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金库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鞍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吸烟
  • 2篇大量吸烟
  • 1篇单支血管病变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浓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流量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仪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事件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流

机构

  • 3篇鞍山市中心医...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鞍山市铁东区...

作者

  • 3篇高金库
  • 2篇孙晓鸥
  • 2篇张明
  • 1篇万丽梅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年份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吸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1∶1配对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吸烟及其吸烟量不同对中老年吸烟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5/2004-10在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者167人。纳入自愿参加实验的吸烟健康体检者85人为吸烟组。排除戒烟已超过2年者和确诊为肺心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按相同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职业1∶1配对为不吸烟组(n=85),不吸烟是指一生中从未吸烟。共配成85对,其中男67对,女18对。根据吸烟者的吸烟指数将其分为大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39)和小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46)。使用HP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同时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判断心动周期的舒张末期,测定3个心动周期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取其均值。每位受试者分别测定安静时肱动脉内径,之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休息10min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4.0min再次测定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分别代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吸烟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比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4.38±0.79)mm,(4.50±1.09)%,(217.8±99.6)%;(4.51±0.83)mm,(10.51±3.17)%,(375.
孙晓鸥陈书静张明高金库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反应性充血大量吸烟血流介导动脉血流量
中老年吸烟与不吸烟者对血脂的影响:1∶1配对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吸烟对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05/10在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270人,根据有无吸烟情况分组后再按相同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职业1:1配对,分为吸烟组85人和不吸烟组85人;然后再根据吸烟指数将吸烟组健康体检者分为大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39)和小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46)。体检期间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查。结果吸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不吸烟组(t=2.041~2.142,P<0.05~0.01)。大量吸烟组三酰甘油浓度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均明显高于小量吸烟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小量吸烟组(t=2.041~2.142,P<0.05~0.01)。结论吸烟可引起中老年人血清脂质紊乱,且大量吸烟的中老年人更易发生血脂紊乱。
高金库万丽梅孙晓鸥
关键词:不吸烟者胆固醇浓度吸烟指数大量吸烟吸烟情况脂质紊乱
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强化降脂治疗近期已经证实能更好地预防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强化降脂预防心脏病事件发生的远期疗效。方法: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有一年以上随访记录的ACS患者244例,其中心肌梗塞142例,不稳定心绞痛102例,均于术前及术后一年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辛法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PCI术后3-6个月复查,以低密度脂蛋白(LDL-C)<2.0 mmol/L为强化降脂组(A组,72例);LDL- C≥2.0 mmol/L为标准治疗组(B组172例),随访观察两组死亡、心肌梗塞、再发心绞痛、再次住院、血管重建和脑卒中等联合终点的达到率。结果:A组和B组的LDL分别为(1.4±0.58)mmol/L、(3.2±1.08) mmol/L;平均年龄分别为(54±9.8)岁、(55±11.9)岁。A组和B组的单支血管病变例数/多支血管病变例数分别为75.6%(31/41)、72%(72/100);不稳定心绞痛例数/心肌梗塞例数分别为67.4%(29/43)、73.7% (73/99)。A组和B组随访一年达联合终点率分别为6例(8.3%)和34例(20%)。强化降脂组主要联合终点率显著低于标准治疗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强化降脂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事件发生率,带来更显著的临床效益。
高金库何书静张明
关键词:远期疗效他汀类降脂药物心脏病事件强化降脂治疗单支血管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