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霞
-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西夏官吏酬劳——封爵、俸禄及致仕被引量:3
- 2012年
- 封爵、俸禄、致仕是官吏酬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酬劳制度虽有承袭中原传统职官制度的成分,但在具体的规定和运作中又呈现出独特的一面。本文在现有的汉文献、碑刻、黑水城出土文书、律令等史料记载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职官制度文化视角入手对西夏官吏的封爵、俸禄、致仕等进行了探讨,从侧面反映了西夏职官制度的运行状况。
- 魏淑霞陈燕
- 关键词:职官封爵俸禄致仕
- 西夏僧侣的培养和选叙被引量:1
- 2006年
- 西夏是一个崇儒尊佛的国家,佛教被尊为西夏的国教,佛教僧侣们在西夏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西夏对于佛教僧侣从培养、选叙到管理都有着严格的措施和法律规定,本文试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 魏淑霞
- 关键词:僧人
- 西夏人才的培养和选用被引量:1
- 2007年
- 西夏统治者重用人才和善用人才是西夏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主要就西夏人才培养的对象、内容、教育机构的形成以及西夏立国前后人才选用的政策进行了探讨。
- 魏淑霞
- 西夏官吏的考课惩奖制被引量:4
- 2013年
- 考课是政府督促官吏勤于职守的主要措施,惩奖是对考课结果的处理,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传世汉文典籍、黑水城出土西夏法典和社会文书相结合的方法,将西夏官吏的考课惩奖纳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历史镜像下进行探讨,从制度规定与制度运行两个层面探讨西夏官吏的考课惩奖制度,既有助于我们更客观、立体地了解西夏职官制度,也为进一步探讨西夏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提供了重要素材。
- 魏淑霞
- 关键词:考课迁转
- 西夏职官中的宗族首领被引量:3
- 2015年
- 西夏的首领制普遍存在并伴随西夏政权始末,西夏立国后努力将宗族首领纳入职官管理体系,这一过程是缓慢的、渐进的。首领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部族的首领,又是西夏职官体制中的一员,拥有自己的部族,又受到西夏政府的管理,广泛参与西夏政治生活,是西夏政治力量中的重要一极。而且,他们将权限由最初的主军权逐渐拓展到更广泛的政治领域,这种权力的拓展是与党项羌族、西夏政权的汉化相伴随的。
- 魏淑霞
- 关键词:首领职官
- 余靖与宋夏和议被引量:3
- 2009年
- 余靖,宋朝著名的谏官、政治家、外交家,他的一生以"风采清华"著称于世,以刚正直言而位列当时"四谏"之一,他身处多事之秋,心系国家安危,逢时有事,他便奔走于南北,可谓功在史官,名在夷狄,有声甚远。本文选取了庆历年间宋夏和议事件,通过叙述余靖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出使辽,从容坐于帐中辩言,往复数十次,最终说服辽同意宋夏和议,为宋朝带回了准确的情报信息,为推进宋夏和议的持续进行及维护宋的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 魏淑霞陈燕
- 关键词:宋夏和议
- 熙宁变法与宋夏战争
- 2010年
- 宋夏之间战事颇多,战争的胜负对双方的经济、政治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众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宋夏之间几次大的战争的叙述、战争脉络的梳理和熙宁变法军事成效的分析,来说明北宋熙宁变法对宋夏战争轨迹产生的重要影响。
- 魏淑霞
- 关键词:变法战争
- “夷夏之辨”之近代嬗变
- 2014年
-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传统思想观念的变化始之于"夷夏之辨"。"夷夏之辨"近代嬗变的因素可分为内外两方面:中国社会内部早已滋生的促使旧观念变化的因素和来自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是从"夷"到"洋"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反映了对传统的"华尊夷卑"、"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思想的纠误,以及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二是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三是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自省过程。
- 魏淑霞
- 关键词:夷夏之辨嬗变
- 以文化二元对峙矛盾观透析西夏被引量:1
- 2005年
- 历史上的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了190年(1038~1227),与宋、辽、金长期鼎立.促使西夏走向强大的原因很多,本文拟从文化角度进行论述,从而肯定了以党项羌为主体的游牧文化与以汉族为主体的农耕文化之间在矛盾斗争中最终走向统一(即: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认同),这一因素是促使西夏立国并走向强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本文对农耕文化传入西夏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与西夏后期的武备松弛、军队战斗力减弱导致亡国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魏淑霞
- 试论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特质
- 2006年
- 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达的地域,实施的措施,产生的影响及其在人类航海史上的地位,学人论述颇多,且一致肯定了郑和开创了中西交通史上的新局面,扩大了中西海上交通、海上贸易、海上文化交流的范围,推动了华侨向海外的迁移,促进了南洋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等。对郑和下西洋产生的负面影响论及的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目的、其所到之处采取的措施,及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来客观阐述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以便我们以史为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中寻取其有价值的部分继承发扬。
- 魏淑霞
-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郑和下西洋文化特质中西交通史海上交通海上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