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肝硬化
  • 3篇胆汁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慢性
  • 3篇教学
  • 3篇肝病
  • 3篇病患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炎
  • 2篇胆汁性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胆汁性
  • 2篇脂肪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免疫性

机构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4篇高文
  • 12篇徐斌
  • 7篇魏琳琳
  • 6篇杨雪
  • 5篇赵娟
  • 4篇马洪波
  • 4篇马列清
  • 4篇康玮玮
  • 4篇王冬梅
  • 4篇刘梅
  • 3篇王小琪
  • 3篇张晓慧
  • 3篇窦爱华
  • 3篇钟蕊
  • 3篇陈煜
  • 3篇惠威
  • 2篇刘荣梅
  • 2篇宋琦
  • 2篇罗娜
  • 2篇李雪梅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肝脏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肝博士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gG升高怎么办?
2025年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化验检查,在体检或就医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升高,从而产生担忧和困惑。当IgG升高与肝脏问题相关时,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表现。那么,IgG升高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科普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应对建议。
高文黄春洋徐斌
关键词:IGG免疫球蛋白G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特征
2025年
研究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与糖尿病(DM)之间存在紧密关联,PBC患者发生DM概率较高。本文综述了PBC合并DM的风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期为PBC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薛海昭赵娟高文徐斌魏琳琳
关键词:糖尿病
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健康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健康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健康管理系统,本发明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治疗方案管理模块:用于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案;作用监测模块:用于检测记录患者用药后出现的病情缓解度或不良反应...
高文徐斌魏琳琳黄春洋赵娟
一种带防渗漏功能的腹腔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带防渗漏功能的腹腔引流管,主要用于为患者进行腹水的引流,主要包括有引流管;引流管的外壁配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具有收缩状态与膨胀状态,在收缩状态下调节组件能够随引流管进入患者...
高文
移动医疗APP研究述评被引量:15
2019年
随着移动医疗APP(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的大量出现并快速发展,已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移动医疗APP存在诸多问题,不良事件逐渐发生,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阐述了移动医疗APP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移动医疗APP的未来作出展望。
高文刘荣梅钟蕊任艳罗娜李雪梅
关键词:互联网慢性病管理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无创肝硬化诊断敏感指标的筛选
2021年
目的筛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无创肝硬化诊断敏感指标。方法收集2011—202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确诊为PBC的患者380例。常规电子胃镜、血常规、凝血、肝功能及B超检查,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测定肝脏硬度,根据肝穿及临床诊断分为肝硬化组166例和非肝硬化组214例,比较分析两组指标的差异。随机按8∶2比例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通过模型组筛选出敏感指标,应用随机森林法建立无创肝硬化诊断模型,然后使用验证组患者验证其诊断效果。结果(1)筛选出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肝脏硬度、胆碱酯酶(CHE)、尿酸、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AAR)、胆固醇(CHO)、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9个对PBC肝硬化影响效力最高的指标,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建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89.6%。9个指标中HCT影响权重最高。(2)肝硬化组HCT[(29.8±7.1)%]较非肝硬化组的(35.4±6.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CT可以作为PBC患者无创肝硬化诊断模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它无创且极易获得,检测难度低,外推性好,可能使部分患者避免肝活检。
杨雪徐斌刘燕敏高文陈杰单晶任美欣刘丹边新渠韩莹
关键词:红细胞比容
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腔二囊管导丝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腔二囊管导丝,主要用于置入三腔二囊管内,以支撑定向三腔二囊管,避免在三腔二囊管防止过程中出现弯曲打折的问题,以便于通过口咽部;通过设置,壳体、导丝以及控线转轴;导...
高文
胰岛素强化治疗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共5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代偿期肝硬化组(n=16)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n=36),在糖尿病饮食基础上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基线及强化治疗1周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末梢血糖、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评估。结果代偿期肝硬化组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1周后,与基线比较,lnALT、空腹血糖及餐后2h末梢血糖均明显下降(3.45±0.58IU/L vs 3.71±0.99IU/L,7.32±1.55mmol/L vs 12.29±1.93mmol/L,9.89±1.84mmol/L vs 28.30±1.45mmol/L;P均<0.05)。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1周后,与基线比较,lnALT、空腹血糖及餐后2h末梢血糖均明显下降(3.04±0.89IU/L vs 3.36±1.00IU/L,8.63±2.95mmol/L vs 13.76±3.04mmol/L,12.87±1.77mmol/L vs 27.98±2.14mmol/L;P均<0.05),白蛋白明显上升(32.61±4.49g/L vs 29.39±5.66g/L;P<0.05),但餐后2h末梢血糖仍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P<0.05)。两组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比较,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仍需更长时间的监测及调整才能使血糖达标。
赵娟魏琳琳高文徐斌
关键词:肝硬化糖尿病胰岛素血糖
浅谈医学成人教育的创新路径:案例式与探究式教学的现代化融合
2025年
随着医学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成人教育学习人群通常具有独特的学习需求,其往往需要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因其灵活性和实践性成为满足这些需求的有效途径。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为医学成人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讨论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在成人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融合探索,为医学成人教育的创新提供参考。
张晓慧高文董金玲陈煜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医学成人教育
重型与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重型与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2020年2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9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重型患者(轻型和普通型)57例,重型患者(重型和危重型)3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重型患者中位年龄66岁,显著高于非重型患者的中位年龄43岁(P<0.001);喘憋症发生率78.95%,显著高于非重型患者的19.30%。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压(50.00%vs11.76%,P<0.001)、冠心病(21.05%vs 5.26%,P=0.019)比例显著高于非重型患者。与非重型患者比较,入院时重型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更低(P<0.0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I等指标均更高(P均<0.05)。随着病情进展,重型患者在入院后C反应蛋白和乳酸水平均较入院时进一步增高,而淋巴细胞计数进一步下降(P均<0.05)。死亡患者均为重型,病死率为18.42%。结论高龄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易发展为重型病例。重型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C反应蛋白、乳酸进行性增高,这三项指标可能起到预警作用。与非重型患者相比,重型患者炎症反应更明显,更易出现心肌损伤,导致死亡。
魏琳琳高文苏璇郑小勤杨雪刘梅徐斌
关键词:急性心肌损伤病死率重症医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