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伟
- 作品数:41 被引量:2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荧光法测定氟康唑滴眼液的含量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建立荧光法测定氟康唑滴眼液的含量 .方法 :2 6 1nm为激发波长 ,2 84nm为发射波长 ,狭缝 5nm ;光电倍增管增益 :正常 ;时间扫描速度 1 0nm/min .结果 :氟康唑在 0 .0 0 2~ 0 .0 2 6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Y =1 .5 3+2 .6 6X ,r=0 .9998.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 (n =9)分别为 99.4 % ,1 0 0 .6 % ,1 0 0 .8% ;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 0 .38% ,0 .6 3%和 0 .5 6 % .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 ,结果准确 .
- 白建伟晋援朝白林晋薇
- 关键词:荧光法氟康唑滴眼液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对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occul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OCNV)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后确诊为单眼或双眼OCNV患者35例43眼,使用Iris810nm半导体激光进行TTT治疗,选择1.2,2.0及3.0mm直径的光斑,以光斑大小能够完全覆盖FFA及ICGA所显示的病变范围为宜,长脉冲模式,能量80~300mW,照射时间60s。结果:TTT治疗后,18/43眼(42%)视力提高,23/43眼(53%)视力无变化,2/43眼(5%)视力下降;20/43眼(47%)CNV渗漏完全停止,18/43眼(42%)渗漏明显减少,4/43眼(9%)渗漏无改变,1/43眼(2%)渗漏扩大。结论:TTT治疗OCNV效果较好,其适宜的参数及治疗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 傅恬张鹏胡丹白建伟惠延年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
-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荧光素,吲哚青绿血管造影与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图像与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 FFA,ICGA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 15例 ,其中 10例摘除眼球做了病理组织学检查 ,对两种造影图像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 FFA早期肿瘤处呈弱荧光 ,晚期呈斑驳状荧光 .肿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 12例、视网膜出现荧光亮点 5例 ,仅 3例 (2 0 % )可见瘤体血管 .ICGA检查有 9例 (6 0 % )肿瘤不显荧光或晚期呈弱荧光 ,8例(5 3% )可见瘤体血管 .病理组织学改变 :10例瘤细胞内外均有不等量的色素呈团块状及索条状 ,8例瘤体内显示大量血管 ,肿瘤毛细血管扩张及视网膜囊样变性区形成各 6例 .结论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主要 FFA,ICGA图像特征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相符 .
- 白建伟惠延年俞江王兆艳
- 关键词:脉络膜肿瘤黑色素瘤FFA荧光素血管造影病理
- 视网膜后膜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 1994年
- 在34例视网膜脱离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慢性病例中,观察到12例视网膜后膜,占35.3%。其中对1例经玻璃体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了透射电镜检查。神经胶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大量胶原纤维是后膜的主要细胞或间质成分。
- 惠延年周键白建伟
- 关键词:视网膜脱落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
- ET-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内皮素(endothelin-1,ET-1)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um,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10-12~0.1×10-6mol.L-1ET-1作用后fluo-3/AM负载的RPE细胞[Ca2+]i的变化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与染料木黄酮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含钙溶剂DMEM液溶解的ET-1,RPE细胞[Ca2+]i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反应敏感(F=8.228,P<0.01)。无钙溶剂D-Hank液溶解的ET-1,RPE细胞[Ca2+]i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反应较差(F=1.843,P>0.05),而DEX和染料木黄酮抑制了1×10-9mol.L-1ET-1诱导的[Ca2+]i的升高(F=9.945,P<0.01;F=17.864,P<0.01)。结论ET-1刺激使[Ca2+]i升高,ET-1使[Ca2+]i升高可能主要来自细胞外Ca2+的内流;DEX和染料木黄酮抑制ET-1的作用。
- 王建洲惠延年王海燕白建伟徐渊王雨生胡丹马吉献
- 关键词:内皮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染料木黄酮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滴眼液中萘甲唑林的含量
- 目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滴眼液中萘甲唑林的含量。萘甲唑林(Naphazoline Hydrochloride)为拟肾上腺素药,有收缩血管作用。含有萘甲唑林的滴眼液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眼部充血、过敏、炎症、及眼疲劳等。萘甲...
- 白建伟王雨生胡丹王海燕张鹏
- 关键词:滴眼液分光光度法测定紫外法
- 文献传递
- 眼球钝挫伤及其合并症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1989年
- 报告12例眼球钝挫伤及其合并症的临床病理改变。房角撕裂与粘连、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变性与脱离、虹膜与瞳孔的改变是钝挫伤常见的合并症。房角挫伤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绝对期)以及眼球萎缩是导致眼球摘除的直接原因。由于钝挫伤往往同时引起眼内多种结构的损伤,而且青光眼和白内障可在伤后数年发生,因此对眼球钝挫伤应进行详细检查、及时处理和长期随访。
- 惠延年蔡用舒白建伟于健
- 关键词:眼球钝挫伤合并症临床病理
- 氩激光诱发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被引量:7
- 1997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RNV)的发病机理及发生、发展特点.方法:用高强度氩激光光凝兔视网膜,经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观察.结果:光斑出血发生率为27%.光凝后1周,FFA脉络膜期及动脉早期8%的光斑有点状荧光素渗漏.光凝后3周,63%的光斑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态.直至2个月,渗漏区逐渐扩大.光凝后3~4个月时,渗漏范围渐缩小.结论:CNV的发生时间为1周.兔眼的SRNV发生率较高(63%),是研究SRNV的理想模型.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活动期及退化期,时间各为8~10周左右.
- 白建伟惠延年张鹏胡亚平
- 关键词: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氩激光荧光素血管造影
- 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中的特征。方法:对68例(69眼)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患者的ICGA图像回顾性分析。结果:ICGA显示该69眼(100%)均有呈线状低荧光表现的漆样裂纹,提示脉络膜毛细血管与Bruch膜组成的复合体破裂。在25眼未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的眼内(36%),ICGA后期像显示黄斑出血区域为圆形低荧光,其间有漆样裂纹。在44眼(64%)内,ICGA显示黄斑出血与CNV有关,而CNV均与漆样裂纹相连。结论:脉络膜毛细血管与Bruch膜组成的复合体破裂或CNV可造成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ICGA是区别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原因的有效检查方法。
- 张鹏王雨生胡丹王海燕白建伟
- 关键词:高度近视病理生理学脉络膜血液供应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滴眼液中萘甲唑林的含量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滴眼液中萘甲唑林的含量。方法 :激发波长2 81nm ,发射波长 32 7nm ,狭缝 5nm ;光电倍增管增益 :低 ;时间扫描速度 10nm/min。结果 :萘甲唑林在 10 0~ 5 0 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 =2 38+175 7X r=0 9998。萘甲唑林滴眼液及淡泪净滴眼液的 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 (n =9)分别为10 0 36 % ,10 0 0 3% ;RSD分别为 0 2 6 % ,0 2 7%。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 ,结果准确。可用于滴眼液中萘甲唑林的含量测定。
- 白建伟晋援朝
- 关键词:滴眼液荧光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