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燕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表面麻醉技术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技术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12 0只各种类型的白内障眼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0只眼 ,分别在表面麻醉下及传统的球后麻醉下实施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比较两组病例间术中疼痛、眼压控制、后囊破裂情况以及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①术中疼痛发生率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 (P <0 .0 5)。②术中眼压控制情况 ,表面麻醉组明显优于球后麻醉组 (P <0 .0 5)。③术中后囊破裂发生情况 ,表面麻醉组显著低于球后麻醉组 (P <0 .0 5)。④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结论 表面麻醉方式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并且具有术中眼压控制理想 ,后囊破裂发生率低的优点。
- 郑汉何春燕阴正勤
-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表面麻醉
- 眼眶结核1例被引量:2
- 2003年
- 何春燕江华
- 关键词:症状CT表现
- 激光视网膜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bFGF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激光损伤后视网膜M櫣ller细胞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 兔视网膜行YAG激光损伤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视网膜M櫣ller细胞GFAP表达?臼笛槎酝檬油ば衁AG激光损伤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伤后视网膜M櫣ller细胞GFAP的表达?峁∩撕?6小时、1天视网膜M櫣ller细胞未见GFAP表达 ,伤后 3天 ,M櫣ller细胞内可见少量GFAP表达 ,随时间推移 ,GFAP表达逐渐增加。伤后眼内给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 ,与对照组相比 ,可使M櫣ller细胞GFAP表达增强?崧邸〖す馐油に鹕撕驧櫣ller细胞GFAP表达增加是M櫣ller细胞损伤修复的一种表现?猓疲牵瓶杉せ睿蜋梗欤欤澹蛳赴?。
- 何春燕许立军王一
- 关键词:激光视网膜损伤视网膜损伤神经胶质酸性蛋白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 临床专业专升本学员眼科实习带教体会
- 2006年
- 王晓芹何春燕王一
- 关键词:实习带教工作专升本学员带教体会眼科学
- 激光损伤视网膜后神经元凋亡及GFAP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激光损伤后神经元细胞有无凋亡 改变及视网膜Muller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X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 记凋亡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视网膜Muller细胞GFAP表达。结果伤后6h、1、3、7d视网膜各层可见散在分布的TUNEL阳性凋亡 细胞,尤以外核层多见。伤后3d,视网膜可见Muller细胞GFAP表达;伤后14d,凋亡细胞数减少。随时间推移,GFAP表达增加。结论激光损伤诱发了视网膜神经元 的细胞凋亡,伤后Muller细胞GFAP表达增加与损伤修复有关。
- 何春燕许立军王一
-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损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双眼高度近视LASIK术后IOL计算误差1例
- 2004年
- 李付亮郑汉何春燕
- 关键词:LASIK
- 窦性心动过缓伴严重眼心反射2例
- 2002年
- 何春燕郑汉刘清富
-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眼心反射并发症病例报告
- 儿童白内障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探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收治儿童白内障 6 7例 71眼 ,其中先天性白内障 19眼 ,外伤性白内障 5 1眼 ,并发性白内障 1眼。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 6 7眼。术后随访观察 1~ 12月。结果 术后 5 8眼 ( 81 7% )脱盲 (视力 >0 0 5 ) ,44眼 ( 6 2 % )视力 0 1~ 0 3,15眼 ( 2 1 1% )视力大于 0 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后囊混浊、弱视和斜视。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或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 ,可有效提高患眼的视功能 。
- 何春燕郑汉阴正勤
- 关键词: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术
- 非典型单纯疱疹性盘状角膜炎诊治38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非典型单纯疱疹性盘状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38例(47只眼)诊断为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较长时间治疗无效者,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应用皮质激素眼液滴眼观察。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短期内症状明显好转,视力迅速提高,角膜基质炎症明显减轻,荧光染色检查角膜上皮损害进行性好转、愈合。结论 对诊断为疱疹性角膜炎而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较长时间治疗无效,角膜基质炎变明显而又无典型盘状角膜炎表现患者,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应用皮质激素眼液滴眼治疗效果明显,角膜病变逐渐好转,应考虑为非典型表现性盘状角膜炎。
- 邓黎明何春燕
- 关键词:抗病毒药角膜基质炎
- 参与“澳洲学生实习”带教的体会
- 2006年
- 王晓芹何春燕王一
- 关键词:眼科中心留学生实习带教留学人员眼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