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瑞合

作品数:29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7篇内障
  • 7篇白内障
  • 6篇疗效
  • 5篇切除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5篇玻璃体
  • 4篇手术治疗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晶状体
  • 4篇超声
  • 3篇人工晶体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近视
  • 3篇黄斑
  • 3篇缝线
  • 3篇玻璃体切除
  • 3篇超声乳化
  • 2篇植入

机构

  • 22篇漯河市中心医...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24篇陈瑞合
  • 12篇黄宝玲
  • 7篇王淑莉
  • 5篇苏亚丽
  • 4篇伊琼
  • 3篇牛松涛
  • 3篇张桂
  • 3篇赵向阳
  • 3篇杨志强
  • 2篇李中凯
  • 2篇李卫平
  • 2篇刘军
  • 2篇时亚新
  • 2篇赵向阳
  • 1篇董应丽
  • 1篇赵德万
  • 1篇郭希让
  • 1篇周瑾
  • 1篇王淑丽
  • 1篇郭浩轶

传媒

  • 5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诊于眼科的2型糖尿病88例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眼部症状和体征,为糖尿病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因视物模糊、干涩、眼红、畏光、流泪、复视等眼部不适就诊拟诊2型糖尿病患者88例(136眼),均行眼科检查,并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果:88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眼科诊断白内障21例(31眼),视网膜病变36例(53眼),葡萄膜炎5例(8眼),眼外肌麻痹4例(6眼),视神经病变2例(3眼),屈光不正12例(21眼),干眼症8例(14眼)。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可因眼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眼科,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排查,以免延误诊治。
王淑莉陈瑞合黄宝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眼科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滴眼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19例(19只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治疗;对照组11例(11只眼)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3~5d后改为强的松顿服逐渐减量。2组同时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结果:所有病例用药后3~5d炎症迅速控制,视力明显好转。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激动、失眠,血压、血糖异常升高。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滴眼能有效治疗白内障术后迟发性前葡萄膜炎。
杨志强陈瑞合周瑾
关键词:白内障葡萄膜炎
急性症状性马蹄形裂孔治疗的时机与方式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症状性马蹄形裂孔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宜时机与方式。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患急性症状性马蹄形裂孔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92例(92只眼),观察所获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不同病程、不同术式和不同技术分组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1)行预防治疗的92例中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者79例(85.87%),其中激光光凝70例,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者58例(82.86%),22例采用巩膜外冷凝术,21例(95.45%)获愈。应用冷凝技术作预防性治疗比应用光凝技术的治疗效果要好(x^2=98.8,19〈0.001)。(2)全组共13例(14.13%)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其中8例在治疗后的2~5d发生(61.54%),最长为42d。(3)预防性光凝失败的12例中,9例(75%)为病程〈1周,其余3例为3-6周。(4)近期(病程〈1周)发生的裂孔36例中,21例即行一次性密集包绕式光凝,有8例发生视网膜脱离(38.1%),15例采用分期半环绕式光凝,仅有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6.67%)。结论马蹄形裂孔初发期是诱发视网膜脱离的敏感时段,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采用光凝辅以适宜的术前及术后处理可提高预防效果。
郭浩轶董应丽郭希让陈瑞合宋学英
关键词:马蹄形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6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16只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囊膜残存的患者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中采用闭合式后房灌注,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中眼内压维持稳定,未发生眼球塌陷,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较术前不同程度的提高,无视力下降者。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是矫正视力的最佳选择。
黄宝玲陈瑞合苏亚丽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置灌注头取出硅油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共32例32只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及眼底情况。结果:本组32例32眼均顺利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经再次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可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挽救患者的残余视功能,以利于观察眼底和治疗眼底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黄宝玲陈瑞合王淑莉
关键词:硅油填充眼白内障手术
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1例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行眼内全视网膜光凝,部分患者摘除混浊晶状体。随访8~12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平均眼压(15.6±5.3)mmHg,与术前(45.6±8.7)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81.8)患者术后视力有所提高或不变,大部分虹膜新生血管术后2周内消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无眼球萎缩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可行的方法。
苏亚丽陈瑞合牛松涛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除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35例3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状植入术。结果 术后 2周 ,视力 1.0以上者 3只眼 (8.6 % ) ,0 .5~ 0 .9者 2 1只眼 (6 0 ..0 % ) ;0 .1~ 0 .4者 7只眼 (2 0 .0 % ) ;0 .1以下者 4只眼 (11.4 % )。术后对 12只眼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行视网膜激光治疗。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视力恢复满意 ,并发症少 。
黄宝玲伊琼陈瑞合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
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
2011年
目的:观察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治疗真菌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40眼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彻底清除角膜病灶后碘酊烧灼联合结膜瓣遮盖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随访1~12个月,术后35眼角膜溃疡愈合,其中7眼角膜恢复透明,28眼角膜形成局限性斑翳或白斑。40眼中28眼(70%)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是基层医院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一种较好的方法。
李中凯杨志强陈瑞合
关键词:结膜瓣遮盖角膜溃疡真菌性药物疗法
丝裂霉素C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阻塞患者118例(162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80眼)在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泪道,试验组60例(82眼)在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将0.2g·L-1丝裂霉素C溶液注入泪道并停留5min后,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泪道。观察2组的泪道是否通畅及有无丝裂霉素C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随访中未发现丝裂霉素C的并发症。结论: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0.2g·L-1丝裂霉素C的应用是安全的,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王淑莉黄宝玲陈瑞合
关键词:丝裂霉素C泪道阻塞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40例(40眼)黄斑水肿患者分为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注药组,每组20眼,分别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40g·L-1曲安奈德0.1mL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2组患者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注药组术前平均视力分别为0.11±0.09和0.12±0.10,黄斑中心厚度分别为(535±147)μm和(527±145)μ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注药组平均视力分别为0·19±0.09和0.42±0.09、0.24±0.09和0.38±0.10、0.24±0.09和0.42±0.09;黄斑厚度分别为(405±150)μm和(248±164)μm、(354±124)μm和(279±133)μm、(325±124)μm和(285±118)μm,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光凝组术后1例患者眼压升高,联合注药组6例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联合注药组治疗后2例患者黄斑水肿复发,经再次注药后1例治愈;随访期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可较快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水肿复发。
李中凯陈瑞合张桂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黄斑水肿激光光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