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降雨条件下砂姜黑土氮素流失规律的实验研究
- 胡勇刘猛张乃丰韩玉杰赵家祥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青年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于2017年10月30日得到批复立项。2021年6月10日,项目成果通过安徽省(水利部淮河...
- 关键词:
- 关键词:土地利用氮肥利用
- 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情势及缺水对策建议
- 分析了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情势及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三次平衡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和外调水逐步置换部分城市超采深层地下水的思路,即,只有尽快实施引江济淮及淮水北调、淮水西调调水工程,方能从根本上解...
- 刘猛王振龙
- 关键词:水资源情势地表水调度管理
- 地下水安全开采量的概念与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本文回顾了地下水安全开采量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综述了可持续开采量、允许开采量和安全开采量的内涵与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地下水的资源供给、生态环境维持、地质环境稳定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4个功能条件下的地下水安全开采量概念。将安全开采量的评价方法分为单一约束型和耦合约束型两大类,提出一种基于水均衡和地下水动力学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并对安全开采量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地下水的安全开采方案研究与动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王振龙鲁程鹏刘猛
- 关键词:水均衡地下水动力学
-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在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流域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 刘猛袁锋臣季叶飞
- 关键词:淮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 基于 Topsis 法的浅层地下水系统韧性评价
- 2023年
- 地下水在大气降水、人工开采等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为定量刻画浅层地下水系统韧性程度,以安徽省涡阳县为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法对研究区地下水系统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2020年地下水系统韧性总体呈增强趋势,其中2013年韧性水平最弱,2018年韧性水平最强;韧性水平主要受降水量、地下水开采程度以及含水层自调节作用的制约与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地下水科学系统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姚梅刘猛
-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TOPSIS法
- 沱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5
- 2019年
- 本文分析了沱湖湿地存在的湖面萎缩、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功能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得出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泥沙淤积是湖面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游河流入湖污染物总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下降,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沱湖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 刘猛胡军
- 关键词:生态环境
- 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区147眼浅层地下水监测井1974—2020年水位监测资料,采用M-K检验等方法,从年尺度对浅层地下水埋深长系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水位和埋深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现状淮北平原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1~5 m,受地形因素影响,埋深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变小的梯度分布;2)近50年来,区域总体埋深呈波动增大趋势,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埋深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57 m,地下水埋深多年平均值为2.52 m,线性倾向率约为0.12 m/10 a;3)从空间格局看,浅层地下水埋深具有“北部增大、南部减小”的地区差异性,其中75.5%监测井的埋深呈增大趋势。
- 刘猛姚梅姚梅戴健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埋深淮北平原
- 淮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安徽省淮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电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水保证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彰显。本文通过研究淮北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淮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为淮北市水资源实施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王振龙章启兵刘猛
-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化进程供水保证率经济社会
- 通径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估算夏玉米作物系数及蒸散量被引量:19
- 2020年
- 准确估算蒸散量对于精准管理农田水分至关重要。为了解作物系数的动态特征,准确估算作物需水量,使用叶面积指数和气象要素模拟玉米全生育期作物系数及蒸散量。利用2018年五道沟实验站气象和称重式蒸渗仪实测数据,运用通径分析法筛选影响作物系数的关键因子,建立无雨期不同地下水埋深下作物系数模型,以此估算蒸散量。结果表明:1 m埋深下全生育期作物系数平均绝对误差为0.04 mm/d,相关系数为0.94,其中初期、发育期、中期和后期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6、0.09、0.05和0.03 mm/d。3 m埋深下全生育期作物系数平均绝对误差为0.08 mm/d,相关系数为0.92,各生育期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7和0.03 mm/d,利用温度、风速和叶面积指数模拟作物系数精度较高。1 m埋深全生育期ET平均绝对误差为0.72 mm/d,各生育阶段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56、059、0.66和0.45 mm/d。3 m埋深全生育期ET平均绝对误差为0.73 mm/d,各生育阶段ET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82、0.98、0.68和0.29 mm/d。不同时间尺度下(1、3、5 d)2种埋深ET模拟值与实际值一致性指数均接近1.00,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0 mm/d,预报准确率达70%。随预报时间尺度的增加,预报精度提高。该方法可用于夏玉米蒸散发量计算。
- 王怡宁张晓萌路璐顾南王振龙刘猛王国庆
- 关键词:蒸散量通径分析蒸渗仪作物系数夏玉米
- 皖北地区地下水安全开采浅析
- 地下水是皖北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在保障当地城乡居民生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对皖北地区地下水安全开采展开研究,以期能为该区地下水资源...
- 李瑞刘猛胡军
-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