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群
- 作品数:36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甲状腺转移1例
- 2006年
- 戴备军周冰孟群
- 关键词: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甲状腺转移甲状腺右叶入院诊断痰中带血胸片检查
- 中药抑肺饮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药抑肺饮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形成移植瘤,待成瘤后分为阴性对照组(胃饲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胃饲鸦胆子油乳)、抑肺饮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灌胃,27d后处死裸鼠,取下移植瘤,进行相关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CD95(Fas)、Bcl-2及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p16、VEGF、p53,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中药抑肺饮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9.9%、35.9%,G0/G1期细胞百分比(65.7%±20.7%、63.6%±27.3%)均升高,p53(4.55%±1.48%、4.67%±0.79%)、p16(45.6%±19.5%、51.4%±29.1%)的表达阳性率均上升,VEGF(20.90%±8.44%、21.30%±9.28%)和Bcl-2(2.51%±1.37%、2.34%±1.68%)的表达阳性率均降低,凋亡率(27.7%±8.6%、30.5%±10.3%)和凋亡指数(1.53%±1.14%、1.47%±1.29%)均升高,CD95(Fas)(65.3%±9.77%、70.4%±14.2%)及Caspase-3(10.00%±4.26%、9.61%±3.66%)的表达率均上调,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抑肺饮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柴可群赵同伟卢丽琴周永列赵仲生钦志泉王德玉孟群金李君吴国清
- 关键词:肺癌细胞增殖
- 大鼠心包膜组织对其缺血心肌的保护和再生作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心包膜组织中是否有干细胞现象,能否对梗死后的心肌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作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模型。术中分别保留完整心包组织(+PC组,n=8)和去除心包组织(-PC组,n=10)。心梗7d以后用超声心动图分析大鼠的心功能恢复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ITC)染色测定梗死区的成活心肌组织;溴脱氧尿苷(BrdU)掺人实验检测新生的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心包膜组织中心脏干细胞特征蛋白的免疫表象(SCA-1,c-kit和KDR)。结果超声心动图分析结果显示,+PC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高于-PC组(52±12比37±12,36±14比25±13,均P〈0.05)。TTC染色发现,心包组的再生心肌组织明显多于无心包组,这些细胞〉90%为BrdU阳性心肌细胞(新生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心外膜和心包膜组织中存在大量的Ki67阳性的分裂活跃细胞。心外膜和心包膜组织中的SCA-1和c-kit阳性细胞少,主要为KDR(flk-1)的阳性细胞,这些细胞呈克隆样增生,同一区域同时存在大量的cTnT阳性细胞,并发现部分KDR阳性细胞向心肌组织中迁移,提示这些心包起源的细胞可能参与了心脏的修复过程。结论心包膜组织在心脏自我修复过程中能起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心包膜KDR阳性心脏干细胞有关。
- 王晓明许林海孙高忠孟群
- 关键词:心包心肌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干细胞
- Syndecan-1和MM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Syndecan鄄1和MMP鄄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82例胃癌、18例异型增生及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yndecan鄄1和MMP鄄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Syndecan鄄1表达阳性率为57.32%(47/82),胃异型增生组织为83.33%(15/18),正常胃黏膜组织均呈Syndecan鄄1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Syndecan鄄1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上皮、胃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胃癌组织的MMP鄄1表达阳性率为98.78%(81/82),其中强阳性表达占45例(54.88%);胃异型增生组织MMP鄄1阳性率为88.89%(16/18),无强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组织MMP鄄1表达阳性率为5.56%(2/36)。胃癌组织的MMP鄄1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上皮、胃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Syndecan鄄1表达的减弱、MMP鄄1表达的增强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浸润深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Syndecan鄄1表达与MMP鄄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Syndecan鄄1和MMP鄄1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 孙可望邹寿椿赵仲生徐文娟孟群张成武郑树森
- 关键词:SYNDECAN-1MMP-1胃癌
- 大鼠心包膜组织KDR阳性细胞诱导成心肌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研究大鼠心包膜组织干细胞中分离、纯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阳性)细胞的特性和心肌细胞的分化能力,为心包膜干细胞用于心脏细胞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Wistar大鼠心包外脂肪,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原代干细胞,培养并适时传代;然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离细胞的免疫表象,并进一步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KDR阳性细胞,用5-氮杂胞苷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细胞表型用免疫组化分析检测.结果 分离细胞成梭状,体外培养呈良好增长.FACS分析显示,这些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特征,分别为CD29、CD44、CD90阳性,部分呈CD106阳性,CD34 和CD45阴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离的干细胞为isl-1阴性,少量的c-kit、GATA-4阳性,约3%~5% 为KDR阳性细胞.磁珠分离法分离KDR阳性细胞,在药物诱导7d后,部分细胞聚集成细胞团,可见单个细胞开始自发性博动.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观测有心肌特异蛋白和结构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到明显的肌小节结构.结论 心包组织干细胞具有充间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并具有多样性的免疫表象,其中以KDR阳性细胞较多.纯化的KDR阳性细胞具有定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提示其可以作为用于心脏细胞治疗的供体细胞来源之一.
