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红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超声
  • 4篇教学
  • 3篇动脉
  • 3篇医师
  • 3篇超声诊断
  • 2篇血管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住院医师
  • 2篇细胞
  • 2篇颈动脉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2篇超声检查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 1篇动脉瘤

机构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高红丽
  • 6篇姚延峰
  • 4篇刘学
  • 4篇庞科
  • 3篇张梦菲
  • 3篇张东竹
  • 2篇龙晓莉
  • 2篇杜瑛
  • 1篇蒙静芳
  • 1篇冉海涛
  • 1篇邹凡文
  • 1篇唐成佳
  • 1篇李杰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03例,根据多导睡眠检测结果分为T2DM合并OSAHS组(OSAHS组)及单纯T2DM组(非OSAHS组),并选取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HS组患者的腰围、BMI、FPG、HbA1c、IMT值、TNF-α及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非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MT值与TNF-α、hs-CRP独立相关(OR=1.20、2.21,P<0.05)。结论 T2DM合并OSAHS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差,大血管病变风险更大,可能与TNF-α及hs-CRP等炎症因子的升高密切相关。
黄澄澄唐成佳龙晓莉凌泽毅高红丽
关键词: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质
微信移动PBL在超声规培疑难病例讨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培训细则要求,在带教过程教学中,应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为有效的提高住院医师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水平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本基地在超声诊断学疑难病例讨论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尝试,调动了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启发了临床思维能力,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
姚延峰高红丽张梦菲刘学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疑难病例讨论
思维导图在进修医师心脏超声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年
探讨思维导图在超声医师进修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 年12月来我院超声科进修学习的20名超声医师分为两组,实验组10人实行思维导图教学法进行学习,对照组10人采用传统PPT教学模式学习,学习结束时以问卷调查及理论考试进行系统评估考核。结果 实验组在专业实践能力及专业知识上学习成绩(80.12±6.24)分、(79.46±8.33)分,高于对照组的(72.38±7.60)分、(71.29±7.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修医师对思维导图模式教学普遍有较高的评价。结论 思维导图教学法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新型教学方法,能有效加深记忆,对提高超声进修医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及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张东竹高红丽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超声诊断思维在超声影像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
2016年
分析超声诊断思维在超声影像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以2015 年届两个班的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A 班29人,B 班30 人,两个班级均采用统一的教材授课,同一批教师授课,A 班仍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教育,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学习等,B 班要求教师调整教学理念,注重超声诊断思维的构建,在理论、实践教学中不断强化巩固,并对课后的自学提出明确的思路,包括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病史与辅助诊断信息、规范检查的流程、重视沟通与提高操作技巧、重视随访对比研究。结果 A 班测试评分(110.4±15.3)分、合格率37.93%(11/29),低于B 班(126.1±10.6)分、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影像教学中重视超声诊断思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高红丽庞科
关键词:超声教学
SMI技术和CEUS技术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价值研究
2023年
探究SMI技术和CEUS技术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178例JBA阳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斑块厚度和回声强度分组,每组斑块均行SMI和CEUS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下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态和分布、外膜滋养血管形态和分布的情况。结果 178例JBA阳性患者中共发现斑块200个。SMI和CEUS检测的斑块等级都随着斑块厚度或者回声的强度增加而增加;SMI和CEUS检查的一致性比较良好(Kappa=0.716)。结论 SMI诊断新生血管结果与CEUS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供临床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临床诊断参考使用。
龙霞周晓刚高红丽谢雨君姚延峰
关键词: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
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应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在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老年病科实习的全科医学生72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开展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2组实习生实习周期均为1个月,均完成2个案例教学。实习结束期测评2组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能力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评问卷6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对提升医学实习生综合能力有积极作用。
庞科高红丽
关键词:PBL教学法全科医学随机对照试验
超声诊断宫腔木质异物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55岁,因"左下腹胀痛,伴不规则阴道出血、流液20年"就诊。2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部胀痛,呈持续性,疼痛不随进食、排便及排气改变,无明显加重及缓解诱因,伴阴道出血、流液。专科检查:阴道通畅,壁光滑,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宫颈大小正常,宫颈外口见脓性分泌物,
刘学蒙静芳高红丽
关键词: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功能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功能及其检测参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并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120例,应用ET技术检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ity coefficients,Ep)、硬化参数β(stiffness parameterβ,SPβ)、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脉搏波传导速度β(pulse wave velocityβ,PWVβ)、管径增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以及血管功能指标收缩期内径(systolic diameter,Ds)、舒张期内径(diastolic diameter,Dd)和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情况,并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颈、股和肱动脉的血管功能,同时利用病例基本信息对E-tracking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股和肱动脉的Ep、SPβ和PWVβ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股动脉的AC值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因素中,影响ET参数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及总胆固醇。其中,Ep、SPβ和PWVβ均与年龄和病程呈正相关(P<0.05),而AC则与年龄、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AI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ET技术检测可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且其检测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患者年龄和病程。该技术能准确评价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的功能性或病理学改变,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和临床疗效的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东竹冉海涛刘学杜瑛姚延峰张梦菲高红丽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影响因素
超声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AP)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和超声引导加压在治疗IF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通过彩色多普勒确诊为IFAP患者56例,分为A、B两组。A组(28例)进行超声引导压迫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GTI)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进行治疗,并于术后24h,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B组(28例)进行超声引导压迫修复法(UGCR)对PSA进行治疗,并于术后24h及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对两种方法治疗PSA的成功率、操作时间长短、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观察PSA瘤腔大小、瘤颈长度、瘤颈宽度及瘤口峰值血流速度等因素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影响。结果对PSA的治疗,UGTI成功率明显高于UGCR,UGTI操作时间明显短于UGCR,而复发率则显著低于UGCR。患者PSA瘤腔大小、瘤颈宽度对UGCR的影响都显著大于对UGTI的影响,而瘤口峰值血流速度对两种治疗方法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通过UGTI治疗PSA明显优于通过UGCR治疗PSA,UGTI可作为治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PSA的首选方法。
张东竹刘学杜瑛张梦菲高红丽黄丽红姚延峰
关键词: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重庆市某医院8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8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7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8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发热和咳嗽为COVID-19的主要症状,但仍有6例无症状携带者;重型组的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CD3^+细胞计数、CD4^+细胞计数、CD8^+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的C反应蛋白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及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严重程度与年龄、患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水平、IL-6水平呈正相关,而与淋巴细胞、CD3^+细胞、CD4^+细胞及CD8^+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及CD8^+细胞计数降低是重症COVID-19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C反应蛋白及CD8细胞计数对病情评估有帮助,免疫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黄澄澄庞科高红丽
关键词:T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介素6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