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

作品数:27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氧饱和度
  • 5篇血氧饱和度
  • 5篇气管
  • 4篇动脉
  • 4篇血氧
  • 4篇抗体
  • 3篇心动图
  • 3篇信号
  • 3篇主动脉
  • 3篇脉搏血氧
  • 3篇脉搏血氧饱和...
  • 3篇脉搏氧饱和度
  • 3篇免疫
  • 3篇超声心动图
  • 2篇食道
  • 2篇食管
  • 2篇手术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通气

机构

  • 1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3篇宜宾市第一人...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安岳县人民医...

作者

  • 26篇王丽
  • 9篇魏蔚
  • 7篇李书平
  • 6篇牟玲
  • 4篇黄卓春
  • 3篇龚敏
  • 3篇汤荣兴
  • 3篇杨滨
  • 3篇高博
  • 3篇周力平
  • 3篇余岚
  • 3篇胡静
  • 3篇苏真珍
  • 2篇范荣
  • 2篇杨占云
  • 2篇牛倩
  • 2篇范晓华
  • 1篇江虹
  • 1篇陈捷
  • 1篇陈琳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检验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易误判的ANA荧光模型1例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以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骨架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在内的真核细胞全部细胞成分为靶抗原的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总称[1],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2],尤其是系统性AID,检测ANA对AI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病情转归、预后判断、疾病警示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3]。临床常用以HEp-2细胞基质为检测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作为ANA总抗体筛查试验,且IFA被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推荐作为ANA检测的金标准[4]。
王丽陈琳黄卓春
关键词: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自身免疫性疾病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多层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检测生物多层组织氧合状况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入射光强以适应解剖学中生物组织多层结构的检测。应用该方法针对手指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入射光强的改变,反映血氧饱和状态的光电脉搏波信号有显著变化。结合手指解剖学分析表明,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变化与手指的多层面组织结构相对应,反映不同层面血氧饱和状态。这一特点表明,通过此法可以针对生物组织的多层结构进行测量。
高博魏蔚龚敏王丽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近红外光谱
经气管监测缺氧时肺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研究经气管测量肺动脉血氧饱和度(StO2)和经肺动脉光纤测氧导管测量血氧饱和度(SvO2)的一致性,评价经气管监测肺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选杂种犬10只,麻醉后将带有SpO2探头的气管导管送至气管隆突,直视下经右室流出道置入肺动脉光纤测氧导管。当StO2信号稳定并与SvO2数值一致且循环稳定时,连续10min记录每分钟StO2与SvO2的读数。降低吸入氧浓度,使犬舌SpO2由100%逐步下降至60%,记录舌SpO2从100%分别降低5%直到50%时的StO2与SvO2读数。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经气管测定的肺动脉血氧饱和度与肺动脉内光纤导管的测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缺氧时,气管内测量的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值与光纤导管测定值差异较大。
龚全王丽魏蔚杨占云牟玲刘琪琳
关键词:经气管
CTGF表达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1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40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直径,分为吻合口狭窄组(A组)、无吻合口狭窄组(B组)各20例,检测两组食管癌切缘及术后吻合口瘢痕中的CTGF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A组食管切缘及术后吻合口瘢痕中的CTGF表达率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1)。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食管切缘及吻合口瘢痕中的CTGF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狭窄者,提示食管切缘处CTGF高表达对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高发生率有一定预测意义;CTGF高表达可能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瘢痕组织过度形成及导致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分子机制。
李书平王丽范荣戴天阳
关键词:食管肿瘤吻合口狭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经食管探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信号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探头模拟经食管脉搏氧饱和度(SeO2)监测的工作状态,为SeO2传感器在食管内放置的适当部位提供依据。25例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后,插入多平面TEE探头,记录食管内TEE探头距主动脉壁<5 mm、5~10 mm及>10 mm时探头距门齿的起止深度。5例病人插入贴附有nellcor一次性儿童SpO2传感器的TEE探头,观察食管内SpO2传感器获得良好信号时前方对应的超声二维结构及TEE探头放置的时钟方向。结果表明:经食管探及主动脉SpO2信号距门齿起始深度是位于食管中段(24.8±4.0 cm),向下移动范围5~10 cm,探及降主动脉距门齿最大深度是41.4±4.7 cm,方向为左后方6~7时。且食管内不同位置探及的SpO2信号的容积波形是不同的。
