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辉

作品数:40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音乐
  • 4篇老师
  • 4篇乐学
  • 3篇音乐文献
  • 3篇音乐学
  • 3篇文艺
  • 3篇回忆
  • 2篇学科
  • 2篇学术
  • 2篇音乐史
  • 2篇宋代
  • 2篇忠良
  • 2篇周易
  • 2篇往事
  • 2篇教育
  • 2篇乐部
  • 2篇乐理
  • 2篇乐史
  • 1篇淡泊
  • 1篇党委

机构

  • 39篇武汉音乐学院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上海音乐学院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39篇孙晓辉
  • 3篇黄黎星
  • 1篇周耘
  • 1篇洛秦
  • 1篇李萍
  • 1篇田青
  • 1篇赵维平
  • 1篇杨曦帆
  • 1篇项阳
  • 1篇匡学飞
  • 1篇郭树荟
  • 1篇刘夜
  • 1篇田甜
  • 1篇刘贝妮
  • 1篇乔建中

传媒

  • 25篇黄钟(武汉音...
  • 6篇音乐艺术(上...
  • 2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中国音乐
  • 1篇周易研究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人民音乐
  • 1篇大音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博弋钩沉 存史致远——《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书评兼及《民国音乐文献集成》编纂被引量:4
2015年
《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是依托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所富藏的民国音乐文献,并参阅比较其他图书馆、博物馆历史资料所编排的民国音乐文献目录。文章认为该书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建设学科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指出从"存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下引领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高度,在该书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普查、增补编辑《民国音乐文献集成》。对于如何审视新旧冲突、中西对接的民国时期的音乐文献分类,如何增补海峡两岸暨港澳乃至海外对民国音乐的记录、描述和研究文献目录,如何以"异域之眼"看待中国音乐在民国时期发生的重大转型等等史料收集及其编目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
孙晓辉
从“钟律占”到《钟律书》:论正史律志体例的诞生
2025年
中国早期钟律书有四重文本:其一记录周秦西汉间的民间择日数术,为“日书体”;其二记录官方颁布的农政时间法令,为“月令体”;其三即西汉末刘歆的《钟律书》,包含由“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五要素组成的“钟律”体系;其四即东汉班固的《汉书·律历志》。对以上诸体加以整合提升,建立起较完善的“钟律”体系,成为中国乐律体系之内核。该文考察了以上四重文本的关联性,阐明了中国乐律学脱离数术占卜的神秘俗套升华为专门学问的过程,因亦显示了中国正史律志所遵循的贯通性体例的来源。
孙晓辉
关键词:日书月令
潘岳《笙赋》“熟簧”之考辨
2014年
西晋潘岳的《笙赋》中第10句提到了"熟簧"一词。关于潘岳所说"熟簧"的质料,文章的作者从文献记载、考古材料、《文选》注释版本、引文语法结构这四个方面对潘岳《笙赋》中所载"熟簧"进行初步考辨,认为潘岳《笙赋》中所说的"熟簧"为竹制这一结论。
刘贝妮孙晓辉
关键词:考辩
宋代鼓吹导引套曲考证被引量:2
2016年
宋代鼓吹导引套曲是以《导引》《六州》《十二时》三调为主干曲调"合曲之体例"的套曲组合。宋代鼓吹套曲组合演进主要有三式:一是始于宋太祖时期的《导引》《六州》《十二时》三调连用;二是始于宋仁宗的《导引》《六州》《十二时》《奉禋歌》四调四曲;三是始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南郊鼓吹的《六州》《十二时》《奉禋歌》《降仙台》《导引》五调五曲组合,其后南宋皆准此模式。
