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涛
- 作品数:22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倍他乐克对心神经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 1999年
- 心神经性晕厥为一组与自主神经介导有关的,反射性短暂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所致的晕厥发作,既往有研究认为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预防晕厥,但目前还存在争议[1]。由于这类病人晕厥发作的频度和发作症状的严重程度随时间改变可发生很大变异,而采用倾斜试验的结果有较好...
- 项涛唐炯
- 关键词:倍他乐克晕厥
- 脑尿钠肽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脑尿钠肽(B-type natriureitic peptide,BNP)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预后的关系。方法 98例心脏骤停的CPR患者,根据复苏效果分为A组(42例):CPR 0.5h无效死亡。B组(21例):CPR成功,自主循环恢复(recovery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24h,但在24h后本次住院内死亡。C组(35例):CPR成功,本次康复出院。D组(20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CPR即刻0h、0.5h、4h、8h、12h及24h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2m L,对照组早晨空腹抽取外周血2m L,测定全血BNP含量。比较各组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CPR即刻0h:A、B和C三组患者BNP均值水平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0h^24h BNP表达持续上升,C组在0h^8h BNP表达持续上升到顶点,8h^24h BNP表达逐渐下降。结论 CPR过程中,BNP的表达呈动态变化,BNP的大量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 项涛张航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脑尿钠肽
- 急性腹痛早期评估及镇痛被引量:2
- 2020年
- 腹痛是急诊常见疾病,疼痛得不到及时控制可使患者身心受损。传统医学认为镇痛可能延误诊断,目前早期镇痛的观念尚未普及,且临床实施存在不足之处。对急诊腹痛快速诊断,合理的疼痛评估,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和用药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体验和预后。本文针对早期镇痛的意义及镇痛方式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旭阳张晓东孙玉芳项涛
- 关键词:腹痛早期镇痛镇痛药物
- 电复律、药物复律治疗急诊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差异
- 2024年
- 目的比较电复律、药物复律治疗急诊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复律组与电复律组,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电复律与药理复律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将药物复律组与电复律组相比,分别33例(100.00%)和40例(93.00%)转化为窦性心律(绝对差异6.98%;95%CI:-0.82~0.98;P=0.25)。药物复律组从开始输注到转换的中位时间为24 min(IQR 21.00~82.00),但只有9例(27.00%)通过普鲁卡因胺转换。两组患者在14 d随访结果相似(P>0.05);无中风或死亡病例。结论相比于电复律,药理复律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向窦性心律转换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飓项涛
- 关键词:急诊心房颤动电复律
- 高频和标准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术中成功率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项涛
- 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高频抢救术复苏法
- 安易醒诊断及抢救重度苯二氮类药物中毒30例
- 2002年
- 邓绪乐项涛
- 关键词:苯二氮ZHUO类药物中毒抢救药物中毒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
- 1998年
-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呕吐1年,加重10天入院。入院时T.36.7C、P.9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7/8kPa,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未见瘀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无异常发现。X线胸片未见心、肺、纵隔异常。
- 项涛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外浅表淋巴结病理活检诊断
- 全文增补中
- ECMO与CPR联合急救装备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ECMO与CPR联合急救装备,包括:内置管创口固定组件、通过内置管为患者提供体外呼吸与循环的ECMO设备,以及在ECMO设备未有效作用时,为患者提供心肺复苏的CPR设备;内置管固定组...
- 项涛吕传柱
- 一种用于急诊室团队心肺复苏(ERCPR)的流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急诊室团队心肺复苏(ERCPR)的流程,涉及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确诊心脏骤停时,立即组成4人团队(分A、B、C、D四个角色);小组成员立即按照C‑A‑B原则首先进行心肺复苏;A/C按压直至...
- 项涛张晓东
- 文献传递
- 急诊早期不同静脉途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治疗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急诊早期不同静脉途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共80例。根据急诊NE给药途径,分为置管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非置管组,每组各40例。记录入科时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OFA),入科时、2h/6h后及停用NE后的乳酸(Lacticacid,La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指标水平,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GoalDirectedTherapy,EGDT)中的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达标时间,NE总使用时间以及28天内病死率。结果 与非置管组相比,置管组的MAP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5)、NE撤药时间显著降低(P<0.05),NE撤药后乳酸清除率和PCT下降比率显著升高(P<0.05)。与非置管组相比,给予NE2小时后,置管组乳酸、PCT无显著影响(P>0.05),而6小时后两组间Lac清除率(LCR%))及PCT下降比率有显著差异(P<0.05)。置管组病死率低于非置管组,但无统计学意义(7.7%vs17.9%,P>0.05)。结论 急诊早期中心静脉通路给予NE可明显缩短MAP达标及NE使用时间,6h及NE撤出后LCR%、PCT下降比率均显著增加,且置管组病死率低于非置管组。因此,早期急诊中心静脉通路给予NE能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对治疗有积极意义。
- 张维李竺娟项涛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静脉通路去甲肾上腺素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