熊秋菊牟玲王丽魏蔚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主动脉
复杂型胸主动脉狭窄1例被引量:1
2006年
李书平王丽臧旺福
关键词:复杂型
应用骨性标志指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骨性标志指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择期全麻成人患者114例,以右颈内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采取骨性标志定位,即以右锁骨上切迹与乳突尖前方凹陷顶点做一连线,与甲状软骨水平线的交点作为穿刺点。记录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及麻醉医师的工作年限。结果 114例患者进针深度为(1.8±0.6)cm,穿刺时间为(3.2±1.4)min;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6.5%;均无气胸、血胸、液气胸、空气栓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仅2例误穿动脉,形成血肿,改用其他方法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与麻醉医师的年资无显著相关性(r=0.05,P>0.05)。结论应用骨性标志指导颈内静脉穿刺,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效率,值得广大医生学习掌握。
王丽余岚汤荣兴周力平
关键词:右颈内静脉穿刺骨性标志
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研制被引量:6
2009年
在受害者救治过程中,实时提取生命体征数据能大大提高救治效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是生命体征中最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探究应用血氧饱和检测技术采集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的方法。描述以FPGA为核心的无创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装置的设计框架,同时给出该仪器系统的硬件结构,应用Matlab构建虚拟仪器完成实时监测。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应用于实时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
高博魏蔚龚敏王丽
关键词:分时复用低功耗
气管内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信号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气管内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信号来源,并观察影响信号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杂种犬麻醉后经口腔插入前端贴附一次性儿童氧饱和度探头的气管导管。开胸直视下,让气管内氧饱和度探头发射的红光对准单侧气管旁大动脉,暂时阻断气管旁大动脉,观察阻断前后经气管脉搏血氧饱和度(SptO2)的脉搏光容积描记(PPG)波形和读数变化。用照片采集SptO2的最佳信号,调节气管导管套囊内压力,观察不同套囊压力下机械通气与否对信号波形和读数的影响,并与来自犬尾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做比较。结果当气管内氧饱和度探头所对准的气管旁大动脉被阻断时,SptO2的信号消失。机械通气和套囊压力均可使SptO2信号产生变化(P<0.001)。套囊压力为0、10 cm H2O时SptO2信号与套囊压力为20~60 cm H2O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机械通气下的SptO2波形与无机械通气时不同(P<0.01),且与SpO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ptO2的信号主要来自于气管周围的大动脉而非气管壁本身,气管套囊压力与机械通气对SptO2信号的读数均有影响,套囊压力在20~60 cm H2O时比10 cm H2O的SptO2信号更好,机械通气主要影响信号的波形。
范晓华魏蔚王健牟玲王丽
LDH、MO#和LMR在RA-IL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实验室常规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间质性肺疾病(ILD)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1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A-ILD患者80例(RA-ILD组)和单纯RA患者89例(单纯RA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全血细胞计数、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并计算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MR)。依据性别、年龄和抗CCP抗体、RF水平将所有患者分别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RA-IL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鉴别诊断RA-ILD的效能。结果RA-ILD组LDH和MO#均高于单纯RA组(P<0.05),LMR低于单纯RA组(P<0.05);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和LMR的变化在女性组和年龄<60岁组中更为显著。LDH、MO#升高和LMR降低是RA-ILD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01、8.317、0.805,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03~1.017、1.555~44.498、0.671~0.966,P<0.05]。LDH、MO#、LMR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鉴别诊断RA-I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7、0.611、0.633和0.744;在女性、年龄<60岁或抗CCP抗体<170 U·mL-1的患者中,LDH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777、0.763、0.817)。结论LDH、MO#升高和LMR降低与RA-ILD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对于女性或年龄<60岁的RA患者。LDH、MO#、LMR或可作为RAILD鉴别诊断和风险评估的指标。
王丽唐玲金亚雄张君龙高雪丹牛倩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间质性肺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