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坚

作品数:2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地质
  • 3篇丹霞
  • 3篇丹霞地貌
  • 3篇地貌
  • 3篇古生代
  • 2篇丹霞山
  • 2篇地槽
  • 2篇地槽带
  • 2篇地质构造
  • 2篇新石器
  • 2篇岩溶
  • 2篇胜地
  • 2篇石器
  • 2篇自然景观
  • 2篇晚古生代
  • 2篇旅游
  • 2篇旅游胜地
  • 2篇景观
  • 2篇花岗岩
  • 2篇古迹

机构

  • 27篇南京地质矿产...

作者

  • 27篇杨志坚
  • 2篇沈振丰
  • 1篇邱永泉

传媒

  • 13篇资源调查与环...
  • 10篇火山地质与矿...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江苏地质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2篇1992
  • 3篇1990
  • 2篇198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庐山及周围地学特征与自然景观被引量:1
2007年
长江南岸、鄱阳湖西北的庐山,是一座地垒式块断山,由中下元古界和震旦系的片麻岩、片岩、斑岩、砂页岩和石英砂岩构成。素以险峰、断崖、瀑布、温泉、云海和第四纪冰川遗迹而著称。寒武纪至中下三叠统的石灰岩和砂页岩,分布庐山东西两翼。灰岩中形成大中型岩溶洞府,最著者有龙宫洞、狮子洞、海泉洞和石钟山。
杨志坚
关键词:地垒深断裂带瀑布温泉岩溶
粤北丹霞地貌三名山被引量:8
1998年
介绍丹霞地貌沿革,粤北丹霞地貌的构成,丹霞山、部石山、金鸡岭的丹霞地貌特征.以及其地史演化。丹霞地貌的景观特色是丹崖、岩洞、峰林、幽谷、天生桥、具有石奇、崖雄、峰险、山幽的美学和旅游价值。
杨志坚
关键词:丹霞地貌丹霞山
胶东地块在古生代的浮沉
1990年
胶东—京畿地块在古生代并非“铁板一块”。中泥盆一早石炭世,裂解再生临津江—烟南冒地槽带;中、晚石炭世,郯庐海湾仲入成“诸城海湾”,并可能有二叠纪沼泽盆地。中生代运动使胶东地块复杂化。
杨志坚
关键词:太原组
太湖湖西洞天福地
2001年
太湖湖西苏皖浙交界地域 ,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纪沉积的石灰岩发育 ,厚度大 ,质纯 ,加上滨临太湖 ,具有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因而形成数十个岩溶洞穴。著名者有 :宜兴南部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幕蠡洞 。
杨志坚
关键词:岩溶洞穴太湖晚古生代三叠世
陶都宜兴的陶土、紫砂陶器与东坡壶被引量:2
2002年
宜兴鼎蜀 (丁山 )制陶业已有 5 0 0 0多年历史。原因是当地晚古生代湖相沉积的碎屑岩 ,夹有极丰富的陶土—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陶都。如今 ,陶都的紫砂陶是饮誉天下的产品 。
杨志坚
关键词:陶器古生界泥岩紫砂陶
胶东地块在晚古生代的裂解演变
1993年
本文论述的是广义的胶东地块,范围是北起蓬莱—烟台—威海一线以南,西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南抵嘉山—响水—千里岩断裂带;包括山东省东部和江苏省东北部。胶东地块基底结构及古陆阶段据目前资料,胶东地块的基底结构,基本上是由两套中深变质岩所组成。
杨志坚
关键词:晚古生代
香港的考古文物、古迹与岩画
2006年
香港地区考古发现多种石器及离岛的“石壁画龙”-岩画,均属新石器时代文物。发现铜器、陶器等也不少,有些有隶书年号,为周、秦时代文物。香港自南北朝以来,与两广、福建和中原地区来往密切,遗留许多名胜古迹。
杨志坚
关键词:新石器考古
“马坝人”与“石峡文化”──纪念“马坝人”头骨化石发现40周年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以科普形式介绍在广东曲江马坝镇发现的“马坝人”古人类头骨化石和附近新石器时代“石峡文化”情况。并探讨二者承前启后关系。
杨志坚
关键词:马坝人中更新世头骨化石
中国东、南部大陆、海域与邻区(国)古构造演化关系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论证了中国海域基底与邻区古构造演化关系,中朝地台与京畿地块以北对应。中下扬子台拗东延为朝南古拗陷,东南地槽系连接本州地槽系,华夏地块经东海接日本“南方大陆”,华夏和印支地块隶属于南海—东海地台的边缘地块。
杨志坚沈振丰
大江东流去──记长江美名别称与自然景观
1999年
长江是我国和亚洲第一大河,世界三巨川之一。全长 6380km。流经 11个省市区,是横贯东西的大动脉。长江古称大江,后名长江,美名别称20余个。江流穿越崇山峻岭和丘岗,造就了著名的峡谷、赤壁、险矶和岛山等自然景观,成为闻名的风景区。
杨志坚
关键词:自然景观峡谷长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