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 作品数:556 被引量:4,801 H指数:35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更多>>
复杂系统熵聚堆算法及其在中风病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16 2008年 对数据进行非监督聚类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主流和难点.提出了一种非监督的复杂系统熵聚堆算法。它改进了关联度系数,不但能实现自组织非监督聚类,而且可以实现一个变量分在不同的类里;提出并证明了N-class相关的概念,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它运用到中风病临床数据中,非监督地提取出了中风病中常见的证候,结果十分符合临床;参考数据的辨证结果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得到算法的敏感度为97.3%,这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它为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的规范化奠定了数理基础。 陈建新 陈静 王伟 西广成 刘强 高颖关键词:复杂系统 中风病 证候 化痰通络汤对MCAO大鼠脑组织ICAM-1、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与化痰通络组。以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ICAM-1、MMP9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1),脑组织ICAM-1、MMP9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痰通络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组织ICAM-1、MMP9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可明显改善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和一般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ICAM-1神经炎症标志物、MMP9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的表达有关。 吴相春 王少卿 唐璐 朱文浩 高颖关键词:化痰通络汤 细胞间黏附分子 基于脑功能网络分析技术下——“益髓醒神”针刺治疗不同部位卒中后失语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认知障碍,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皮层损伤有关,然而,临床上经常见到单纯皮层下损伤也能导致失语症发生。本团队在长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卒中后失语症的“益髓醒神”针刺方案,本文采用该针刺方案治疗病灶分布在皮层、皮层+皮层下、单纯皮层下的恢复期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各1 例,取得显著疗效。笔者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语言功能的同时,采集其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数据,采用脑功能网络分析技术探索三位患者皮层语言网络、皮层下网络的内外连接状态,借以探索不同部位脑卒中后失语症发病机制与“益髓醒神”针刺干预下恢复机制的异同。 张斌龙 常静玲 韩奕 李晓琳 黄幸 高颖关键词:失语症 针刺 病灶部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神经组织中CD8 mRNA的变化及益肾达络饮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神经炎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发病中的作用,观察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干预EAE的疗效,探讨益肾达络饮治疗EAE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前将所有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完全弗氏佑剂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益肾达络饮组共5组,正常对照组24只,完全弗氏佑剂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醋酸泼尼松组18只,益肾达络饮组18只。益肾达络饮组和醋酸泼尼松组小鼠在MOG35-55免疫后第7天起每天分别给予0.01 mL/g(2 g生药/mL)益肾达络饮药液和0.01 mL/g(0.39 g/L)醋酸泼尼松药液;正常对照组、完全弗氏佑剂组、模型对照组小鼠在免疫后7 d起每天给予小鼠0.01 mL/g生理盐水,直至取材。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点EAE小鼠中枢神经组织中CD8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益肾达络饮组免疫后40 d在脑和脊髓组织中CD8 mRNA表达水平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14,24 d未见改变;醋酸泼尼松组在免疫后24 d脑组织和40 d脊髓组织中CD8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8+T细胞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潜在调节细胞;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能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其干预EAE的作用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性细胞的调节密切相关。 吴彦青 高颖 朱陵群 娄丽霞 张东梅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药物作用 益肾达络饮 益肾达络饮对EAE小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SJL(8-12周龄)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激素组,每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上腹部分两点皮下注射抗原乳剂200μL(含PLP139-151 150μg、H37RA 400μg),记为第1天;分别在第1天和第3天给予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百日咳杆菌液100μL(含百日咳杆菌0.6×106个);造模的第7天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1 m L/10 g),中药组灌胃给予益肾达络饮(0.2 g生药/10 g),激素组灌胃给予泼尼松药液(0.039 mg/10 g),共干预15天。