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
-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重点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的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重点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以河南省为例研究了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构建了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相关对策。
- 王岚
- 关键词:自主创新合作创新
- 产业集群开放知识网络构建与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无论是地方集群知识网络还是全球性知识管道,它们为集群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带来了虽然不同但各具特色的优势,在两者互动和平衡过程中集群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阐述了集群"锁定"的原因及其表现,对其给集群创新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界定和剖析了核心企业在集群知识创造和转移中的角色和作用,对基于核心企业驱动的全球—地方系统化知识联结构建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全球—地方知识网络的互动和平衡来提升集群持续创新能力。
- 王岚
- 关键词:产业集群网络互动
-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首先从"家文化"和"家族泛化"角度阐述了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根基;其次,从资本结构、人力资本、信任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企业形态、关系治理和公司治理维度构建了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路径。
- 王岚徐莉莉王凯
-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统文化信任扩展
- 基于集群网络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
- 2007年
- 对贯穿于民营科技企业集群式成长过程中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的不同成长阶段应实施相应的治理,并在民营科技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王岚
- 关键词:集群网络企业集群不同成长阶段集群式
- 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效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1
- 2009年
- 产业集群治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发挥集群企业的集体效率,推进集群创新,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良好的集群治理结构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集群系统的弹性专精,提高集群创新的协同性和动力机制的有效性。本文从集群治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对集群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从中探讨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机理及其蕴含的新竞争环境下集群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 王岚
-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治理
- 跨国合资企业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知识经济条件下,跨国合资企业成为知识获取和技术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它通过强化技术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深度互动和经验学习,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首先分析了隐性知识转移和跨国合资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次,分别从知识寻求者和知识所有者角度分析了学习意愿、学习能力、伙伴协助和知识保护对跨国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合资双方文化距离对跨国合资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 王岚
- 关键词:知识转移文化距离隐性知识
-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家族企业制度变迁——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研究综述被引量:11
- 2006年
- 中国社会构造的根基在家庭,家庭及家庭利益的声誉往往高于其它组织形式。中国人的信任是建立在血缘共同体的基础之上的一种难以普通化的特殊信任。“家文化”在中国家族企业形成过程中作为非正式的约束对其正式制度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中国经济处于转轨的背景下,中国家族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也必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当吸收外部企业文化为方向的。
- 王凯王岚
- 关键词:家族企业家文化
- 中卫型企业集群知识分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 2009年
-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构建集群企业知识分享演化博弈的数理模型,分析中卫型企业集群知识分享行为演变的动态过程,研究了集群知识分享策略的影响因素,以期从中探讨核心企业主导下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机理及其蕴含的新竞争环境下集群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 王岚
- 关键词:知识分享演化博弈
- 发达国家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及启示
- 2007年
-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扎实我国国民经济微观基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在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对西方国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进行研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
- 王岚
- 论我国企业信息化效益的阶段性评价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对比已有的信息化评价体系,通过把企业的财务和其他关键方面进行综合,根据信息系统实施的特点,分阶段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对企业信息化效益进行客观评价。
- 王岚王凯
-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