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芳
- 作品数:24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1月22日~2018年11月24日,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选择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郭芳芳孟洁帖亚楠
- 关键词:噻托溴铵孟鲁司特老年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 脑膜瘤术后恶变1例报道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半年恶变为间变性脑膜瘤(anaplastic meningioma)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脑膜瘤患者术后及复发恶变后的标本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染色。结果首次术后病理镜检:肿瘤细胞梭形,呈交错排列,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不易见,坏死未见。免疫表型:EMA阳性,GFAP阴性及Ki-67增殖指数<2%。复发术后病理镜检:肿瘤组织缺乏构型,呈平铺状生长,细胞密度高,核质比增高,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灶性可见坏死。免疫表型:CK、EMA、CK7呈强阳性,GFAP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50%,ER、SMA、desmin、S-100、CD163、Neu-N、Mammaglobin均阴性。结论脑膜瘤术后半年复发恶变,病例罕见。Ki-67增殖指数达50%,提示预后不良。复发及恶变相关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 郭芳芳孔令非
- 关键词:复发病理特点
- KiSS-1基因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KiSS-1基因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了解基因KiSS-1基因抑制恶性肿瘤转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大量研究表明,KiSS-1基因与黑色素瘤、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KiSS-1基因在数种恶性肿瘤中表现为抑制肿瘤转移,但其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弄清,值得进一步研究。
- 郭芳芳杨广英
- 关键词:KISS-1基质金属蛋白酶-9恶性肿瘤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分析15例经病理确诊的PCNSL患者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观察其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结果PCNSL患者以颅内高压(9例)、肢体偏瘫或无力(5例)为主要表现。组织学特点为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弥漫分布,或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伴灶性坏死及出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5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例为生发中心型,10例为非生发中心型。EBER原位杂交显示仅1例(6.7%)出现阳性。平均生存期16个月(3~32个月)。结论PCNSL术前难以诊断,需依赖病理检查确诊。本组免疫表型均为B细胞源性,且与EB病毒呈低相关性,预后差。
- 张建国郭芳芳赵瑞皎孔令非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EB病毒
- 新生儿鼻咽部错构瘤脱落至食管上段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儿,男,以“发现口腔内新生物4h”为主诉就诊。该患儿为38周足月剖宫产,羊水、胎盘、脐带正常,于当地医院出生后清理口腔时发现一新生物,因未及时牵引出,新生物脱落向下,具体部位不详,患儿呼吸音粗,无明显呼吸困难、憋气症状。
- 臧艳姿马崧刘军郭芳芳
- 关键词:鼻咽肿瘤新生儿错构瘤食管
- 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六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 superfical cervicalvaginal myofibroblastoma,SCVM)是一种发生于女性阴道和宫颈黏膜下浅表基质的良性间叶性肿瘤。我们回顾性分析6例SCVM的临床资料,旨在加深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赵瑞皎郭芳芳马怡晖吴凯彦赵跃武孔令非
- 关键词:肌纤维母细胞瘤宫颈阴道病理学分析浅表间叶性肿瘤病理医师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例
- 2015年
- 患者女,57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头痛1周伴呕吐2次于2013年7月18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
- 王小燕王力夫郭芳芳赵跃武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断性头痛浅表淋巴结
- 后肾间质肿瘤一例被引量:3
- 2010年
- 患者女,4岁.洗澡时无意发现腹部包块3 d,未伴随其他症状,于2009年8月18日入院.体检:腹软,左侧稍膨隆,可触及约10 cm×10 cm大小肿块,活动度差,边界清,压痛阴性,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彩超显示:左肾区探及11.8 cm×7.1cm不均匀略低回声,边界清,形态欠规则.肿物内血供丰富.
- 郭芳芳吴凯彦任颖王力夫孔令非
- 关键词:移动性浊音腹部包块肋缘下低回声
- eIF4E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eIF4E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腺癌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IF4E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胃腺癌组织中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4/30)、30.0%(9/30)、78.0%(39/50),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IF4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eIF4E蛋白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可能成为预测胃腺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郭爱叶万震郭芳芳
- 关键词:胃腺癌EIF4E免疫组化
- 小肠血管瘤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小肠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小肠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反复黑便史,并发肠套叠1例,缺铁性贫血1例;小肠镜确诊1例,CT仿真肠镜发现病变2例;均行手术治疗;组织病理诊断为回肠单发海绵状血管瘤2例,空肠单发混合性血管瘤1例。结论小肠血管瘤以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并发肠套叠;病变好发于空肠、回肠;术前诊断困难,小肠镜和CT仿真肠镜易于发现病变;手术切除病灶为最佳治疗方法。
- 史长松李歌王彦利葛英辉郭芳芳高丽贾百灵
- 关键词:小肠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