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菁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组织-促进-评价健康管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希望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健康-组织-促进-评价(HOPE)健康管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予HOPE健康管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依从性、自我管理水平[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结果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CSMS、HHI、SAQ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PE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提高PCI术后AMI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希望水平及依从性,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姚娟黄菁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健康管理自我管理
- 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观察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3月于我院心血管介入室接受诊疗干预的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遵照心血管介入室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MUIS评分、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应激反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应用于心血管介入室护理之中,可减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压力程度,提升患者的介入室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应激反应程度。
- 李玲黄菁余涛涛
- 关键词:护理
-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4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过。结果有1例复发,1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迷走反射,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对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黄菁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并发症预防
- 颅内动脉瘤病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 2025年
- 目的:构建颅内动脉瘤(IA)病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1月于医院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118例IA病人,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VS分为CVS组(n=26)与非CVS组(n=92)。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的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A病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CV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CVS组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动脉瘤破裂比例、Hunt-Hess分级Ⅲ/Ⅳ级比例、Fisher分级Ⅲ/Ⅳ级比例、常规护理比例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血糖(GLU)、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非CVS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BC、GLU、HMGB1、CR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5岁、15×109/L、7.3 mmol/L、86.44μg/L、4.75 mg/L。年龄(>55岁)、合并高血压(是)、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Ⅲ/Ⅳ级)、护理方式(常规护理)、WBC(>15×109/L)、GLU(>7.3 mmol/L)、HMGB1(>86.44μg/L)、CRP(>4.75 mg/L)是IA病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CVS的危险因素。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IA病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CVS预测的C-index为0.984[95%(0.976,0.993)]。观测值与预测值较统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阈值>0.07,所提供的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年龄、合并高血压、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护理方式、WBC、GLU、HMGB1、CRP。结论:该研究基于年龄、合并高血压、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护理方式、WBC、GLU、HMGB1、CRP构建了IA病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CV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对于IA病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CVS的预测价值较高。
- 朱宁姚娟李玲黄菁王玲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青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医院行PCI术的中青年冠心病病人224例,根据病人有无重返工作分为重返组(n=145)和未重返组(n=79),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性别、月收入、工作性质、家庭支持、急性心肌梗死史、合并高血压、合并抑郁症均是重返工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8个独立影响因素均对重返工作有直接效应;其中年龄、性别、高血压还对重返工作具有间接的影响。结论:中青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重返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性别、高血压具有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医护人员可以此筛选出受影响较大的病人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以提高重返工作率。
- 姚娟黄菁朱宁
- 关键词:中青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构方程模型
-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心房颤动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7月在医院收治行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13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n=40)和非心房颤动组(n=92)。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风险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Homst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L)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另选45例行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132例行起搏器植入术6个月的病人并发心房颤动的概率为30.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左心房增大、无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型号以及高水平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H-L检验结果显示,χ^(2)=6.719,P>0.05,模型拟合情况良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758,0.913),P<0.001],灵敏度为72.50%,特异性为84.80%,最大约登指数为0.573。另选4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H-L检验结果显示,χ^(2)=2.179,P>0.05,模型拟合情况良好;AUC为0.841[95%CI(0.723,0.958),P<0.001],灵敏度为72.40%,特异性为87.50%,最大约登指数为0.599。结论:年龄>60岁、左心房增大、无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型号以及高水平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行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并发心房颤动风险的早期预测并及时进行干预。
- 李玲黄菁余涛涛
-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心房颤动模型构建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8例接受PCI术的AMI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8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调查术后再发情况,比较再发患者与未再发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术前Killip分级、栓塞血管分类、术后TIMI血流、病变支数、服药依从性、支架来源等项目。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再发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MI患者PCI术后再发率为1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术前killip分级、病变支数与AMI患者PCI术后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β=1.235,OR=3.438,95%CI=1.092~10.818)、合并糖尿病(β=1.199,OR=3.316,95%CI=1.097~10.022)、吸烟史(β=1.168,OR=3.214,95%CI=1.059~9.756)、术前Killip分级Ⅱ-Ⅳ级(β=1.515,OR=4.550,95%CI=1.206~17.169)、多支病变(β=1.383, OR=3.986,95%CI=1.315~12.081)是AMI患者PCI术后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再发与年龄、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术前killip分级、病变支数有关。
- 黄菁姚娟朱宁匡林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一种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球囊主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导管本体的右端设置有球囊主体,所述导管本体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接头,且第一接头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接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
- 万凤福彭民安刘端甫王玉兰黄菁何志华王雪樵匡林华王玲魏良艳殷小金郭菊根肖亮田泽洪曾先钦
- 文献传递
-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究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诊科预检接诊的AMI患者临床资料,将建立胸痛中心前入院就诊的60例AMI患者纳入参照组,建立胸痛中心后就诊的60例AMI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参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流程救治。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再灌注成功率、围术期指标、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再灌注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PCI术后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低于抢救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抢救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D2W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可降低AMI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满意度。
- 黄菁姚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不良事件满意度
-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对行起搏器植入术的97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在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同时以门诊10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对照研究。结果: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较手术前有所减少,但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97例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中,术后有5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占57.7%,3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占35.1%,同时焦虑合并抑郁29例、占29.9%。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
- 彭民安刘传垠万凤福王雪樵易志强何志华胡亮华黄菁
- 关键词:精神病学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