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洁

作品数:47 被引量:3,506H指数:2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耐药
  • 28篇耐药性
  • 24篇耐药性监测
  • 20篇细菌
  • 18篇细菌耐药
  • 18篇细菌耐药性
  • 14篇细菌耐药性监...
  • 14篇杆菌
  • 11篇药物
  • 11篇菌药
  • 11篇抗菌
  • 11篇抗菌药
  • 11篇抗菌药物
  • 8篇菌属
  • 7篇碳青霉烯
  • 7篇青霉烯
  • 6篇球菌
  • 6篇敏感性
  • 5篇药物敏感
  • 5篇药物敏感性

机构

  • 41篇浙江大学医学...
  • 26篇甘肃省人民医...
  • 26篇复旦大学
  • 2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6篇北京医院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6篇新疆医科大学...
  • 2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5篇北京协和医院
  • 2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6篇四川大学
  • 16篇浙江大学
  • 16篇内蒙古医科大...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2篇林洁
  • 28篇俞云松
  • 26篇单斌
  • 26篇朱德妹
  • 26篇杜艳
  • 26篇苏丹虹
  • 26篇孙自镛
  • 26篇胡云建
  • 26篇艾效曼
  • 26篇卓超
  • 26篇张朝霞
  • 26篇孙景勇
  • 26篇张小江
  • 26篇魏莲花
  • 26篇沈继录
  • 26篇季萍
  • 26篇徐英春
  • 26篇倪语星
  • 26篇吴玲
  • 26篇徐元宏

传媒

  • 26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Chines...

