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35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4例宫颈癌配合高聚金葡素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1996年
- 34例宫颈癌配合高聚金葡素治疗的疗效观察林肖玉,林玉珍,刘瑞华,林安,陈桂林,王敏当前对晚期肿瘤的治疗是临床上的老大难问题,近年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较多,诸如:0K432,IL-2,IEV和TNE等其疗效未能达到...
- 林肖玉林玉珍刘瑞华林安陈桂林王敏
- 关键词:宫颈肿瘤高聚金葡素药物疗法
-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收集98例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病例。分别采用CBP,IBP及TBP方案予以全身及介入化疗,并根据近期疗效予以进一步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69.38%。TBP方案具有理想的疗效(82.2%)。98例中有80例获得手术治疗。其毒副反应:CBP以胃肠道反应明显,IBP以骨髓抑制明显,TBP以神经性反应明显,经对症处理均可恢复。结论新辅助化疗关键对药物选择,同时以手术治疗为发展趋势。新辅助化疗对缩小肿瘤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消灭微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王敏陈桂林黄燕玲
- 关键词:宫颈肿瘤化疗疗效治疗性
- PVB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PVB方案对晚期卵巢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4例晚期卵巢癌病例回顾性分析。VCR1.5mgd1静推、NDP70mg/m2d2静脉滴注3小时以上,BLM30mgd3-d5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全组病例均治疗2疗程以上。结果:初治晚期卵巢癌患者有效率为45.8%,复治晚期卵巢癌患者有效率30.0%,有显著差异。初治患者的CR为4.2%,复治患者为零,无效达30%。不同部位肿瘤的疗效:盆腔肿瘤总有效率为63.2%、淋巴结转移为69.2%。最差为肝转移,稳定(SD)、无效(PD)分别为50.0%和37.5%。结论:PVB方案对晚期卵巢癌并发转移近期有一定疗效,毒副作用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敏陈桂林黄燕玲
-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PVB方案疗效
- 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及复发宫颈癌(附32例分析)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对32例中晚期及复发宫颈癌患者施行经皮一侧股动脉穿刺,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导管插入双髂内动脉,灌注以顺铂(DDP)为主化疗药物共57例次,例均18次,并行子宫动脉栓塞12例次(超液态碘油栓塞8例次,明胶海绵细条栓塞4例次)。间隔3~4周一次,间隙期配合放疗。随访6~24个月,近期疗效CR50%(16/32)、PR344%(11/32),总有效率844%,抗肿瘤效果肯定。此法毒性反应低,并发症可以防治,是提高晚期妇科肿瘤生存率的有效途径。本文还对该途径的合理性、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 陈国英林肖玉陈桂林林安郑建雄黄燕玲王敏
- 关键词:髂内动脉动脉栓塞子宫颈肿瘤灌注疗法
- ADC值预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根治性放化疗远期疗效价值初探
- 2017年
- 目的评估ADC值在治疗早期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根据是否治疗失败将26例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中肿瘤、宫体ADC值的变化及肿瘤长径的变化。结果治疗成功组宫颈肿瘤治疗前、中ADC值分别为(1.006±0.190)×10^(-3)mm^2/s^3、(2.110±0.322)×10^(-3)mm^2/s^3,宫体治疗前、治疗中ADC值分别为(1.691±0.318)×10^(-3)mm^2/s^3、(1.767±0.312)×10^(-3)mm^2/s^3,肿瘤最长径分别为(5.00±1.53)cm、(1.34±1.49)cm,治疗中、治疗前相比,除宫体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肿瘤ADC值、肿瘤最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宫颈肿瘤治疗失败组治疗前、中ADC值分别为(0.991±0.189)×10^(-3)mm^2/s^3、(1.742±0.244)×10^(-3)mm^2/s^3,宫体治疗前、治疗中ADC值分别为(1.823±0.442)×10^(-3)mm^2/s^3、(1.630±0.372)×10^(-3)mm^2/s^3,肿瘤最长径分别为(5.05±1.06)cm、(4.15±1.29)cm,治疗中、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405、0.21、0.1);组间对比,治疗中ADC值、肿瘤学最长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0.000),治疗前ADC、治疗前宫体ADC值、治疗中宫体ADC值、治疗前肿瘤最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2、0.419、0.375、0.961)。结论根治性放化疗患者治疗中ADC值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失败组与治疗成功组治疗中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治疗中ADC值具有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化疗远期疗效的能力。
- 臧乐乐王敏马宁陈琴方羿
- 关键词:ADC值
- 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后胎儿丢失及相关原因分析
- 目的:分析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后胎儿丢失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胎儿丢失的相关原因、与手术可能相关的胎儿丢失风险及胎儿丢失率,探索更为确切与手术相关的胎儿丢失时间节点,为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提供充分依据。 方法:收集201...
- 王敏
- 关键词:介入性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
- 肌松药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临床效果的系统评价
- 目的:评价肌松药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英文数据库:EMBASE、Pub Med、Springerlink...
- 王敏
- 关键词: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麻醉肌松药
- 保留灌肠应用于妇科肿瘤放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探讨保留灌肠在预防妇科肿瘤放疗后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肿瘤放疗的患者8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放疗,实验组患者放疗同时进行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第1个月内,实验组前4周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0.00%,2.50%,10.00%和20.00%,对照组分别为5.00%,20.00%,30.00%和67.50%,实验组从第2周至第4周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1年内,比较两组患者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实验组半年内发生率为5.00%,1年内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半年内发生率为20.00%,1年内发生率为47.50%,实验组的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留灌肠能有效减少妇科肿瘤放疗后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方羿王敏陈琴臧乐乐
- 关键词:保留灌肠妇科肿瘤放射性肠炎放疗
- 子宫肉瘤50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杨琳王敏林安
- 关键词:子宫肉瘤生存率
-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爱维治)对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作用价值。方法 56例接受常规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初治患者,分为防治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防治组放疗全程每日静滴爱维治30mL,并在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时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仅在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时予以对症治疗;比较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程度和出现时间。结果两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防治组以Ⅰ级和Ⅱ级为主,对照组以Ⅱ级和Ⅲ级为主;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爱维治)能降低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延缓发生时间。
- 倪晓雷童远和王敏陈琴方羿
-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性肠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