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3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鼻内窥镜下传统术式切除(经口腔);刨削器切除(经鼻腔或口腔);微波、电凝切除(经鼻腔)等,麻醉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结果:术后及随访6个月~2年,36例患者鼻堵、张口呼吸、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消失。鼻咽粘膜光滑,无腺样体残留,鼻咽通气道通畅,无并发症出现,无症状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增生之腺样体,手术准确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复发率低,治愈率高,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冯云 杨大章 王娜亚 罗克强 刘丹丹 喻妮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 鼻内窥镜 双感官障碍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基于CHARLS的分析 2025年 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的资料,建立双感官障碍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预测模型。方法纳入来自CHARLS的2011年队列中≥45岁,发生双感官障碍且无CVD为基线人群,2013年、2015年、2018年及2020年随访的CVD情况作为结局变量。应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模型中最佳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随后,将研究人群以75%到25%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预测性能。结果共纳入5866名双感官障碍参与者,CVD发生率为16%(938/5866)。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年龄、性别、睡眠时长、血脂异常、肾病、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糖尿病作为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公式为:0.02740×年龄-0.05252×性别-0.07361×睡眠时长+0.15326×BMI-0.37205×血脂异常-0.05737×糖尿病-0.25230×肾病-0.01467×腰围。该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中为0.729,验证集中为0.692。结论本研究构建成功一个用于评估双感官障碍人群发生CVD的风险预测模型。 吕勇 冯云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 中颅底肿瘤23例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23例中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手术径路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结果:23例中颅底肿瘤中,垂体腺瘤1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脊索瘤2例,鼻内翻乳头状瘤癌变1例,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 冯云 张秋航 杨大章 郭京 韩军 程靖宁 王娜亚 刘丹丹关键词:手术 文献传递 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隐匿性侧颈转移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隐匿性侧颈转移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术中注射纳米碳,切除黑染侧颈淋巴结送冰冻病理,根据病理情况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60例患者术中侧颈淋巴结黑染58例,冰冻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12例,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12例。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结论临床N0甲状腺乳头状癌通过术中注射纳米碳示踪可增加侧颈隐匿性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减少阳性淋巴结漏诊率,提高手术效果。 冯云 钟志明 陈国庆关键词:纳米碳 甲状腺 分化型甲状腺癌 乳头状 淋巴结清扫术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解剖5具新鲜成年国人尸体,观察和测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进行定位。结果本组10侧标本中,共有44支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平均每侧(4.4±1.8)支;其中,肌皮穿支30支(68.2%),肌间隔穿支14支(31.8%)。最粗穿支蒂长平均为(10.86±1.18)cm(8.29~14.44 cm),距髂前上棘与膑骨外上端中点平均距离为(3.25±0.69)cm,主要位于该点外上部。源动脉主要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蒂动、静脉外径平均为(3.16±0.59)、(3.08±0.20)mm。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冯云 李文婷 王乃利 唐平章 徐震纲 张彬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嗓音显微手术和声带癌前病变与早期声带癌的诊断及微创伤治疗 张小伯 冯云 李原 程睛宁 梁嘉等 1、该研究总结、建立嗓音显微手术的基本手术技巧:显微切除术、微瓣技术《微瓣切除技术、外侧微瓣技术、内侧微瓣技术》、粘膜下注射技术、粘膜剥脱技术、表皮剥脱技术及声带切除技术等。2、阐明上述方法的理论根据、操作要领、适应症、...关键词:关键词:微创手术 早期声带癌 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理想的可用于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解剖国人成人尸体5具,观察、测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 冯云关键词:穿支皮瓣 尸体 头颈肿瘤 文献传递 即时喉返神经修复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侵及喉返神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即时喉返神经修复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侵及喉返神经中的应用。
方法:对10例甲状腺癌侵及单侧喉返神经的患者行甲伏腺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喉返神经修复术。手术方法为:喉返神经松解术、喉返神经直接吻合术、颈拌神经喉返... 冯云 杨大章关键词: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 发音功能 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的局部解剖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解剖新鲜成人尸体5具,观察、测量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定位。结果阔筋膜张肌穿支血管41支,平均每侧(4.1±1.3)支。其中肌皮穿支35支,肌间隔支/直接皮穿支6支。蒂血管动静脉外径分别为(3.01±0.49)mm和(3.28±0.57)mm。平均蒂长(9.10±0.79)cm。以髂前上棘为坐标,其垂直线为纵轴,其水平线为横轴,穿支血管定位:髂前上棘垂直线外(4.22±1.37)cm,水平线下(8.73±2.72)cm范围内。结论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的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管径粗,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中可作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备份皮瓣。蒂长常小于10 cm是其缺点。 冯云 李文婷 王乃利 唐平章 徐震纲 张彬30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1995至2005年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3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总的2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73.7%。手术治疗组、手术+放疗组、手术+化疗组、手术+放疗+化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00%、77.8%和71.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低度恶性/惰性淋巴瘤组2、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和92.9%,高于中高度恶性/侵袭性淋巴瘤组的71.4%和47.6%,二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Ⅰ期患者2、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和90.9%,高于Ⅱ期的75.0%和58.3%,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的甲状腺淋巴瘤生存率在年龄、性别、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手术方式、气管切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状腺淋巴瘤的预后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密切相关。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为主,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全身情况等)选择治疗方式。 冯云 唐平章 徐震纲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