年份

  • 1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护理病房患者重复感染同种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重复感染同种细菌的药敏变化。方法 对ICU患者痰培养标本进行统计,选择7d后再度出现同一种细菌的病例,进行药敏分析。结果重复感染最多的为铜绿假单胞菌为18株,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强,对复方新诺明最为敏感,前后药敏变化不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较苯唑西林敏感,前后变化明显的是苯唑西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吡肟较为敏感,前后变化明显的为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结论 对于ICU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短时间内感染同一种细菌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选用复方新诺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万古霉素,铜绿假单胞菌首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妥布霉素。
叶耀红林洁赵锋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痰培养标本
2005-2014年CHINET克雷伯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22
2016年
目的了解2005—2014年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所属19所医院临床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05—2014年共收集19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6 281株、产酸克雷伯菌4 779株、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300株及其他克雷伯菌属细菌46株。其中89.0%菌株(54 664/61 406)分离自住院患者。60.0%菌株(36 835/61 406)分离自呼吸道。成人来源的克雷伯菌属占83.3%(51 158/61 406),儿童(0-17岁)占16.7%(10 248/61 406)。10年间,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为10.1%,2014年为1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0年里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从2.9%上升到10.5%和2.8%上升到13.4%。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检出率从39.0%下降到30.1%。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波动幅度较小,维持在49.5%左右。共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5 79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 492株,产酸克雷伯菌280株。分离出广泛耐药菌共4 74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 520株,产酸克雷伯菌20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对绝大多数其他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0%以上,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分别为16.8%、54.4%、55.1%。结论临床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10年间呈较大幅度增加,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为平稳。
徐安卓超苏丹虹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孙自镛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胡志东李金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杨青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谢轶康梅胡云建艾效曼俞云松林洁黄文祥贾蓓
关键词:克雷伯菌属耐药性
2005—2014年CHINET肠杆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73
2016年
目的了解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2005—2014年肠杆菌属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2005—2014年临床分离的肠杆菌属细菌20 558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按CLSI 2014年标准判读。结果 10年间,肠杆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3.5%,2014年为4.3%。20 558株肠杆菌属细菌中,以阴沟肠杆菌为主,占71.1%(14 617/20 558),其次为产气肠杆菌,占20.1%(4 129/20 558)。菌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55.2%(11 358/20 558)。药敏数据显示,肠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90%),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低(<30%)。不同科室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差异,ICU、内科、外科、门急诊和儿科中,ICU和外科分离株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菌株(MDR)的分离率在下降,但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属细菌(CRE)分离率在升高。MDR和CRE主要分布在ICU和外科,且耐药现象严重。MDR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30%,CRE仅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35%。结论 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中肠杆菌属细菌对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自2011年起呈下降趋势,但CRE菌株日趋增加,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此类菌株在医院的传播扩散。
田磊陈中举孙自镛徐英春张小江倪语星孙景勇汪复朱德妹徐元宏沈继录张泓孔菁杨青魏莲花吴玲胡志东李金王传清王爱敏卓超苏丹虹谢轶康梅单斌杜艳张朝霞季萍胡云建艾效曼褚云卓田素飞贾蓓黄文祥俞云松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肠杆菌属
2005—2014年CHINET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05—2014年分离出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普罗威登菌属共计21 663株。10年间,变形杆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1.41%,2014年为2.09%;沙雷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0.99%,2014年为1.28%;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基本无变化。变形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沙雷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枸橼酸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20%。摩根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普罗威登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20%。结论 10年中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严格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及合理用药是减缓耐药性增长的有效方法。
李金胡志东汪复朱德妹胡付品孙自镛陈中举谢轶康梅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倪语星孙景勇俞云松林洁褚云卓田素飞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卓超苏丹虹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胡云建艾效曼韩艳秋郭素芳杨青
关键词: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耐药性检测
2005—2014年CHINET沙门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69
2016年
目的了解2005年1月—2014年12月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医院临床分离沙门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属细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4年标准判读,数据统计用WHONET5.6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沙门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0.2%,2014年为0.7%。3 478株沙门菌属细菌中,鼠伤寒沙门菌954株(27.4%),肠炎沙门菌849株(24.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属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33.3%-64.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耐药率低,分别为0-5.3%、2.4%-14.3%。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率高于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及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高,分别为76.8%和50.5%。多重耐药沙门菌属细菌10年平均检出率为3.9%,2005年检出率最高,为7.5%,2013年检出率最低,为1.5%。结论我国流行的沙门菌属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较高,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已不适于临床经验用药。沙门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仍维持较高的敏感率,对多重耐药沙门菌属仍需持续行耐药性监测。
许云敏杜艳单斌王传清薛建昌张泓王春徐英春张小江孙自镛简翠汪复朱德妹杨青倪语星孙景勇胡志东李金卓超苏丹虹张朝霞季萍俞云松林洁魏莲花吴玲徐元宏沈继录胡云建艾效曼褚云卓谢轶康梅韩艳秋郭素芳贾蓓黄文
关键词:沙门菌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细菌耐药性监测
2005—2014年CHINET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7所医院2005—2014年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14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收集老年临床分离菌159 888株,占整体人群的33.1%。10年间,老年患者分离菌株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30.0%,2014年为32.7%。其中革兰阳性菌36 659株,占22.9%;革兰阴性菌123 229株,占77.1%。住院患者分离148 376株,占92.8%。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是细菌的主要分离源,共88 201株,占55.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7.1%和75.9%。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葡萄球菌属中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屎肠球菌除对利奈唑胺及氯霉素的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外,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4.6%,0.4%)高于全国水平(3.2%,0.3%);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 A型或Van B型。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青霉素敏感株(PSSP)比例(78.2%)低于2014年全国成人组(95.0%)。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67.5%、40.4%和34.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依然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大多〈10%,其次为阿米卡星、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9%和33.0%,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药的耐药率均〉55.0%。广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4.0%-1.8%)高于同年全国整体分离率(2.1%-1.6%);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株从2010年起分离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2%-15.5%),低于同年的全国�
艾效曼胡云建倪语星孙景勇汪复朱德妹胡付品徐英春张小江杨青孙自镛陈中举卓超苏丹虹胡志东李金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俞云松林洁褚云卓谢轶康梅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黄文祥贾蓓韩艳秋郭素芳
关键词:老年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
胃癌患者血清p53蛋白抗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1年
目的 评价血清 p5 3蛋白测定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 P1 80 1 和 DO- 7两株抗 p5 3蛋白 Mc Ab建立了双抗体夹心式 EL ISA,并对胃癌和非胃癌患者血清进行了 p5 3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95例胃癌组血清 p5 3蛋白含量为 (14.6± 8.2 5 ) U/L,显著高于 82例非胃癌组的 (6 .0 8± 4.11) U/L,P<0 .0 1。若以大于阴性 x+2 s以上为阳性 ,胃癌组阳性率 33.7% (32 /95 ) ,非胃癌组 3.7% (3/82 ) ,P<0 .0 1。11例血清 p5 3阳性患者免疫组化均呈阳性 ,均以 p5 3- Ig G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 ,对 5例胃癌血清动态观察表明术后 1周 p5 3蛋白仍为阳性 ,术后 1个月显著下降 ,并于术后 3个月消失。结论 血清 p5 3蛋白是胃癌的一个独立的生物学指标。
沈建根林洁朱永良
关键词:胃肿瘤基因表达P53蛋白抗原ELISA
2011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98
2013年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全国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6012株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和判断标准(CLSI 2011年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并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5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6 01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2.9%分离自住院患者,73.7%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4.3%。耐药性最高的医院分离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而耐药性最低的成人医院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2所儿童医院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7%;分离自门诊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5%,而分离自ICU的菌株除了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6.1%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3%。各医院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平均为1.8%。结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耐药性增长趋势稳定。各地区、各医院、各科室患者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施晓群孙景勇倪语星汪复朱德妹胡付品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建艾效曼杨青孙自镛陈中举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张泓孔菁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俞云松林洁
关键词: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性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测定的临床价值评价被引量:9
2002年
林洁谢鑫友朱永良赵锋
关键词: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
淋病奈瑟菌外膜Porin I蛋白多价抗血清的黏附抑制功能被引量:3
2004年
岑建萍程浩曾凤英林洁张均张行叶俊芦桂青赵可佳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PORIN上皮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