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 作品数:30 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新的基因定位方法及试剂盒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确定基因型和基因定位方法,它包括确定DCT标记;合成序列对应于标准序列的第一对PCR引物A1和A1′,它们可特异地扩增出对应于标准序列的扩增产物;合成序列对应于变异序列的第二对PCR引物B1和B1′,...
- 黄海
- 文献传递
- 叶的发育研究进展
- 孙越黄海
- 关键词:细胞分化
- 拟南芥叶片超氧自由基的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7
- 2003年
- 拟南芥叶小不易进行超氧自由基的组织化学定位 。
- 殷奎德黄海
- 关键词:拟南芥叶片超氧自由基组织化学定位现代分子生物学模式植物
- 控制拟南芥花药发育的MS157基因的精细定位
- 花药及花粉发育是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花药及花粉发育异常会导致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是生产上杂交制种的基础.据报道有3500个特异性的基因参与了花药的发育过程,其中60-100个为花药及花粉发育所必需.在拟南芥...
- 崔永兰刘慧娟张在宝高菊芳黄海杨仲南
- 关键词:拟南芥
- 文献传递
- 小麦叶绿体中细胞分裂素的结合蛋白被引量:1
- 1987年
- 在激素作用机理的研究中,激素受体的鉴别和定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自从1970年发现高等植物的核糖体存在着细胞分裂素(CTK)的结合蛋白之后,陆续在一些植物的不同细胞组份中发现了这种结合蛋白。
- 黄海汤玉玮
- 关键词:结合蛋白激素受体细胞分裂素高等植物
- 叶发育的表观遗传控制机理研究
- 黄海梁婉琪袁政王华曾民环皮利民李宏徐麟
- 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以及其他农作物产品的产量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作物品种的改良都已经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在使用这些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想...
- 关键词:
- 关键词:发育控制机理
- 植物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6年
- 再生不仅赋予植物修复受损组织的能力,更能使植物产生新器官,实现营养繁殖.再生能力是植物在严酷环境下能够生存的重要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组织培养、扦插和嫁接等都是基于植物再生能力而开发的农业技术.再生现象的本质是细胞在受伤或胁迫的环境下命运发生转变的过程.近年来,植物再生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不仅对植物再生过程中细胞命运转变的谱系有了初步认识,而且探讨了植物细胞高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伤口或胁迫信号、激素、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途径因子形成有序协作的调控通路,控制着再生过程.本文将总结种子植物中器官从头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这两种再生方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植物再生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 孙贝贝刘杰葛亚超盛李宏陈吕琴胡小梅杨仲南黄海徐麟
- 关键词:植物再生体细胞胚发生愈伤组织细胞全能性
- 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对小麦叶片衰老调节控制机理的研究
- 黄海
- 关键词:植物激素
- 水稻叶状颖壳突变体Oslh的遗传分析和OsLH基因的定位被引量:19
- 2005年
- 通过γ射线诱变,从粳稻品种9522的M2代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叶状颖壳的突变体,定名Oslh(lh=leafyhull)。Oslh突变体的开花时间要比野生型晚15d左右,内外稃和浆片发育成了叶片状器官。Oslh突变体与粳稻品种9522回交结果表明Oslh突变性状可能由单核基因隐性突变造成。以Oslh突变体与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杂交的F2代群体为基因定位群体,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将Oslh突变位点定位在3号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5475和InDel标记GY305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5cM和1.9cM。这些结果为克隆OsLH基因和研究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 储黄伟刘海生李晖王红梅韦嘉励李娜丁淑燕黄海马红黄潮锋罗达袁政刘文轩张大兵
- 关键词:SATIVA花器官
- 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L的遗传与定位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通过对粳稻9522辐射诱变,得到一隐性核不育的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L,对OsMS-L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在小孢子时期绒毡层不退化,小孢子不能发育成花粉粒,花粉发育后期绒毡层异常增大,小孢子破碎,OsMS-L与灿稻龙特甫B杂交,自交获得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定位.通过遗传定位方法,首先将突变基因座位定位在水稻第2染色体SSR标记RM109和RM7562之间,为了对OsMS-L座位进行精细定位,我们在RM109和RM7562之间发展了11对有多态性InDel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座位定位在LHS10和LHS6之间,距离二者都为0.4cM,物理距离为133kb,为最终克隆OsMS-L基因奠定了基础.
- 刘海生储黄伟李晖王红梅韦嘉励李娜丁淑燕黄海马红黄潮锋罗达袁政刘建华张大兵
- 关键词:水稻雄性不育小孢子突变体花粉发育MS组织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