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碘杂环化合物
  • 3篇杂环
  • 3篇杂环化合物
  • 3篇化合物
  • 3篇环化
  • 1篇低场
  • 1篇电子自旋
  • 1篇电子自旋共振
  • 1篇毒素
  • 1篇乙酸
  • 1篇乙烯
  • 1篇正离子
  • 1篇植物原料
  • 1篇质谱
  • 1篇质谱研究
  • 1篇溶解度
  • 1篇水解
  • 1篇重结晶
  • 1篇重结晶法
  • 1篇自旋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作者

  • 6篇黄文魁
  • 2篇侯自杰
  • 2篇宋茂森
  • 1篇袁希召
  • 1篇潘惠平
  • 1篇杨伟文
  • 1篇许俊英

传媒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学世界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85
  • 2篇1984
  • 1篇1977
  • 1篇19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固氮酶活性中心化学模拟物的试探合成
黄文魁崔育新卢嘉锡赵孝腾谭镇江飞龙林长
兰州大学黄文魁教授等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合作,对固氮酶活性中心-铁钼辅基模拟物进行了化学合成,获得三种结晶产物A,B,C。经活性试验表明,结晶B具有类似于“铁钼辅基”的催化活性,即:不仅能在硼氢化合物存在下将乙...
关键词:
关键词:活性中心固氮酶
碘杂环化合物的质谱研究被引量:1
1984年
研究了碘杂环化合物质谱行为和电子碰撞诱导裂解途径.结果表明:3,6-二硝基-二苯并碘六环卤化物(Ⅰ、Ⅱ、Ⅲ)和3,6-二硝基-9-酮-二苯并碘六环卤化物(Ⅳ、Ⅴ、Ⅵ)的EI质谱是样品在仪器内热分解产物的混合质谱;吸附在样品上的溶剂甲酸参与了后者的热分解过程;电子碰撞诱导裂解产生的碎片离子2-卤-2′-碘-4,4′-二硝基-二苯酮(Ⅳ′、V′、Ⅵ′)是化合物Ⅳ、V、Ⅵ的主要热分解产物.
袁希召侯自杰黄文魁
关键词:质谱研究碘杂环化合物二硝基二苯并卤化物
一种碘杂环化合物电子自旋共振讯号的初步观察
1977年
作者曾经报道过:3,6-二硝基二苯并碘六圜盐(Ⅰ)以及3,6-二硝基-9-对硝基苯二苯并碘六圜盐(Ⅱ)等与碱作用后生成鲜明的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的溶解度性质与碘盐迴异。有色物质易溶于乙酸乙酯、吡啶、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而碘杂环盐(Ⅰ)、(Ⅱ)等则表现盐类的典型溶解度性质,一般难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热甲酸、热水中。
黄文魁
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碘杂环化合物溶解度
7-甲氧基狼毒素的分离与结构测定被引量:24
1984年
西北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本实验的植物原料采自甘肃临洮一带.西北狼毒的化学成分,有过报导[1],曾分离得到一些中性内酯成份,还有人做过一些定性检验.1959,年黄文魁等从西北狼毒中分得一酚性成份,并确定其结构为狼毒素[2,3].最近我们又分得一新的酚性成份,经IR、UV、MS和NMR等方法测定为7-甲氧基狼毒素.该化合物未见文献报导.由于狼毒素与7-甲氧基狼毒素化学结构相似,且含量低(约为干狼毒根重的0.15%),曾用化学法、重结晶法及柱层层析分离,都未能奏效.本文用化学法结合薄层层析和重结晶法分离得到.
杨伟文邢有权宋茂森许俊英黄文魁
关键词:重结晶法植物原料层析分离薄层层析
从苯乙烯氯化、水解合成苯乙酸及β-乙氧基苯乙烯
1994年
苯乙烯通过直接氯化、水解,生成苯乙酸及β-乙氧基苯乙烯的方法,产率为59.5%,其中β-乙氧基苯乙烯可通过再处理,得到苯乙酸或者转化成苯乙醛,它亦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原料。
潘惠平李端杰黄文魁
关键词:苯乙酸苯乙烯水解氯化
碘杂环化合物的~1H NMR谱研究被引量:1
1985年
碘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已有报导^([1-4]),但碘杂环中碘作为正离子的^(1)H NMR谱报导较少^([5,6])。由于碘正离子诱导效应的结果,使环上相邻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这主要是碘正离子吸引电子的结果,使相邻质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本文报导了19个碘取代及碘杂环化合物的^(1)H NMR谱,这种类型化合物的^(1)H NMR谱未见过系统报导。
宋茂森杨成喜孔素玲侯自杰马斌黄文魁
关键词:化学位移碘杂环化合物低场正离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