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光
- 作品数:66 被引量:76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银行业集中度、竞争与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随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以及银行产权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都有所变化,这必将对银行稳定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也使得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竞争与稳定性的关系更加紧密。近期国内外有大量文献讨论银行业集中度、竞争与稳定性的关系,虽然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展开,但某些观点对我国下一步深化银行业的改革有启示作用。
- 陈伟光李隽
- 关键词:集中度稳定性
- 华南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试点改革效应分析
- 2003年
- 陈伟光
-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利率浮动政策
- 全球“LEI系统”进展及对我国的影响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LEI系统"作为全球统一的、标准化全球金融机构编码体系,能汇聚全球金融实体的信息和数据,以检测和分析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LEI系统的构建逻辑、进展以及发展前景,分析我国参与LEI系统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据此提出结论和政策意见。通过分析表明:LEI系统有助于我国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国内机构统一管理、覆盖影子银行体系、规范金融机构统计编码方式、在国际金融改革中维护和主张自身利益。
- 陈伟光黄雯华
-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
-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构想
- 2003年
- 以利率市场化渐进性和次序性的原则为指导,借鉴国外利率自由化的经验,立足中国宏微观经济环境,构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实施的模式。提出了存贷利率之间和存贷利率内部的市场化路径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实施框架。
- 陈伟光
-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 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
- 2025年
- 过去十多年来,全球数据流动规模大幅增长,由跨境数据流动驱动的数字化贸易代表着贸易演进的新阶段。本文研究发现: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显著抑制了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嵌入度的提高,且对前向嵌入度的负面影响更大。机制检验表明,该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推高贸易成本和降低创新投入转化能力实现。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对复杂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采用条件开放式治理模式的经济体,以及境内外数据流动治理模式相同的国家具有更强的负面冲击效应;相反,对采取开放式治理模式和境内外治理模式不同的国家,其负面效应有所减弱,甚至可能呈现一定的正向作用。此外,RTAs数字贸易规则与单边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之间并非简单的替代或对立关系,数字贸易规则的深化有助于缓解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抑制作用。
- 陈伟光刘芳蕊钟列炀
- 多边开发银行体系中的亚投行:一个比较分析框架被引量:9
- 2017年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标志性成果和制度化载体。作为多边开发银行体系中的新成员,亚投行体现了多个方面的创新:在准入和决策机制方面,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包容、顺应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区域组织;在治理结构方面,亚投行力求简单高效,寻求利益兼顾与决策效率之间的平衡;在业务运作方面,亚投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合作和竞争关系,其资本结构和成员国信誉有助于获得AAA评级;在绩效评价方面,亚投行创新制度设计,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并保证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未来亚投行在运营中需要借鉴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成功经验,加强风险管理和从业人员选拔、培育。
- 陈伟光王欢蔡伟宏
- 关键词:多边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
-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态势及其风险摆脱被引量:3
- 2009年
-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存量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原因。在此,在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下降的前提下,以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信贷激增为背景,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演变轨迹、成因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设计出防止不良贷款反弹、控制信贷风险积聚的方法和路径。
- 陈伟光许晓婷
-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生态银行业不良贷款
-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被引量:28
- 2016年
- 在以规则治理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之争构成了大国博弈的核心。掌握制度制定优势的国家通过话语博弈,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对自己分配较多的权力。现有的话语权力理论并不能对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供完整解释,而需对其理论框架加以重构:设定前提假设、界定核心概念,明确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外部资源、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运作机制,并就话语身份、对象、内容、场合、时机、对价及方式七个要素对制度形成效率的影响加以剖析。中国当前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克服发展阶段、经验不足和反制行为等约束,优化话语要素配置以提升自身的制度性权力。
- 陈伟光王燕
- 关键词: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国际经济制度
- 共建“一带一路”:基于关系治理与规则治理的分析框架被引量:88
- 2016年
-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风险分担、利益协调和规则标准的对接等各类问题应运而生,客观上需要治理框架的构建。作者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机制、治理目标等要素构建其治理的总体框架,并鉴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元素和治理特征,在中国传统周边治理模式中,发展出兼收并蓄东方传统关系治理与西方规则治理的"一带一路"治理新模式。"关系"有利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共识、塑造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基础,"规则"则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等提供制度依据,关系治理与规则治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针对不同成员方、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议题发挥替代性和互补性功能,以增进"一带一路"建设及治理绩效。"一带一路"治理伴随"一带一路"整个战略实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参与方对战略实施进程中潜在风险和现实问题共同商讨、协调、管控和处理,其依据是通过制度规则和关系规范模式,引导和形成"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秩序,以保证"一带一路"中的"五通"实现,最终打造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陈伟光王燕
- 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被引量:25
- 2014年
- 在"世界无政府状态"下,大国关系的管理是当前全球治理的关键,以中美为代表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势必影响既有的在美国霸权主义主导下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这种深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全球治理领导、治理规范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最终形成适应新型大国关系的全球治理模式。
- 陈伟光曾楚宏
-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全球治理全球经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