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伟
- 作品数:59 被引量:1,670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用于估计多隧道开挖地面沉降的解析解(英文)被引量:16
- 2007年
- 对于均质弹性地基中单隧道和多隧道开挖施工,本文给出了用于计算二维和三维地面沉降的近似的显式解析解。该解析解是对点荷载下Mindlin位移解进行积分并利用泰勒级数展开而得。利用该解析解,可以计算多个任意相对位置的隧道掘进引起的地面沉降。对于隧道开挖面不同支护程度的情况,可以采用一个原位应力释放度(系数)来模拟。通过一个单隧道开挖的弹性有限元计算对比,对简化的解析解进行了检验,两者计算结果的差距在9%以内。简化解析解的有效性,通过两种情况(两条相互平行隧道和两条相互垂直隧道)的计算得到验证。
- 周小文吴宏伟
- 关键词:解析解沉降
- 香港花岗岩风化分级化学指标体系与风化壳分带被引量:45
- 1999年
- 火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碱、碱土金属组分水解淋失与脱硅富铁铝化的地球化学过程。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处于整个化学风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因而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风化度指标。笔者在对香港九龙两个地方5个钻孔共计150件不同深度、不同风化程度的样品化学全分析结果与岩土风化程度宏观判别结果的相互对比、选择和确认的基础上,建立了香港地区花岗岩风化岩土风化程度工程分级的化学指标体系。这一研究成果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提高花岗岩风化岩土工程分类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 吴宏伟尚彦军曲永新P.M.Banna
- 关键词:风化花岗岩花岗岩风化壳
- 双隧道对群桩影响的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在膨胀土地基中进行了双隧道对群桩影响的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目标地层损失比为2%,着重研究引起的地基沉降槽、附加弯矩、轴力的变化规律。试验得出:膨胀土地基中每个隧道开挖形成的地表沉降槽仍符合Peck高斯曲线,双隧道共同作用形成的沉降槽可以看作是每个隧道单独作用形成的沉降槽的叠加;两个隧道开挖引起的前后桩弯矩规律类似,最大附加弯矩均出现在拱冠附近,但存在明显的前桩遮拦效应;随着第一个隧道开挖的临近及远离,前后桩轴力会发生明显不同变化,而第二个隧道影响明显不同,附加轴力最大值约为工作荷载的10%。
- 马少坤吕虎Wong K S吴宏伟赵乃峰
- 关键词:群桩膨胀土
- 现浇X形桩产生地基附加应力的修正Geddes应力解被引量:11
- 2013年
- 现浇X形混凝土桩(X形桩)作为新型的异形截面桩,其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对桩周土体产生的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传统的Geddes解以圣维南原理作为模型假设的依据,忽略桩截面半径和截面形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误差较大。在Geddes应力解的基础上,对附加应力计算过程引入二重积分,推导得出修正的Geddes应力解。通过2种计算方法对X形桩附加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径越大,异形特性越突出,Geddes应力解的误差越大。用修正Geddes应力解分析X形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产生的附加应力,可知X形桩对下卧层土体产生的附加应力是等截面面积的圆形桩的1/3左右,而端阻力产生的下卧层的附加应力是等截面面积的圆形桩的1~2倍。在1.05倍桩长以下的大部分下卧层区域内,凹弧段侧摩阻力产生的附加应力大于凸出段。随着凸出段与凹弧段侧摩阻力比值的增大,凹弧段侧摩阻产生附加应力系数逐渐减小,凸出段侧摩阻产生的附加应力系数逐渐增大,但两者之和始终小于圆形桩。对于端阻力,X形桩凹弧区产生的附加应力是凸出区的1~3倍。通过对单桩桩顶沉降对比计算,表明修正Geddes应力解与Geddes应力解相比,更适合解决X形桩地基附加应力和沉降问题。
- 吕亚茹刘汉龙王新泉吴宏伟丁选明
- 关键词:现浇X形混凝土桩附加应力系数侧摩阻力端阻力GEDDES应力解
- 循环温度场作用下PCC能量桩热力学特性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5
- 2015年
- PCC能量桩是河海大学岩土所开发的一种新型能量桩技术。在常规桩基静载荷模型试验基础上,将PCC能量桩放置在南京典型砂土中,并通过导热管内水体的循环对模型桩体施加温度场,以模拟PCC能量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承载力特性与受力机制,PCC能量桩先加载至工作荷载(极限荷载的一半),再施加热-冷循环一次,最后加载至极限荷载,测得不同温度下PCC能量桩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桩身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能量桩换热过程中,热量更容易从桩体传向土体(即夏季模式的热循环);热循环及制冷循环都明显改变了桩顶位移值,且往复循环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不能完全恢复,其积累变形可能危害上部结构安全;桩身受温度场作用产生的热应力相对较大,且不同约束条件下其变化值有所差异;在制冷循环下,桩底部甚至可能产生较大拉应力。