- 王晓明许林海周冰孟群
- 关键词:心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心肌细胞分化
- Bielschowsky氏改良法(摘要)
- 1989年
- BielSchowsry 氏法是神经轴索、树突及细胞内原纤维网染色的良好方法,用以鉴别神经源性肿瘤及神经胶质瘤。但该法染色时间长,氨性银液要新鲜配制。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把4%硝酸银液改为10%,使常温下染色时间缩短,一半,配制多时的氨性银液亦可使用,节省试剂。
- 孟群
- 关键词:染色时间神经轴索神经源性肿瘤原纤维树突改良法
- 恶性淋巴瘤nm23、CD44的表达及恶性度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探讨nm23,CD44在不同恶性程度淋巴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病变组织nm23_H1、CD44_V6蛋白的表达 ,根据染色阳性细胞数采用四级半定量法评估阳性反应强度并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两组。淋巴瘤的病理分类和恶性度分级按REAL标准。[结果](1)在正常淋巴组织中nm23、CD44呈低水平表达。(2)nm23在霍奇金病(HD)中表达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CD44在两者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NHL中随REAL恶性度的提高 ,nm23和CD44表达均增强 ,差异有显著性(P<0.001)。(3)nm23低表达组CR率74.5 % ,高表达组45.3% ;CD44低表达组CR率67.2 % ,高表达组46.4% ,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nm23、CD44在正常淋巴组织和恶性淋巴瘤中具有不同的表达规律 ,其表达的强度可反映淋巴瘤的恶性程度 ;
- 蓝建平钱美华徐文娟孟群赵仲生杨天新黄河
- 关键词:淋巴瘤NM23基因CD44
- 胃癌中Syndecan-1、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4年
- 赵仲生茹国庆马杰孟群
- 关键词:胃癌SYNDECAN-1CD44V6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雌激素受体β在不同大肠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人大肠黏膜、FAP腺瘤、FAP腺瘤癌变、腺瘤、腺瘤癌变和散发性大肠癌标本共162例,应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行研制的ZM-1型组织芯片制备仪制作石蜡组织芯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散发性大肠癌组ERβ阳性表达率(81.25%)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44.44%)(P=0.017);FAP腺瘤癌变组(47.62%)和腺瘤癌变组(38.89%)的ERβ阳性率分别低于FAP腺瘤组(80.00%)和腺瘤组(80.00%)(P=0.005,P=0.033);且FAP腺瘤癌变组和腺瘤癌变组的ERβ阳性率低于散发性大肠癌组(P<0.05);FAP腺瘤组与腺瘤组的ERβ阳性率却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5)。[结论]ERβ在散发性大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ERβ可能是一个散发性大肠癌临床诊断的鉴别标志。FAP腺瘤和腺瘤癌变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散发性大肠癌变分子机制不同。
- 孟群彭佳萍徐伟珍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Β腺瘤散发性大肠癌肠肿瘤
- 电子束辐照预防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索放射辐照对预防肌腱粘连的影响.方法 30只鸡按时间2、4、8周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设左足为实验组,右足为对照组.切断鸡双足第2、3、4趾趾深屈肌腱,用8字法缝合肌腱,术后不做外固定.左足于术后24 h内采用电子束照射(总剂量15 Gy),右足不作特殊处理.于术后2、4、8周分别做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试、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发现在大体粘连性状、关节屈曲角度、肌腱滑动距离、病理组织学上,辐照实验足和未照射对照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腱最大抗断裂负荷上两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腱术后放射辐照能明显抑制胶原过分增生,对预防肌腱损伤术后粘连有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模型.
- 姚建民孔祥鸣孟群赵风景丁金萍姚平
- 关键词:电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