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犇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颅脑
  • 8篇颅脑损伤
  • 8篇脑损伤
  • 4篇手术
  • 3篇院前急救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急救
  • 2篇地震
  • 2篇预后
  • 2篇院前
  • 2篇院前急救分析
  • 2篇震前
  • 2篇伤患者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外科
  • 2篇外伤
  • 2篇颅脑损伤患者
  • 2篇脑出血

机构

  • 11篇都江堰市人民...
  • 1篇都江堰市医疗...

作者

  • 12篇陈犇
  • 7篇易勇
  • 4篇曾令春
  • 4篇皮英
  • 3篇淡冰
  • 3篇杨鼎君
  • 2篇曾义军
  • 1篇李苒
  • 1篇向前
  • 1篇王亮
  • 1篇向前
  • 1篇李玉娟

传媒

  • 4篇西部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回顾39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生的急性脑膨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原因及救治方案,认为术前、术中预估急性脑膨出可能,分析发生原因,实行钻孔探查或术后CT复查,同时大骨瓣减压,清除诱发因素是防止脑膨出的有力措施。
陈犇易勇曾义军曾令春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膨出手术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H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生存56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9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HIH创伤小,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止血确切,能较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
易勇淡冰陈犇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外科手术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30例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3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并与同期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术28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法评定疗效,治疗组30例,恢复良好17例(56.7%),恢复不良5例(16.7%),死亡8例(26.6%);对照组28例,恢复良好12例(42.8%),恢复不良5例(17.9%),死亡11例(3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减压彻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残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向前陈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标准外伤大骨瓣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99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49例,钻孔引流尿激酶冲洗15例。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开颅血肿清除99例中,良好5例,中残56例,重残20例,植物生存及死亡18例;小骨窗开颅及钻孔引流64例中,良好10例,中残34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及死亡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与早期手术、血肿部位和血肿大小等相关(P<0.05);与手术方法、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掌握好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根据出血量的大小、部位来选择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陈犇曾令春皮英易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影响因素外科治疗
地震前后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地震前后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特点,为提高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地震前1年(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978例、地震后1年(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1146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及疗效,比较震前、震后两组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出诊时间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震后颅脑损伤患者组出诊时间为(12.1±1.3)min,较震前组(20.3±2.2min)明显缩短(P〈0.05);震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率(95.64%)明显优于震前(91.92%,P〈0.05);震后患者死亡率(2.36%)显著低于震前(4.19%,P〈0.05)。结论紧急医疗救护系统(EMSS)派遣医疗救护采取就近原则可明显缩短出诊时间,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程序优化,及时处理可减少颅脑损伤的死残率和提高生存率。
杨鼎君陈犇
关键词:地震颅脑损伤院前急救
外伤性脑梗死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发生脑梗死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1999年-2009年间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例,分析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GCS评分、年龄、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方法、脑疝及时间长短、损伤部位、是否大骨瓣减压等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临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时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并予以相关措施预防脑梗死。
陈犇皮英曾令春易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梗死
汶川地震中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中颅脑损伤伤员的伤情特点和现场急救经验教训,为地震中颅脑损伤伤员的现场救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8年5月12日2008年5月18日收治的817例颅脑损伤伤员资料,对伤情、致伤原因、伤情特点、救治方法、地震后医疗救治措施等进行分析。结果 817例伤员中多数为头皮裂伤、挫伤,均予以清创缝合处理,预后良好。其余伤员急诊处理后转入后方医院治疗。结论正确判断处理伤员颅脑损伤并使其得到积极救治是提高伤员生存率的关键;正确分类转运和协调现场指挥是重型颅脑损伤得到二次救治的重要前提。建立灾害救治功能完善的野战医院迫在眉捷。
陈犇李玉娟杨鼎君皮英
关键词:地震颅脑损伤院前急救
震前震后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分析
目的比较我院5.12地震前后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特点,为提高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地震前1年(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978例、地震后1年(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1146例颅脑...
杨鼎君陈犇
关键词:颅脑损伤院前急救
颅脑损伤后糖代谢紊乱对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血糖升高及变化趋势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1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三组,于伤后入院当时、第二天、第三天、第六天检测血糖变化。伤后1月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患者情况。结果 71例患者入院时至第六天空腹血糖与正常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越重,血糖越高。1月后复查结果,恢复良好35例,伤残15例,预后不良21例。预后不良患者血糖明显高于恢复良好和伤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均有一定程度的血糖升高,损伤越重血糖越高,预后越差。伤后血糖是判断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陈犇李苒向前王亮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血糖预后
脑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血肿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脑肿瘤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颅内血肿。术后颅内血肿通常发生在手术部位,但也可发生在术野的远隔部位。尽管远隔部位颅内血肿临床少见,但其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不断增加以及CT和MRI的临床普及,脑肿瘤术后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发现率不断增加,现综述如下。
易勇淡冰陈犇
关键词:脑肿瘤手术治疗远隔部位血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