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占峰
- 作品数:51 被引量:3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论政治经济学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我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被引量:8
- 2009年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和发展要后继有人离不开高校这块阵地。必须透过我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寻求化解困境的对策,通过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和指导性地位得以巩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崔占峰
-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 二元结构异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命题——兼论新型城镇化的前提与起点被引量:7
- 2014年
- 二元结构是城镇化发展的约束前提。城镇化在理论上有两种方式,其方式的选择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完全支配,而是表现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受经济规律的制约。我国的二元结构不仅具有顽固性,还在人口流动中被异化,形成了动态叠加的二元结构。异化了的二元结构使"三农"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由于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理论都无法使二元结构合理转化。三农问题因此成为滞留在城镇化中途的特殊问题,必须用新型城镇化思路加以破解。新型城镇化既不是单一的再城市化,也非逆城市化,既不能工业化独行,更不能"目中无人",而是应该以二元结构的异化形态为约束前提,以"三农"为研究起点,以城乡一体化为目的,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 崔占峰
- 关键词:异化城镇化三农
-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被引量:1
- 2022年
-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 殷晓彦崔占峰
- 关键词:污染减排
- 论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形成的内在逻辑——兼论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机制被引量:4
- 2007年
-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形成实实在在的统筹机制。统筹机制形成必须解决城乡统筹是什么?统筹什么?如何统筹?以及应当处理好那些关系等逻辑问题。这涉及到统筹城乡的本质、内容以及核心。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是城乡统筹的核心和枢纽,关键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农民工稳定就业。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引导机制和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就业长效机制以及农民工能够稳定就业的保护机制。
- 崔占峰
- 关键词:统筹城乡形成逻辑
- 民生经济论纲——兼论农民问题是民生经济的根本问题被引量:4
- 2012年
- 民生问题与民生经济是两个概念。民生经济首先应是民生改善经济;民生经济还存在民生逆转,民生被认为出现问题时,民生经济的概念就被第一次狭隘化了;民生经济还是基本民生经济,在这一层次民生经济取得了进一步狭隘的形式。最后,民生经济本质上是包容性经济。现阶段继续把民生与国计、民生与经济隔离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在我国农民最"大"、农民最多,农民的民生解决得最不好,农民身上蕴藏着最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所以,归根到底,农民问题是我国民生经济的根本问题。
- 崔占峰
- 关键词:民生经济民生改善
- 非户籍福利水平测度及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间的数据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一亿左右流动人口的落户问题一直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体部署提出了引导劳动力人口跨区合理流动的户籍制度改革方向。与之相对应的现实却是大量的人口聚集于大型和超大型城市,中小城市则无人问津。在中小城市户籍限制不断放开的情况下,人口依然聚集于大城市,不同城市间非户籍福利的差异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此,有必要对不同省份的非户籍福利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劳动力流动和非户籍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先用因子分析对31个省份非户籍福利水平进行比较,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研究劳动力流动和非户籍福利水平的关系,为政策制定者引导劳动力跨区合理流动提供对策建议。
- 崔占峰刘超高小季陈昊
-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流动人口
- 马克思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思想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思想并不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的专利。在《资本论》中有许多马克思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重要论述,将这些思想按照逻辑一致和马克思的研究传统组织起来,可以建立一个马克思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的初步理论体系。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体系,既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指导性地位的基础。
- 崔占峰
-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 财政扶持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异”与治理绩效评价——“经营型”和“债权型”集体经济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5年
- 近年来,政府在推行一系列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向农村集体经济集中投入了大量财政资源,在补足资本要素的同时也衍生了“经营型”和“债权型”两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基于“政策支持-政策压力-应对能力-政策执行(发展模式)-治理绩效(核心功能)”的分析框架,通过考察上述两类发展模式核心功能的实现情况,尝试识别两类发展模式治理绩效的差别,并试图揭示财政政策支持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农村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债权型”发展模式是财政扶持下政策压力与基层应对能力失衡的“异化”结果,在赋能集体“统”的功能、重塑乡村内生治理生态和促进共同富裕方面作用有限。因此,本文得到的一个重要价值判断是,未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应着眼于建构体现治理绩效的三重核心功能,由追求短期效应的“债权型”发展模式向以集体产业为基础的“经营型”发展模式转型。在释放部分政策压力的同时,也要赋予基层政府对政策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只有有效提升基层应对能力,规避和减少基层的策略性应对行动,才能持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 徐冠清崔占峰朱玉春
-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绩效经营型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表现是两个不同范畴——基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种意义”的逻辑判断
- 2014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质的规定性内含在三个逻辑命题与一个隐含假定中。其"另一种意义",既不能理解为对其质的规定性的补充,更不能解释为对其质的规定性的否定,而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商品价值的量的表现。如果将其质的规定性等同于量的表现,从而混淆两种规定性之间的内在差别,就容易造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范畴的混乱。发现和总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量的种种表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崔占峰王丞
- 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2009年
- 一、科研院所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
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活动的科研院所,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而主要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则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我同科研院所制度改革的两种基本取向.
- 乔传福崔占峰王来武
- 关键词: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化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