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8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保定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孕期宫颈双重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孕期宫颈双重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80例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于妊娠15~20周施术,治疗组行宫颈双重环扎,对照组行McDonald 法单线环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宫颈长度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组宫颈长度(4.63±0.52)cm,对照组(3.71±0.82)cm,治疗组长于对照组(t =2.106, P <0.05)。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20例(50.0%),早产18例(45.0%)(34~37周12例,28~34周6例),胎儿成活36例(90.0%),孕28周以下难免流产2例(5.0%),未存活,平均分娩孕周35.2周,较术前平均流产孕周延长13.5周,新生儿体质量(3200±200)g;对照组足月分娩14例(35.0%),早产20例(50.0%)(34~37周7例,28~34周13例),胎儿成活33例(82.5%),孕28周以下难免流产4例(10.0%),无流产儿存活,平均分娩孕周33.2周,较术前平均流产孕周延长11.5周,新生儿体质量(2900±300)g。治疗组足月分娩率、胎儿成活率、新生儿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P <0.05)。结论孕中期宫颈双重环扎术能够维持有效的宫颈长度,延长孕周,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李全香 杨娜 高艳华 严凤关键词:宫颈功能不全 卵巢囊肿术后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卵巢囊肿手术与卵巢早衰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5~2009年门诊及住院的因卵巢囊肿手术后引起卵巢早衰患者18例,另选同期手术后未发生卵巢早衰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临床症状、月经情况等等相关项目。[结果]两组患者,在内分泌指标(E2、LH、FSH)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所患卵巢囊肿类型、手术方式、囊肿大小、囊肿性质、术中出血量、卵巢残留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本身性质和手术方式,对卵巢早衰的发生有明确关系。 崔淑娟 郭艳蒲 高艳华关键词:卵巢囊肿 卵巢早衰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终止妊娠方式和时机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不同孕期与不同方式终止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6例,观察在不同终止妊娠方式及时机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子痫组患者采用剖宫产的比例较先兆子痫组多。早期终止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要少于晚期终止妊娠。结论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首选方法,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在早期结束妊娠,可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高艳华 李凤艳 侯雯莅关键词: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终止妊娠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妇幼保健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法)和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腹腔镜更加明显的效果,因此有较高应用价值。 高艳华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免疫功能 宫颈功能不全早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宫颈功能不全早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及手术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因宫颈功能不全行早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无流产发生。手术时间(40.3±5.8)min,出血量(32.9±4.3)ml。妊娠期宫颈长度(3.5±0.8)cm,所有患者剖宫产分娩,分娩孕周(34.8±2.6)周,孕≥37周分娩率为50.0%(12/24);围生儿存活率为95.8%(23/24),均无出生缺陷。23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735±528)g,低出生体质量儿4例。结论对于有孕前宫颈环扎指征未能及时手术或宫颈长度〈2.5OITI的早孕期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是安全可行的,术后能够延长孕周,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改善妊娠结局。 李全香 高艳华 严凤关键词:宫颈功能不全 腹腔镜 环扎术 宫颈 1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总结子宫内膜癌(E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1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病例相关人口学、手术病理信息,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e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人191例EC患者,年龄26-76(53.1±9.5)岁,BMI 18.70-40.20(25.84±3.94)kg/m^(2),13例(6.81%)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肥胖(BMI≥28kg/m^(2))、病理类型(非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1/2)以及脉管浸润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OR=9.475,95%CI:1.840~48.799)、脉管浸润(OR=6.614,95%CI:1.457~30.024)、肌层浸润深度>1/2(OR=4.997,95%CI:1.342~18.600)为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回归方程:Logit P=-4.488+1.609×肌层浸润深度+1.889×脉管浸润+2.249×组织分化程度。EC淋巴结转移概率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95%CI:0.688~0.938),截断值取0.56时较理想,此时预测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9.2%。结论低分化、脉管浸润、肌层浸润深度>1/2为影响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的logistie回归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EC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高艳华 郭战坤 魏杏茹 杨平芳 王纪元 曹娟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转移 就诊时间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孕37前发生胎膜早破者不同就诊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32例孕28~36+6周胎膜早破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就诊时间分为A、B、C3组。A组为破膜时间<2h就诊者;B组为破膜时间>2h,但<12h就诊者;C组为破膜时间>12h就诊者。结果:在孕妇宫内感染率、产褥感染率方面A、B两组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3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A、B两组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在2h内就诊,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促胎肺成熟治疗,可减少孕产妇感染和围生儿死亡率。 杨志惠 郭敏 苏新桃 高艳华 骆硕 杨娜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 就诊时间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经阴道及经腹腔镜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98例,分别进行经腹、经阴道及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合子宫肌瘤的大小以及部位进行分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TAM在治疗浆膜下肌瘤,以及大肌瘤、多发性肌瘤上,有时间优势。TVM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单个小肌瘤的手术操作时间较少。LM创伤小术后恢复好。[结论]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利弊,术前应个体化选择。 高艳华 骆硕 崔淑娟关键词: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孕前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孕前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探讨其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因宫颈功能不全行腹腔镜下孕前环扎的患者40例,均有难免流产或早产史,平均流产孕周23.7周,术前宫颈长度均<2.5 cm,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5.6(40.2±10.4)min,出血量10.3(15.7±3.2)mL;术后妊娠期宫颈平均长度3.61(4.35±0.52)cm;妊娠结局:孕37周及以上分娩20例(50.0%),34~37周 16例(40.0%),28~34周3例,均剖宫产,平均分娩孕周35.6周,较术前延长12.1周;新生儿成活38例(95.0%),孕28+3周早产儿死亡1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800(3079±500)g;孕23周难免流产1例(2.5%)。结论腹腔镜下孕前宫颈环扎缝合线在宫颈内口水平,术后能维持有效的宫颈长度,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可做为孕期环扎失败或宫颈长度<2.5 cm 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全香 杨娜 高艳华 严凤关键词:宫颈功能不全 腹腔镜检查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8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同时行剖宫产和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 1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单纯行剖宫产术,观察组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观察组术中见单发子宫肌瘤31例,多发49例。肌瘤均剔除,剔除子宫肌瘤最大者87 mm×75 mm×72 mm。术后病理检示43例患者子宫肌瘤变性,以红色变性多见。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略多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3.08%,两组相比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 高艳华 崔淑娟 骆硕关键词: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