- 黄旭孔纲强刘汉龙吴宏伟
- 关键词:模型试验
- 地层错动引起的上覆砂层变形特性的离心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地层错动引起的基岩上覆土体变形对地表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和隧道的安全带来潜在危险。为减小这种危险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掌握地层错动引起的上覆土层的变形行为规律,通过土工离心试验,采用PIV图片测距技术,研究不同基岩错动量下竖向正断层错动造成的地表变形特点和断层裂缝在砂层中传播的规律。通过分析试验得到位移和应变场,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不均匀沉降地表宽度(剪切区)并不随基岩错动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尤其在下盘,其宽度增大幅度很小;(2)基岩向下错动给上盘带来的干扰和破坏大于下盘;(3)裂缝传播整体传播方向偏于上盘。主裂缝的总体传播方向与断层平面的夹角约等于土体在土层平均围压下的剪胀角。当裂缝传至土体上部时,传播角会向上盘偏转而变大。
- 骆冠勇吴宏伟蔡奇鹏
- 关键词:土力学离心机断层剪胀
- 库岸古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针对一库岸古滑坡进行了水位骤降条件下失稳机制的离心模型试验。离心模型的制作考虑了原型边坡的大尺寸和非均质特征,离心试验过程中进行了上下游水位的实时控制,试验后进行了边坡土体物理特性和强度特性的对比试验。离心试验结果表明:水库蓄水导致坡脚抗滑阻力降低,坡体前缘出现裂缝并随着水位上升出现坡脚坍滑;水位骤降坡体内产生向外的动水压力,加剧坡脚滑动并形成牵引式滑坡趋势;坡脚被加固后边坡变形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滑动被阻止,边坡整体稳定性提高。离心试验前后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试验结果揭示:坡脚滑动会造成坡体土密度和含水率重新分布,并导致近滑动区土体强度特性改变、强度指标下降。另外,水下土体随浸没时间增长黏聚力会降低直至消失。
- 陈晓平黄井武吴宏伟马少坤
- 关键词:离心试验水库蓄水
- 非饱和土试验中的先进吸力控制技术
- 介绍和评价了国外常用的三种吸力控制技术(即轴平移、渗透和湿度控制).论述了每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发展过程、应用情况和优缺点.对文献中采用轴平移和渗透技术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另外,在直剪试验的剪切阶段前施加不同的...
- 吴宏伟陈锐
- 文献传递
- 刚性荷载下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数值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作为异形截面桩,现浇X形桩承载特性主要受侧摩阻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三维X形桩和圆形桩单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桩型的侧摩阻力分布特点和侧阻承载能力的差异。分别分析了X形桩侧摩阻力沿桩周和桩长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X形桩侧摩阻力和侧阻承载能力都优越于等截面积的圆形桩,在理想成桩条件下,X形桩侧摩阻力在0.9倍桩长深度处比圆形桩侧摩阻力有较大的提高。在水平方向,由于土拱效应,X形桩凸出段侧摩阻力为凹弧段的1.5~3倍。深度方面,X形桩凸出段侧摩阻力与凹弧段侧摩阻力比值沿深度逐渐增大。这些结论为X形桩的承载力设计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吕亚茹丁选明刘汉龙吴宏伟
- 关键词:现浇X形混凝土桩侧摩阻力正应力复合地基
- 经PS加固土遗址水饱和强度及加固效果的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26
- 2009年
- 以新疆交河故城遗址土做试样,首先用不同浓度的PS加固,经过一段时间干燥后得到不同初始含水率的试样,然后进行渗透系数测试,之后再进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测量试样的抗剪强度。同时,进行PS加固试样的水稳定变化测试(即水中崩解试验),耐风蚀的风洞模拟试验,冻融破坏对加固强度的影响、温差破坏对力学强度影响及干湿破坏对力学强度影响等试验,研究古丝绸之路特殊环境因素对PS加固土遗址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PS加固对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影响很小,而被3%和7%PS加固后的试样峰值抗剪强度比加固前的分别提高了90%和360%,残余抗剪强度也分别提高了50%和250%。结果说明,PS加固后土遗址仍具有很好的渗透性,但被雨水渗透饱和后,仍具有很明显的加固强度。这就证明PS适用于丝绸之路干旱区古代土遗址的加固保护。
- 李黎陈锐邵明申裴强强吴宏伟王思敬李最雄
- 关键词:土力学土遗址非饱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