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盈 作品数:25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临床住院患儿血培养标本中分病原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情况。血培养使用美国BD BACTEC9240全... 黄卫春 项盈 傅启华关键词: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文献传递 7550例住院患儿四项传染性指标分布 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危及患儿和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导致医患纠纷。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7 550例进行手术治疗和(或)输血治疗前患儿的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 项盈 郑岚 傅启华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 重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抑制冻存复苏后脐血造血干细胞凝集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rhDNase)抑制冻存复苏脐血干细胞微凝集及凝块形成的作用。方法分别将冻存2周、1个月、2个月、半年、1年及2年的脐血干细胞进行复苏,然后用不同浓度(终浓度分别为0、1、5、8、10、20及50U/m1)的rhDNase缓冲液进行洗涤,在显微镜下观察凝块及微凝集的形成情况。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分别经10U/m1和50U/ml的rhDNase缓冲液处理,采用免疫荧光直接四色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表面CD54、CD11a、CD62L的表达;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回收率,台盼蓝着色法判断细胞活性,分析10U/ml rhDNase缓冲液洗涤对复苏脐血细胞回收率、细胞活性及凝集率的影响。结果复苏的脐血干细胞经0、1、5、8U/ml的rhDNase缓冲液洗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凝集;经浓度为10、20、50U/ml的rhDNase缓冲液处理后,没有出现凝块和微凝集。经10U/ml及50U/ml的rhDNase处理后,CD34^+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0U/ml的rhDNase缓冲液洗涤后,干细胞回收率有所下降(P〈0.05),但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未经洗涤的脐血均有凝集,而洗后均无凝集。结论浓度为10U/ml的rhDNase足以抑制复苏后脐血干细胞凝块和微凝集的形成,且不影响脐血干细胞的活性及粘附分子的表达。 何吉 秦斐 朱发明 刘晋辉 陈舒 戴兵 项盈 严力行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酶 胎血 造血干细胞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全程与序贯及主动营养管理策略 2025年 近年来,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对其营养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深入梳理了近20年CMPA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全程、序贯、主动的营养干预策略”。该策略在常规CMPA诊疗基础上,强调母乳喂养、科学辅食添加、食物多样化、配方序贯以及促进口服免疫耐受的策略。并针对CMPA伴随生长迟缓介绍了个性化精准营养管理方案,以期为婴幼儿CMPA保障其生长发育、缩短病程、促进口服免疫耐受、提高生活质量提供解决方案。 项盈 贾雪琦 洪莉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 序贯 IL-6和IL-11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1(IL-11)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及其产生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8例健康产妇足月顺产的胎儿脐血中CD34+细胞,以含血小板生成素 (T... 戴兵 陈舒 何吉 刘晋辉 秦斐 项盈 朱发明 严力行关键词:细胞诱导 巨核细胞 文献传递 低温显微装置及其对细胞胞内冰晶形成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14 2003年 了解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结冰可能性有助于设计低温保存方案。应用低温显微系统,本文对快速冷冻的脐带血干细胞的结冰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没有低温保护剂时,胞内出现冰晶温度范围为-4℃--13℃,在有10%二甲亚砜做低温保护剂时,胞内出现冰晶温度范围为-27℃--38℃。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根据Toner提出的胞内冰晶形成模型,对有关参数进行了拟合。 张绍志 王葳 陈光明 王金福 项盈关键词: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采用低糖型DMEM培养基,待细胞满度达到约80%后加入脐血CD34+细胞在一定的培养体系中进行实验,同时以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应培养体系作为对照,培养14 d后观察结果。实验中共观察了两种不同的培养体系:基础培养液、基础培养液+白细胞介素-11(IL-11)。其中基础培养液为含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3(IL-3)、干细胞因子(SCF)的低糖型DMEM。培养后单个核细胞数采用细胞计数仪分析,CD41+细胞和血小板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血小板功能评价采用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实验。结果: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单个核细胞数增加不明显(P>0.05),而CD41+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有明显的增加(P<0.05)。显微镜下和流式细胞仪上均可观察到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现象。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培养体系中可以促进脐血中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 陈舒 戴兵 朱发明 何吉 项盈 严力行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34+细胞 巨核细胞 脐带血 重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预防冻存复苏后脐血造血干细胞凝集 2006年 自1988年Gluckman等[1]用脐血移植治疗Fanconi贫血患儿并获得成功后,脐血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可替代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广泛应用于治疗某些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病、某些遗传病、重症免疫缺陷等疾病[1~3].脐血库的建立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经济、高效地体外保存造血干细胞,使干细胞的损伤降到最低限度,提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证明脐带血保存前的浓缩,是提高临床移植应用效率的关键,但是复苏过程会造成干细胞的损伤,尤其是冷冻和复苏时粒细胞受损释放的DNA及细胞碎片易形成凝块和微凝集导致干细胞损失从而影响移植效果.Eichler等[4]报道重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rhDNase)能特异性裂解DNA.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rhDNase处理复苏后的脐血干细胞,观察其抑制凝集的效果,并且运用免疫荧光直接四色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rhDNase对相关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何吉 秦斐 朱发明 刘晋辉 陈舒 戴兵 项盈 严力行儿童专科医院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中生物参考区间建立的体会 目的根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 15189:2007)》(以下简称为ISO15189)要求建立儿童专科医院认可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①建立:检验实验室可依据上级部门的指导要求、参考医院的对应检验项目中的... 项盈 李怀远 王静 郑建新 杨慧 傅启华关键词:生物参考区间 ISO15189 医学实验室认可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脐血 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及其产生血小板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选脐血中的CD34+细胞,将复苏的 BMSCs进行贴壁培养,满度达到约80%后,实验组分别加入含TPO... 陈舒 戴兵 何吉 刘晋辉 秦斐 项盈 朱发明 严力行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巨核细胞 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