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双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椎间盘
  • 4篇颈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手术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疗效
  • 3篇脊柱
  • 2篇融合术
  • 2篇术后
  • 2篇前路
  • 2篇切除
  • 2篇切迹
  • 2篇椎间盘切除
  • 2篇外科
  • 2篇节段

机构

  • 14篇黄河三门峡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14篇马双
  • 6篇彭翠云
  • 1篇栾冠楠
  • 1篇郭影
  • 1篇温媛
  • 1篇杜俊杰
  • 1篇王甜甜
  • 1篇彭页
  • 1篇陈宇飞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节段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矫正效果及对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多节段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对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矫正效果及对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黄河三门峡医院120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组。接受OLIF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OLIF组,接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TLIF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脊柱结构指标(Cobb角、椎间隙高度)、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脊柱-骨盆矢状面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矢状面垂直轴(SVA)、骨盆倾斜角(PT)]、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TLIF组(P<0.05)。术后3个月,2组椎间隙高度、Cobb角、LL、SS、SVA、PT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OLIF组椎间隙高度、LL、SS高于TLIF组(P<0.05),Cobb角、SVA、PT及ODI评分低于TLIF组(P<0.05)。结论OLIF能够显著改善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脊柱结构,恢复脊柱功能,减轻功能障碍。
马双王耀生方剑冯克闫仲峰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疗效比较研究
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与分析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74例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2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与统计2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情况和疼痛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并统计2组患者发生椎板塌陷及关门现象。结果 :术后观察组JOA评分为(15.02±1.21)分与对照组(12.07±1.14)分比较(P<0.05);2组较术前比较JOA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疼痛和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41%(2/37)、2.70%(1/37)低于对照组18.92%%(7/37)、29.73%(11/37)。观察组椎板塌陷及关门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定,其可减轻患者疼痛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马双周先爱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
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在颈椎外伤脊髓损伤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在颈椎外伤脊髓损伤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在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就诊的120例颈椎外伤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康复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除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3.456、8.472、12.077,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问卷(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4.232,P=0.039)。结论颈椎外伤脊髓损伤患者在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结合循序渐进式措施,患者的疼痛感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彭翠云马双肖鹏霞范晓龙
关键词:前后路联合手术循序渐进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60例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式固定,观察组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和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少,应用效果显著。
马双周先爱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
前路C2/3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前路C2/3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8年6月,采用C2/3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收治的Hangman骨折患者23例,其中,Levine和Edwards分型Ⅱ型17例,Ⅱa型6例。总结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手术,除2例患者出现术后声嘶哑,术后半年内逐渐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吞咽困难、内固定失败、脊髓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者VAS和N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前2例患者ASIA评级为D级,末次随访时其ASIA评级均转变为E级。至末次随访时,20例患者对疗效非常满意(86.96%),3例基本满意(13.04%)。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C2/3成角和C2/3位移距离均显著减少(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末次随访时C2/3成角和C2/3位移距离均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结论]前路C2/3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陈宇飞马双张红星李京元张金康郑超薛静厉晓杰彭页杜俊杰
关键词:HANGMAN骨折
ZERO-P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Zero-P系统应用于颈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10—2022-12于黄河三门峡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28例采用颈椎前路Zero-P系统内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JOA评分、疼痛VAS评分、Odom评分情况、Cobb角、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责任节段曲度。结果5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4个月,平均18.5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JOA评分、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Odom评分情况:优19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4%(27/28);对照组术后Odom评分:优13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80.0%(24/30)。观察组术后1例出现吞咽困难,对照组术后3例出现吞咽困难;观察组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以及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颈椎生理曲度以及责任节段曲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均无吞咽困难症状,观察组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对照组1例出现融合器向后移位,但是根据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暂无需二次手术。结论采用颈椎前路Zero-P系统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马双张鑫博彭翠云王耀生冯克闫仲峰方剑杜凯然杜俊杰
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吞咽困难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近期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术与腰椎开窗减压术在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近期临床疗效,重点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5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术)和对照组(腰椎开窗减压术)。观察组48例,接受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对照组47例,接受腰椎开窗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效率及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优,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MacNab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75%vs.74.47%,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近期临床疗效优于腰椎开窗减压术。
王耀生严琦马双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脊柱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脊柱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脊柱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脊柱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脊柱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胰岛素(或口服药)降糖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以及术后14 d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并统计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10 d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前、术后14 d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2组术后1 d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有所回升,术后3 d、7 d、14 d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下降,且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及术后14 d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 2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14 d研究组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脊柱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脊柱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彭翠云王耀生方剑张鑫博吴妞马双
关键词:脊柱手术胰岛素泵
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对青藤碱(Sin)与甲氨蝶呤(MTX)联合使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4年8月9日的Sin联合MTX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作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项RCTs共1256例患者。Sin联合MTX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P<0.05)、降低DAS28评分(P<0.05)、缩短晨僵时间(P<0.05)、改善ESR等指标(P<0.05)、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且Sin联合MTX在12周疗程时,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优于8周和24周疗程(P<0.05)。结论12周疗程的Sin联合MTX治疗RA,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同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RCTs强化其临床循证证据。
王耀生马双刘斌彭翠云严琦樊丹平
关键词: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
杜仲白芍补肾强筋汤联合电针治疗肾虚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杜仲白芍补肾强筋汤联合电针治疗肾虚证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96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与电针组各48例,电针组予电针治疗,针药组予电针联合杜仲白芍补肾强筋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炎症因子、腰椎功能的变化,测定腰背伸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记录临床疗效。结果 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针药组低于电针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各阶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电针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电针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表面肌电参数积分肌电值(IEMG)及平均功率频率(MPF)均高于电针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杜仲白芍补肾强筋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提高疗效,缓解LDH临床不适症状,并促使其腰椎功能恢复接近于正常状态,使腰背伸肌群疲劳得以减轻,并改善相关炎症因子,提高腰背伸肌群肌力,缓解肌疲劳。
张鑫博马双方剑王耀生冯克
关键词: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