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来兴

作品数:21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输尿管
  • 7篇尿管
  • 7篇前列腺
  • 4篇输尿管镜
  • 4篇尿道
  • 4篇腺癌
  • 4篇结石
  • 3篇电切
  • 3篇电切术
  • 3篇术后
  • 3篇碎石
  • 3篇碎石术
  • 3篇前列腺癌
  • 2篇源性
  • 2篇增生
  • 2篇直肠
  • 2篇直肠前
  • 2篇直肠前列腺
  • 2篇软镜
  • 2篇肾上腺

机构

  • 21篇杭州市余杭区...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21篇鲁来兴
  • 14篇张承广
  • 14篇阮磊
  • 13篇袁利荣
  • 11篇兰建宏
  • 3篇卫长福
  • 2篇陈宁
  • 2篇亢晓冬
  • 2篇董峻峰
  • 2篇廖国栋
  • 2篇摇顺华
  • 2篇金锴
  • 1篇潘东升
  • 1篇茅叶青
  • 1篇徐新华
  • 1篇毛祺琦
  • 1篇汪超军
  • 1篇王良明
  • 1篇罗金旦
  • 1篇王锦华

传媒

  • 6篇浙江创伤外科
  • 3篇浙江医学
  • 2篇健康研究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4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动脉插管灌注抗生素治疗肝脓肿
2002年
王良明卫长福徐茂法徐新华鲁来兴
关键词:肝动脉插管灌注抗生素肝脓肿
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治疗。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患者,其中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后5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2例。将其与未出血患者比较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7例患者出血表现为术后6~22 d(平均14.9 d)内出现大量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8.7 g/L。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34 cm)是肾部切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7例出血患者均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肾动脉造影提示6例为假性动脉瘤,1例为动静脉瘘,造影及栓塞过程顺利,血尿消失。随访10~38个月,未见肾出血再发、肾功能异常以及肾萎缩。结论 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往往为迟发性,其中肿瘤大小是术后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袁利荣汪超军兰建宏阮磊鲁来兴张承广冯森强金锴谷陈斌卫长福毛祺琦汪朔沈柏华蔡松良
关键词:肾切除术手术后出血
经会阴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比较经直肠及经会阴两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156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其中经直肠径路97例,经会阴径路59例。结果:经直肠径路组穿刺阳性率为48.4%,经会阴径路组为44.1%。根据不同的PSA水平分层,两种径路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穿刺后经直肠径路组与经会阴径路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54.6%、42.4%,尿频尿急尿痛发生率分别为17.5%、22.0%,排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9.3%、6.8%,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7.2%、6.8%,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5.5%、3.4%,血便发生率分别为50.5%、3.4%,经直肠径路组要显著高于经会阴径路组(P<0.05及P<0.01);会阴肿胀发生率分别为3.1%、13.6%,经会阴径路组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都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两种方式的穿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并发症发生率各有特点,具体方式选择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袁利荣张承广鲁来兴阮磊兰建宏冯森强罗金旦
关键词:前列腺癌活组织检查经直肠穿刺经会阴穿刺
超声引导下双侧阴部神经阻滞术在老年全麻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双侧阴部神经阻滞(PNB)在老年全麻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程度与发生率;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30 min、拔管后4 h、拔管后8 h、拔管后12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躁动评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CRBD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即刻、拔管后30 min、拔管后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后30 min、拔管后4 h、拔管后8 h、拔管后12 h的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口干、苏醒期躁动、输尿管痉挛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PNB在老年全麻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徐英俊徐珂鲁来兴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预测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数学模型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构建用于预测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数学模型,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治疗的210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其中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473例,浙江省人民医院1632例;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另选取2018年1至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行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治疗的16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对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其中82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SIRS预测,为模型组;81例采用术前中段尿培养及术中肾盂尿细菌培养结果进行SIRS预测,为培养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预测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符合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菌尿(OR=1.453)、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OR=3.690)、手术时间≥60 min(OR=1.504)是影响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进一步建立预测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数学模型,其公式为:P=e^-2.664+0.384X1+1.308X2+0.423X3/1+e^-2.664+0.384X1+1.308X2+0.423X3式中X1为菌尿(“有”取值1,“无”取值0);X2为术前尿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取值1,“阴性”取值0);X3为手术时间(“<60 min”取值0,“≥60 min”取值1);P值越接近1表示发生SIRS的可能性越大。