孙晓辉
关键词:宋代导引
张之洞与谭嗣同的斫琴意向与政治隐喻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从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珍藏的张之洞“张氏南皮藏书”的《五知斋琴谱》说起,叙述了张之洞家族古琴的家学和师承关系。张之洞外祖父蒋策获纪晓岚赠宋代李清照之名琴;张之洞母亲朱氏善琴;张之洞学琴于古琴大师黄勉之并斫琴百张流布于世。谭嗣同的琴学皆渊源于浏阳琴人群体(亦即浏阳祭孔古乐群体),师承刘人熙、欧阳中鹄和唐寿田,存世有其斫琴“残雷”和“崩霆”,其思想上启王夫之(船山)道器合一思想的影响,并受近代浏阳学派经世致用的影响。谭嗣同的“以太为体,仁为用”实为资产阶级新体制的宣言。谭嗣同慷慨赴死弹奏的乃是晚清一曲气贯长虹日的《广陵散》。
孙晓辉
关键词:张之洞谭嗣同王船山
论国家仪式与中国雅乐——以南郊乐仪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雅乐是官方制度化的仪式性音乐,是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雅乐之母体的国家礼仪制度,始终推动着中国雅乐的发展。历代郊祀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汉唐时期祭祀制度逐步简化,明清则是封建礼制的集大成时期。本文通过清理中国古代郊庙制度下雅乐的承载方式以及仪式乐歌的用乐状态,特别以南郊制度下圜丘祭祀乐仪的变迁为研究重点,旨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国家礼制仪式与雅乐的对应关系,达到阐释雅乐的仪式表演程序和自成体系的音乐组织方式的目的。
孙晓辉
关键词:雅乐郊庙歌辞
图书馆馆藏印章佐证武汉音乐学院多源汇流的校史被引量:5
2013年
作为图书馆的图书印章,不仅是馆藏图书的文化符号,更具有法定的职权凭据。一所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藏印章的变化,能够立体呈现学校的校史变迁。在武汉音乐学院发展历程中,图书馆几乎囊括了我国中南地区由建国前及建国初期的全部音乐书谱及音乐音响资料,包括特别珍贵的是部分老唱片及音乐古籍文献。文章以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印章的半个多世纪的汇聚,映证武汉音乐学院多源汇流、不断壮大的办学历程。
孙晓辉
关键词:图书馆办学历程
《指法汇参确解·流水》“滚拂”经衍考
2025年
今传《流水》之多段“滚拂”,其早期形态酝酿于清代中叶的长江下游,存谱可见清道光年间(1821—1850)的《指法汇参确解》(1821)与《志喜堂汪朗山琴谱》(成书下限在1830年),《指法汇参确解》本或更多地保留了“滚拂”段的初现样态。清咸丰年间(1851—1861),“滚拂”入蜀地后经张孔山传相继发生了两次裂变,分别见于《百瓶斋琴谱》(1856)与《天闻阁琴谱》(1876)。《指法汇参确解》本《流水》“滚拂”段音乐形态的阶段性衍变,正是后世泛川派《流水》“滚拂”段经衍的先显存谱。
王薇雅孙晓辉
雏凤清于老凤声--访艺术院校首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创建者邓道祥书记
2013年
2013年5月13日下午,校史资料组孙晓辉、刘夜、胡进波一行三人到武汉音乐学院前党委书记邓道祥教授家中采访。武汉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邓道祥教授回顾了他们任期的领导班子工作的主要工作经历,包括教师队伍建设、学院求发展、校园建设以及艺术院校首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孙晓辉
涅槃的“武昌艺专”精神--访唐小禾先生被引量:4
2013年
2013年3月8日下午,"校史编写组"团队采访了画家唐小禾先生。唐小禾先生曾任湖北美术学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之职。他说,武汉音乐学院是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是有直接承继关系的。"武昌艺专"于1920年4月由蒋兰圃和唐小禾先生的伯父唐义精等共同出资创建,是民国艺术教育史上最早的四所艺术学校之一。其父亲唐一禾于1928年在"武昌艺专"完成了学业留校任教。唐小禾追忆了"武昌艺专"的历史变迁。
孙晓辉
关键词:追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