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娴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镇江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透析患者
  • 3篇血清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水平
  • 2篇血清白蛋白
  • 2篇血清白蛋白水...
  • 2篇血压
  • 2篇炎症
  • 2篇炎症介质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小球
  • 2篇维持性
  • 2篇细胞
  • 2篇护理
  • 2篇腹膜透析
  • 2篇腹膜透析患者
  • 2篇干预

机构

  • 8篇镇江市第一人...
  • 3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刘小娴
  • 5篇邵维斌
  • 5篇夏春英
  • 4篇陈学英
  • 3篇姚利群
  • 3篇陈丽娜
  • 2篇项呈喜
  • 2篇庄利梅
  • 2篇李爱梅
  • 2篇朱雪艳
  • 2篇章青
  • 2篇任胜利
  • 2篇巢军
  • 2篇韩枫
  • 2篇华云
  • 1篇荀康
  • 1篇张桂湘
  • 1篇李忻
  • 1篇孔维信
  • 1篇谢萍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维生素D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和SIL-2R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治疗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5人为正常对照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SHPT患者34例为患者组,患者组在血液透析等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活性维生素D(罗盖全)冲击治疗SHPT。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300而<500pg·ml-1的患者应用罗盖全1μg,夜间睡前口服;iPTH500~1000pg·ml-1者应用罗盖全2μg,夜间睡前口服;iPTH>1000pg·ml-1者应用罗盖全4μg,夜间睡前口服;当血清iPTH降至150~300pg·ml-1后罗盖全减量50%,并根据iPTH水平调整剂量,维持iPTH150~300pg·ml-1,疗程20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a2+、P3+、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肌酐、尿素氮、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RCR)、SIL-2R。结果:患者组RCR和SIL-2R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罗盖全冲击治疗尿毒症合并SHPT,随着PTH的下降,患者组RCR和SIL-2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尿毒症合并SHPT,能有效降低iPTH水平,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活化功能均明显改善。
夏春英姚利群邵维斌陈学英刘小娴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原因及护理干预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6例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加强营养知识的宣教、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保证透析的针对性并及时监测相关指标来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合理原因分析并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96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上臂肌围的平均值均有明显上升。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
华云刘小娴陈学英韩枫李爱梅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护理
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叶转化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叶转化(EMT)的影响,建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EMT模型。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经含60、120 mmol/L葡萄糖的M199培养基分别培养48、72 h;以正常M199培养基和含120 mmol/L甘露醇的M199培养基为对照。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间皮细胞E-cad-herin、α-SMA、Collagen I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60、120 mmol/L)刺激后,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由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逐渐变为梭形及不规则形,类似肌成纤维细胞;大鼠腹膜间皮细胞α-SMA、Collagen I mRNA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大鼠腹膜间皮细胞E-cadherin mRN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上调α-SMA、Collagen I表达和下调E-cadherin表达,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EMT。
邵维斌荀康李忻刘小娴夏春英
关键词:葡萄糖间皮细胞上皮-间叶转化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腹膜透析患者以血清白蛋白35g/L为界,血清白蛋白≥35g/L为A组,血清白蛋白〈35g/L为B组,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a,留取24h尿量及腹透液、记录总量并检测尿素氮、肌酐;残余肾功能等。随访过程中观察以上指标和残余肾功能(RRF)。结果B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48、-0.64,P均〈0.0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RRF均下降,而B组RRF自腹膜透析6个月时即开始下降,与透析初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RRF与透析初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RRF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肾功能下降绝对值(△RRF)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1,P〈0.05),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0.45、0.58,P均〈0.01)。结论营养不良导致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是促进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高水平的炎症介质也加速了残余肾功能的恶化。
夏春英邵维斌姚利群陈学英陈丽娜巢军刘小娴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清白蛋白炎症介质残余肾功能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分析
2001年
章青庄利梅刘小娴
关键词:血液透析消化道出血尿毒症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膜透析患者54例,血清白蛋白≥35g/L为A组,血清白蛋白<35g/L为B组,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留取24h尿量及腹透液,记录总量并检测尿素氮、肌酐。随访观察以上指标和残余肾功能。结果:B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负相关,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残余肾功能均下降,而B组血清白蛋白自腹膜透析6个月即开始下降,与透析初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残余肾功能下降值与透析初月比较也明显下降,但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残余肾功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营养不良导致低水平血清白蛋白是促进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高水平的炎症介质可加速残余肾功能的恶化。
夏春英邵维斌姚利群陈学英陈丽娜巢军刘小娴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清白蛋白炎症介质残余肾功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高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邵维斌项呈喜夏春英刘小娴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血液透析高血压影响因素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应用和护理被引量:2
2007年
华云刘小娴李爱梅韩枫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临时血管通路急性药物中毒急性肾衰竭置管途径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防治的近远期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03年
谢萍刘小娴章青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便秘综合护理干预
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低血压20例临床分析
2004年
刘小娴张桂湘任胜利朱雪艳陈丽娜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可调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