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中海

作品数:39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会议论文
  • 1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梗死
  • 13篇血管
  • 11篇急性
  • 10篇卒中
  • 9篇溶栓
  • 9篇脑梗
  • 9篇脑梗死
  • 8篇动脉
  • 8篇缺血
  • 7篇血性
  • 6篇缺血性卒中
  • 6篇DSA
  • 5篇认知功能障碍
  • 5篇脑分水岭梗死
  • 5篇静脉溶栓
  • 5篇急性脑梗死
  • 5篇急性缺血
  • 5篇急性缺血性
  • 5篇急性缺血性卒...
  • 5篇分水岭梗死

机构

  • 37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8篇陶中海
  • 29篇魏秀娥
  • 28篇荣良群
  • 14篇吕尤
  • 13篇翟羽佳
  • 12篇刘海艳
  • 11篇张清秀
  • 8篇龚爱平
  • 8篇付家亮
  • 6篇朱本亮
  • 5篇王虎
  • 5篇胡玉婷
  • 5篇杨森
  • 5篇袁勇
  • 4篇肖利杰
  • 3篇王兰琴
  • 3篇胡玉婷
  • 3篇张俊
  • 2篇王琦
  • 2篇王凯

传媒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5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与药物治疗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对我院2005-05—2010-05收治的27例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支架组),对同期32例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比较2组发病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a后卒中及TIA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支架组:1例因径路差而手术终止;1例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最终死于脑干梗死;5例术中出现一过性头晕、恶心、呕吐,支架释放后症状迅速改善;1例出现穿刺点血肿,局部压迫处理后血肿未再扩大。随访中,1例椎动脉开口部位支架于术后6个月再次TIA发作,复查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症状缓解;1例椎动脉V4段支架于术后2a再次出现眩晕、共济失调,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球囊扩张后症状消失。1例手术失败者于术后18个月再次脑干梗死。药物组:发病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a后分别有5例、7例、6例及13例卒中复发,3例1a后随访,死于脑干梗死。2组卒中、TIA复发率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支架组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与内科药物治疗相比,能更好地预防卒中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魏秀娥荣良群陶中海朱本亮袁勇刘海艳翟羽佳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其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为疾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CT显示的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并于发病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ox-LDL水平,比较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ox-LDL水平差异及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体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ox-LDL水平分别为(514.9±65.4)、(655.4±53.6)、(699.1±102.2)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P<0.05),小梗死组血清ox-LDL水平较大、中梗死组明显降低(P<0.05),中梗死组血清ox-LDL水平亦显著低于大梗死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64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清ox-LDL水平升高,且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ox-LDL水平越高,梗死体积越大,其病情程度越严重。
龚爱平魏秀娥荣良群张清秀吕尤胡玉婷陶中海刘海艳朱本亮陈新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梗死体积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hs-CRP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清hs-CRP均降低,以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能有效抑制ACI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龚爱平魏秀娥张清秀吕尤胡玉婷陶中海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盐酸法舒地尔
TCD联合DSA在脑分水岭梗死颅内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对脑分水岭梗死颅内血管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至...
陶中海张清秀付家亮翟羽佳吕尤魏秀娥荣良群
关键词:分水岭梗死TCDDSA颅内血管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联合DSA在脑分水岭梗死血管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及DSA对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血管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92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入选患者均进行了颈部彩色多普勒及DSA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及D...
陶中海吕尤魏秀娥翟羽佳荣良群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分水岭梗死DSA
文献传递
计算机化工作记忆训练为何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工作记忆能力:来自神经影像学的证据
陈正威荣良群魏秀娥龚爱平陶中海刘海艳吕尤
小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常规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效果不佳病人改为半量(2.5mg/d)治疗,并与常规剂量相比较。对所有治疗病人进行头痛发作期症状控制率及发作频率的效果、总有效率和远期疗效观察比较。结果小剂量西比灵组和常规用量组对比,小剂量治疗组对头痛发作控制率(25%)和总有效率(81%)均较后组好,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服用常规剂量西比灵后无效,甚至症状加重的偏头痛患者,小剂量西比灵仍有较好治疗效果,显效率高,远期治疗效果好。
杨森王虎王琦陶中海袁勇荣良群陈保健
关键词:小剂量西比灵偏头痛
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效果观察
目的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多发病,主要病因是血管壁发生病变、血液动力学和血流成分改变。尽快消除血管内血栓是治疗此病的关键,从而使阻塞的血管再通,血流得以恢复,濒死的神经细胞得到抢救,使脑梗死的面积减少。研究表明急性闭塞性...
翟羽佳魏秀娥陶中海刘海艳张翠翠
关键词:动脉溶栓急性脑梗死尿激酶
文献传递
动脉内灌注化疗治疗老年肺癌(附34例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评价动脉内灌注化疗对老年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34例中晚期老年肺癌的患者 ,均经介入方法行动脉内灌注化疗 ,观察术后病人的不良反应、并CT随访肿瘤缩小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的接受了治疗 ,术后不良反应小 ,有效率 (PR +CR)达 76 .7%。结论 :动脉内灌注化疗对老年病人是可行的 ,且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陈士平陶中海祖茂衡李国均魏宁许伟
关键词:肺癌介入化疗X线检查
TCD联合DSA在脑分水岭梗死颅内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对脑分水岭梗死颅内血管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8年6...
陶中海张清秀付家亮翟羽佳吕尤魏秀娥荣良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