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明
- 作品数:32 被引量:190H指数:8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5—2018年张家港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及趋势预测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05—2018年张家港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2018年张家港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9年2—6月份猩红热发病趋势。结果2005—2018年张家港市累积报告猩红热病例为584例,年均发病率为2.64/10万,无死亡病例。2005—2010年报告发病率处在慢速平稳期,年均发病率为1.04/10万;2011—2018年报告发病率处在震荡上升期,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男女发病率比为1.58∶1。其中3~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95.21%(556/584)。猩红热诊断报告单位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占85.96%(502/584)。猩红热疫情季节分布明显,每年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时间段,预测2019年2—6月猩红热发病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张家港市猩红热发病率在2011—2018年有上升趋势,其中以3~12岁年龄组病例为主。根据2011—2018年发病趋势,预测2019年2—6月是张家港市猩红热的流行高峰阶段,该阶段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及人群密集场所的猩红热防控措施,提高医疗机构诊断的灵敏性,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
- 沈艳邱海岩陈海明邵海枫刘宇畅陈波
- 关键词:猩红热发病率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 张家港市首起外籍货轮新冠肺炎疫情处置
- 2022年
- 2020年11月19日16∶00左右,一巴拿马籍货轮靠泊张家港港务局码头某泊位等待卸货,张家港海关对全船人员采集咽拭子并送张家港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次日20∶00左右实验室反馈其中两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张家港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就地隔离观察措施,及时将感染者送往苏州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并做好相关场所的消毒,快速处置了这起新冠肺炎疫情。建议应高度关注外籍货轮船员新冠病毒感染情况,登轮作业人员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发现并隔离感染者,加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避免境外输入性疫情在本土传播。
- 包德锋陈海明姚轶男沈艳邵海枫
- 张家港市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评价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从张家港市设有产科的所有医院选取母亲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且已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婴幼儿512人,随访调查母亲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娩方式等,并检测婴幼儿血清中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 Ab)水平。结果调查婴幼儿中,HBs Ag阳性率为1.76%,HBs Ab阳性率为87.11%。不同性别、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幼儿乙肝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的婴幼儿HBs Ab阳性率分别为100.00%、90.91%和84.62%。结论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s 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婴幼儿体液免疫水平随月龄增加而逐步降低。
- 陆明霞杜国明邹艳陈海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阻断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
- 张家港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乙肝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张家港市随机整群抽取20个村(社区)的常住人口共50886人,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全人群HBsAg阳性率为5.15%,抗-HBs阳性率为52.69%。各地区间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5.72%和4.68%,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1.56%和53.62%,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25~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较高。有明确免疫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免疫或免疫不详人群,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免疫或免疫不详人群。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应进一步加强对25~59岁组青壮年人群的乙肝干预措施。
- 陈海明黄莉芳杜国明邱海岩
- 关键词:乙肝HBSAG阳性率
-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张家港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张家港市2013-2017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 438例,年均发病率为166. 64/10万。每年4~8月为发病高峰期,占病例总数的54. 28%。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75. 050,P <0. 001);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疾病高发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2. 95%。病原学监测显示肠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为主要优势感染病毒,占肠道病毒总数的45. 79%。结论张家港市手足口病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监测,疾病高发月份应对特定人群和高危场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 陈海明徐玲杜国明朱晓炜邵海枫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 张家港市流动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
- 2016年
-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流动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感染状况。方法随机抽取1 812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流动人群HBsAg阳性率为6.90%,抗-HBs阳性率为52.81%。学生HBsAg阳性率最低、抗-HBs阳性率最高,不职业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6.80%和7.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4.56%和4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不同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家港市流动人口HBsAg阳性率仍较高。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大乙肝防制力度,推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以减少乙肝传播和流行。
- 包德锋陈海明杜国明
- 关键词:流动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阳性率
-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无症状感染者的识别和管理探索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索早期无症状感染者的识别与管理模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有效遏制疫情发挥应有的作用。方法:对2020年2月某市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一代病例的家属,同时作为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医学观察,医学观察第二天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胸部CT提示肺部渗出改变,在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期间出现低热等症状。其余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医学观察,在医学观察首日与解除前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论:建议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尽可能实施集中医学观察,防止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可能,同时在医学观察初期进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影像学筛查,提前发现早期无症状病例,减少疫情的传播。
- 邵海枫陈海明杜国明沈艳姚轶男刘宇畅季燕陈立凌
- 关键词:密切接触者
- 2017-2018年张家港市学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7-2018年张家港市学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18年张家港市学校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现场调查资料和部分手足口病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8年全市学校共报告107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其中8起(7.48%)为暴发疫情,累计报告病例628例,平均罹患率为6.56‰(628/95 764),疫情持续时间M=6.0 d。报告最多的月份为5月(31起),其次为6月(20起);疫情发生在小学(9起,占8.41%)和幼托机构(98起,占91.59%),幼托儿童的罹患率高于小学生(χ^(2)=81.382,P=0.000)。其中82起(76.64%)为公办学校,25起(23.36%)为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罹患率高于公办学校(χ^(2)=29.690,P=0.000);市区报告37起(34.58%),乡镇报告70起(65.42%),乡镇学校罹患率高于市区学校(χ^(2)=23.879,P=0.000)。对采集的112例病例样本进行核酸检测,阳性91例(81.25%)。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36例,39.56%)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32例,35.16%)为主。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距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和疫情流行时间呈正相关(r=0.338,P=0.000)、和病例数呈正相关(r=0.221,P=0.000)。结论幼托机构是张家港市学校手足口病疫情高发场所和防控重点,应开展健康宣传,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加强防控,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 邵海枫杜国明陈海明沈艳刘宇畅姚轶男
-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病原学
- 张家港市乙肝病毒感染者传播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传播的危险因素,为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张家港市2009-2010年乙肝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1 910名HBV感染者,开展问卷调查和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 HBsAg阳性1 729人,阳性率为90.57%。在遗传因素中,母传子阳性率为29.29%,父传子阳性率为22.63%。有献血史人群HBsAg阳性率高于无献血史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应充分认识HBV在家庭内传播的危害性,提倡无偿献血,加强乙肝综合防控。
- 邵燕杜国明邹艳邱海岩陈海明
- 关键词:乙型肝炎家庭聚集性
-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住人口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常住人口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张家港市随机抽取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张家港市常住人口乙肝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2.33%;除乙肝基本知识中"知道乙肝"和"乙肝有传染性"外,其余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均低于《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80%以上的要求,甚至有部分知识点的知晓率在30%~40%之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户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常住人口乙肝相关知识得分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张家港市常住人口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应通过丰富多样的、多渠道的健康宣教,提高常住人口乙肝相关知识水平。
- 邱海岩陈海明徐玲邵海枫于颖慧
- 关键词:常住人口乙肝知晓率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