产量应用潜力,为改良本土种质资源适宜机械化收获和探索欧美种质新的杂优模式奠定基础。
刘欣芳张默齐欣马骏姜敏孙成韬刘晓丽贾钰莹王金君张洋王延波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
玉米抗大斑病Ht3基因紧密连锁SN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玉米抗大斑病Ht3基因紧密连锁SN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检测方法。该分子标记包括KA002081和KA002084;KA002081的抗病等位基因位点为A;KA002084的抗病...
姜敏王延波马骏齐欣朱芒刘欣芳弓雪贾玉莹张默孙成涛刘晓丽孟庆国李泉木
抗两种穗腐病玉米种质资源的鉴选
2025年
采用花丝通道注射法,对286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拟轮枝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86份玉米种质中,筛选出两年均对拟轮枝镰孢菌表现为高抗的种质资源7份,对禾谷镰孢菌高抗的种质资源6份,对两个菌种均为高抗的种质资源两份。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286份种质资源对不同环境和不同菌种的抗性存在中等水平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4~0.68。表明尽管相同种质资源在不同环境和菌种下的抗性表现有所差异,这些种质资源在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齐欣张默贾钰莹孙成韬马骏姜敏王延波曹志艳刘宁刘欣芳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接种
玉米辽诱诱导系应用潜势分析
2025年
为研究玉米辽诱诱导系及其F_(1)的优势诱导群体,分析诱导率杂种优势,本研究利用4份辽诱诱导系及其分别与‘高油3号’诱导系组配的F_(1),对不同血缘群体进行杂交诱导。结果表明:辽诱诱导系均具有良好的诱导效果,且对特定的基础材料具有诱导优势,其中‘辽诱1号’、‘辽诱4号’对辽热群体具有诱导优势,诱导率达到11.57%、13.78%;‘辽诱2号’对辽瑞群体具有诱导优势,诱导率达到9.00%;‘辽诱3号’对辽黄群体具有诱导优势,诱导率达到9.83%。诱导系F_(1)的诱导率均高于对应的辽诱诱导系,表现出超亲优势,‘辽诱3号’ב高油3号’组合表现出最高的超亲优势,高于超亲值4.09%。含有高油诱导系组配的F_(1)对基础材料诱导后,利用核磁共振分选系统得到的单倍体诱导率略高于人工挑选结果,后期可将核磁共振分选系统与人工挑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单倍体筛选,能有效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针对不同基础材料选择适宜诱导系,并利用核磁共振分选系统通过油分对含有高油诱导系F_(1)所诱导籽粒进行单倍体筛选。
齐欣马骏张默孙成韬姜敏刘晓丽贾钰莹于丽姣孟庆国刘欣芳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杂种优势
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辽宁玉米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总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2018年在沈阳以东单6531和辽单588为供试品种,设置常规垄作、平作匀行和平作宽窄行3个栽培模式,同时设置这三种模式对应的67500株/hm^(2)和75000株/hm^(2)种植密度,开展高密条件下栽培模式对品种产量形成效应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3种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平作宽窄行75000株/hm^(2)密度下的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其他模式;同一品种的平作宽窄行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和缩短秃尖长度等产量构成因素,使玉米显著增产,东单6531增产14.39%以上,辽单588增产12.73%以上。宽窄行较匀行具有增产效应,且能使玉米在高密度下达到高产效果。
刘欣芳李静徐长成马骏邵帅齐欣
关键词:玉米栽培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
抗草甘膦玉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从细胞与组织培养、转基因、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抗草甘膦玉米的研究意义和进展,为提高我国玉米种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齐欣李明王延波马骏刘欣芳姜敏杨佳颖
关键词:玉米草甘膦抗草甘膦基因
玉米抗大斑病Ht3基因紧密连锁SN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玉米抗大斑病Ht3基因紧密连锁SNP分子标记、引物组及检测方法。该分子标记包括KA002081和KA002084;KA002081的抗病等位基因位点为A;KA002084的抗病...
姜敏王延波马骏齐欣 朱芒刘欣芳弓雪 贾玉莹 张默 孙成涛刘晓丽孟庆国李泉木
玉米新品种辽单5303的选育被引量:3
2021年
辽单5303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应用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以自选DH系辽68605为母本,自选DH系辽724C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品种,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经鉴定抗大斑病,感茎腐病,中抗穗腐病,抗丝黑穗病,感灰斑病。活秆成熟,抗逆性突出,较抗倒伏,适应性广。一般产量750~830 kg/667m^(2)。适宜在辽宁省≥10℃活动积温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孙成韬王延波马骏刘晓丽刘欣芳齐欣于佳霖姜敏贾钰莹孟庆国王和君
关键词:玉米选育单倍体DH系
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25年
花期性状是玉米的重要性状,明确花期性状遗传基础对选育适应不同生态区的优良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89份花期性状丰富玉米自交系作为关联群体,对玉米花期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在不同材料、不同年份、年份与材料互作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关联群体划分为4个亚群;通过两年的花期相关性状GWAS分析,共检测到13个开花期显著关联的SNP,分别位于1、2、3、4、5、8和9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号染色体的1_19655896标记在抽雄期和散粉期均被检测到;筛选出18个候选基因,有功能注释的基因有10个,其中潜在候选基因有Zm00001d032633编码植物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Zm00001d043842编码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Zm00001d013415编码类受体蛋白激酶TMK、Zm00001d010489编码钙调素结合蛋白,这些候选基因为选育生育期适宜的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齐欣黄洁王延波王国宏王金君邵帅王金艳周存力薛仁风
关键词:玉米开花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