免疫后每天记录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测定EAE小鼠脑组织内钙离子连接蛋白-1(Iba-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激素组EAE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发病时间明显延迟(P<0.05);Iba-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和激素组EAE小鼠Iba-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参与了EAE的发病,益肾达络饮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EAE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延迟发病时间,但其具体抑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朱文浩 刘璐 董兴鲁 房位昊 郭盛楠 高颖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益肾达络饮 小胶质细胞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025年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编制流程,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在现实诊疗环境中将现有的最佳证据与专家经验结合起来,通过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的形式收集临床应用建议,根据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研究类型(population、interventions、comparisons、outcomes、study design,PICOS)原则确定临床问题并进行证据评价和推荐等级评估(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经过名义组法形成推荐意见7条(其中强推荐3条,弱推荐4条),共识建议23条,明确了疏血通注射液的适应病证、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完善了安全性信息,补充更新了第1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药理毒理内容,为临床合理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提供参考。本共识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并进行了发布,编号GS/CACM345-2024。 唐璐 马丽芳 史华伟 赵性泉 高颖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组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疏血通注射液 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探析 被引量:3 2021年 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为了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化水平和实效,文章从党员干部、教学水平、管理考核三方面分析基层党组织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从建立分类分层理论学习体系、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健全组织管理体系等三方面创新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高颖 郭彦琨 冯运关键词:党员干部 政治理论学习 风与头风(偏头痛) 被引量:12 2013年 中医将具有善行多变,动摇不定等特性的致病邪气,取类比象命名叫"风邪",风的产生中医学分"外风"和"内风"两类。由于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袭阳位,而头为诸阳之会,位居高巅,因此易致风邪侵袭而引发头痛。肝为风木之脏,当情志刺激引起肝木失和,肝阳升而无制,肝阳化风,风阳上扰则可致偏头痛。风与头风(偏头痛)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头风(偏头痛)的治疗必用"风药"。"风药"具有以下功用:①祛风;②升阳(升发脾阳、升发肝胆、固肾助气化);③升清(升发清气、升精至脑);④疏肝解郁;⑤助行气血;⑥发散郁火;⑦除湿;⑧引经;⑨开通玄府;⑩熄风。风药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可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 赵永烈 王谦 王良叶 王玉来 郝瑞福 高颖关键词:头风 偏头痛 风药 脑脉通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通过研究脑脉通口服液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中医证候的影响,验证其治疗急性脑梗塞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IB、PAgT的水平,观察中风急性期始发状态的证候分布以及治疗前后中风证候量化分值的改变。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组治疗后FIB、PAg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3)治疗组治疗前后痰湿证、血瘀证证候积分下降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脉通口服液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痰湿证、血瘀证证候积分,加速FIB降解和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纤溶活性,使急性脑梗塞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乔蓉 高颖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脑脉通口服液 PBL+CBL联合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75 2020年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以病例为基础教学法在国内神经内科医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自建库至2019年4月,国内期刊发表的PBL+CBL联合法对比常规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医学生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的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进行文献质量方法学评价,基于纳入研究的异质性特点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从理论学习、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总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比较及学生主观能力变化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并以森林图形式展示合并后的相对危险度或标准化均数差。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总计970例研究对象,包括PBL+CBL联合教学组484例和传统教学组486例。荟萃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教学,采用PBL+CBL联合教学能提高国内神经内科医学生理论学习(SMD=1.34,95%CI[0.89,1.79],Z=5.85,P<0.01)、临床操作(SMD=1.50,95%CI[0.72,2.28],Z=3.76,P<0.01)、临床思维(SMD=2.08,95%CI[1.24,2.93],Z=4.83,P<0.01)的成绩及总成绩(SMD=1.80,95%CI[0.97,2.64],Z=4.24,P<0.01),提高教学满意度(RR=1.22,95%CI[1.11,1.35],Z=3.95,P<0.01;SMD=6.51,95%CI[5.80,7.21],Z=18.01,P<0.01)。结论在国内的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运用PBL+CBL联合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别的神经内科轮转学生均能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锻炼临床思维和神经科定性定位诊断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避免学生畏难情绪的产生,提升教学满意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董兴鲁 唐璐 马斌 崔方圆 白晶 李新龙 高颖 周莉关键词:PBL CBL 神经内科 临床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