该数学模型预测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AUC为0.641(P<0.05),准确度为0.780,灵敏度为0.425,特异度为0.821,约登指数为0.247,最佳截断值为0.096。模型组发病预测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符合率分别为14.6%、0.421、0.824、78.0%,明显高于培养组的12.3%、0.294、0.719、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术后SIRS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兰建宏廖国栋纪阿林袁利荣张承广鲁来兴阮磊
关键词:数学模型输尿管硬镜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灌注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中吉西他滨耐药的机制。方法本研究构建了NMIBC细胞系T24的吉西他滨耐药株,并检测其自噬水平及CYLD表达水平。结果耐药株自噬水平高于敏感株,而CYLD表达水平低于敏感株(P<0.05)。CYLD过表达可抑制耐药株的自噬水平,并使其重新对吉西他滨敏感(P<0.05)。此外,自噬抑制剂氯喹(CQ)的实验结果与CYLD过表达效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CYLD通过抑制保护性自噬来恢复耐药株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P<0.05)。结论在NMIBC中,CYLD低表达可促进保护性自噬,从而导致吉西他滨耐药。过表达CYLD或使用CQ可抑制保护性自噬,恢复耐药株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该发现对评估肿瘤特性、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是针对CYLD通路的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耐药性NMIBC的有效手段。
兰建宏鲁来兴张金可董峻峰茅叶青朱丹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自噬LC3吉西他滨
探讨一种新型输尿管通道鞘内芯在输尿管软镜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输尿管通道鞘内芯在输尿管软镜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目前临床手术中所使用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结构自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输尿管通道鞘内芯,进行体外模型试验以及猪输尿管软镜术实验,观察其使用效果。结果体外模型试验中,通道鞘置入模型后,在显示器屏幕可见模型内管壁,输尿管软镜内灌注冲洗液,同样可见模型内管壁图像;猪输尿管软镜术实验均顺利完成,并且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置鞘时间逐渐变短。实验后所有猪均正常苏醒,未发现输尿管壁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型输尿管通道鞘内芯经过体外模型试验及动物实验,达到了可视下置鞘的目的,并可较好地放置到位,避免了C臂机使用所引起的辐射损伤,是一种全新的置鞘方式,缩短了输尿管软镜术的学习曲线。
阮磊袁利荣张承广兰建宏鲁来兴王程谷陈斌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直视
良性前列腺增生PKEP术后排尿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术后排尿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10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就诊。术后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发生排尿相关并发症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筛选BPH患者PKEP术后排尿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风险预测模型预测BPH患者PKEP术后发生排尿相关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表明风险模型对BPH患者PKEP术后排尿相关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Bootstrap法检测中C指数为0.824(95%CI:0.772~0.978)。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预测值均在理想曲线附近,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曲线检验χ2=1.654,P=0.769。结论 高龄、术前IPSS、术后尿管留置时间、逼尿肌功能(不稳定)、膀胱颈纤维化、术前盆底肌训练与BPH患者术后排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鲁来兴张承广张金可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结石术后早期诊断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结石术后早期诊断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79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53例(观察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126例(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48h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WBC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6、24、48h血清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CRP、WBC在术后6h变化不明显(均P>0.05),24、48h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临界值为标准计算术后6h各项指标的阳性率,观察组血清PCT、CRP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WBC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感染监测指标CRP、WBC比较,血清PCT水平能更早提示全身感染情况,在感染性结石术后早期诊断脓毒血症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鲁来兴王彦彬兰建宏张承广谷陈斌
关键词:降钙素结石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并膀胱颈硬化症31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合并膀胱颈硬化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合并膀胱颈硬化症31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1例中23例手术一次成功,8例疗效欠佳,其中6例通过再次手术治疗。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并膀胱颈硬化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兰建宏袁利荣鲁来兴张承广阮磊
关键词:电切术膀胱颈硬化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