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顺
-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榄香烯抑制Raf/MEK/ERK信号通路诱导人源胶质瘤U87细胞凋亡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榄香烯体外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印迹等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榄香烯对人源U87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诱导及其对U87细胞Raf-1、ERK、癌基因Bcl-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榄香烯对人源U87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该增殖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性。榄香烯可明显下调U87细胞的磷酸化Raf-1、ERK、Bcl-2表达。结论体外榄香烯对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抑制Raf/MEK/ERK信号通路,从而下调其下游信号癌基因Bcl-2的表达,最终启动凋亡程序可能是榄香烯诱导U87细胞凋亡的机制。
- 赵永顺吴春明董斌位振清徐英辉
- 关键词:榄香烯胶质瘤RAF-1细胞凋亡
- 磷酸钙人工骨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磷酸钙人工骨行鞍底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2月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85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三明治"方法行鞍底重建(对照组),39例在"三明治"方法基础上联合磷酸钙人工骨(试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大小、侵袭性及鞍底破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对照组肿瘤全切除39例、次全切除7例,试验组分别为33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3,P=0.193)。对照组术中发生脑脊液漏8例、术后2周内发生脑脊液漏4例,试验组仅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0例;两组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8,P=0.080),但试验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20)。试验组术后拔除纱条时间均为3 d,较对照组的(4.3±1.6)d显著缩短(t=2.236,P=0.033)。术后对照组35例获随访3-14个月,试验组33例获随访5-13个月。随访期间均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在"三明治"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钙人工骨行鞍底重建,可有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缩短纱条拔除时间。
- 崔鹏魏辉廉治刚董斌赵永顺
- 关键词:垂体腺瘤切除术经鼻蝶手术脑脊液漏
- 榄香烯阻碍大鼠胶质瘤C6细胞ERK信号通路中Hsp90/Raf-1分子复合体的形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榄香烯抑制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免疫共沉淀、Western印迹等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榄香烯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影响、对C6细胞中与Raf-1结合形成分子复合体的Hsp90水平的影响、对C6细胞Hsp90、Raf-1、ERK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榄香烯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该增殖抑制效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榄香烯可明显下调C6细胞中与Raf-1结合的Hsp90水平及C6细胞的磷酸化Raf-1、ERK表达,但不影响总Hsp90的表达水平。结论榄香烯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破坏Hsp90的分子伴侣功能,阻碍Hsp90/Raf-1复合体的形成,使Raf-1不能被活化,最终下调胶质瘤细胞赖以生存的Raf/MEK/ERK通路,这可能是榄香烯抑制C6细胞增殖的机制。
- 赵永顺董斌吴春明位振清徐英辉
- 关键词:榄香烯胶质瘤HSP90RAF-1
- 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比较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择GCS 8~12分80例和GCS 5~7分7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分为骨瓣组、小骨窗组、血肿碎吸组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GCS 8~12分80例中:骨瓣组28例,小骨窗组27例,血肿碎吸组25例。血肿碎吸组在手术疗效、预后等方面优于骨瓣组和小骨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GCS 5~7分70例中:骨瓣组24例,小骨窗组23例,血肿碎吸组23例,骨瓣组在手术疗效、预后等方面优于小骨窗组和血肿碎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病情较轻者(GCS 8~12分),血肿碎吸术优于小骨窗开颅和骨瓣开颅。对于病情较重者(GCS 5~7分),骨瓣开颅优于小骨窗开颅和血肿碎吸术。
- 位振清孙连军赵永顺仇汉城张滨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骨瓣开颅血肿碎吸术
- 癫痫大鼠海马内COX-2表达的时间过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癫痫大鼠海马内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时间过程。方法:采用匹罗卡品(pilocarpine,30 mg.kg-1)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脑和海马组织,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pilocarpine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内COX-2表达6 h开始明显增加,24 h达到最高水平,2 d开始有所下降,4 d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癫痫大鼠海马内COX-2表达有一定时间过程,在癫痫发作24 h达到高峰。
- 徐红赵永顺王冬梅于德钦宫瑾徐静殷盛明赵杰孙艺平
- 关键词:癫痫海马环氧化酶-2
-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被引量:3
- 2015年
-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通过3种不同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2例,其中经翼点入路29例,经纵裂间入路15例,经眶上锁孔入路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手术入路及疗效。结果 52例均成功夹闭。术后经CTA复查,50例夹闭完全可靠,2例有瘤颈残留,所有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0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2例。可见显微手术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 崔鹏魏辉廉治刚赵永顺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入路翼点入路锁孔入路
- 电离辐射对人脑胶质瘤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诱导人胶质母细胞瘤T98G细胞(T98G细胞)DNA损伤;划痕、甲基噻唑蓝(MTT)比色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Bay-11处理抑制NF-κB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NF-κB的活性;免疫荧光检测p65的亚细胞定位。结果电离辐射不抑制T98G细胞增殖,不诱导其凋亡;抑制NF-κB的活性增强T98G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电离辐射能激活T98G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结论电离辐射能激活T98G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NF-κB可增强T98G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
- 许瑞雪吴春明赵永顺徐英辉
- 关键词:胶质瘤电离辐射DNA损伤核转录因子-ΚB
- NF-κB“圈套”对癫痫大鼠脑内COX-2调控作用的研究
- 癫痫/(Epilepsy/)给患者带来的巨大伤害是由癫痫反复发作/(Seizure/)所引起的脑损伤,而癫痫的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癫痫发作所引起的脑内炎症反应。关于癫痫的脑内炎症反应机制,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癫痫的炎症...
- 赵永顺
- 关键词:癫痫COX-2
- 文献传递
-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组)和5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单侧组)的治疗情况。双侧组采取双侧钻孔引流或开颅术,单侧组采取单侧钻孔引流或开颅术。结果双侧组:恢复良好39例,随访l,2年未见复发;半年内复发8例;出现并发症7例;死亡2例。单侧组:恢复良好56例,随访1~2年未见复发:半年内复发2例;出现并发症l例;无死亡病例。两组病人在年龄、头外伤史、影像学中线移位、术前合并症、口服抗凝药、术后复发和并发症例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年龄多较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以改善临床症状为目的,力求微创、简单、快捷、有效。
- 位振清王任直李阳赵永顺李伟华许瑞雪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
- Hsp90/Raf-1及ERK通路在榄香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度侵袭性、高死亡率的特点。放化疗虽可部分抑制胶质瘤生长、缩小瘤体,但却无法彻底消灭所有肿瘤细胞,且胶质瘤常表现为较强的耐药性及辐射抵抗性;手术切除虽可以有效改善...
- 赵永顺
- 关键词:榄香烯胶质瘤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