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中义

作品数:35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文化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8篇教育
  • 12篇高职
  • 9篇地质
  • 9篇职业教育
  • 7篇院校
  • 6篇地勘
  • 6篇地质人才
  • 6篇高职院校
  • 5篇职教
  • 5篇高职教育
  • 4篇示范区
  • 4篇技能型
  • 4篇技能型人才
  • 3篇订单式
  • 3篇订单式培养
  • 3篇院校发展
  • 3篇协调发展
  • 3篇木桶
  • 3篇木桶效应
  • 2篇地勘经济

机构

  • 35篇安徽工业经济...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 1篇安徽经济管理...

作者

  • 35篇孙中义
  • 12篇陶潜毅
  • 10篇刘仁三
  • 4篇吕达
  • 3篇杨素娟
  • 3篇王维东
  • 2篇徐洁
  • 2篇束莉
  • 1篇周守东
  • 1篇吴飞
  • 1篇王晓政
  • 1篇向东
  • 1篇刘英民
  • 1篇刘英民
  • 1篇刘英民

传媒

  • 17篇国土资源高等...
  • 4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安徽地质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煤炭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地质矿产...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商贸职业...
  • 1篇安徽电气工程...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铜陵职业技术...
  • 1篇职教通讯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转型实践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和就业难度递增双重困境、就业结构改善与产业结构调整双重匹配度困境、就业率及满意度下滑和执业稳定性差双重提升空间困境以及技术技能"能力品牌化"建设和"学历品牌化"持续发展双重扭转困境严重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要着力推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转型,突破高职院校的发展瓶颈,需要从政策保障、人力保障、财力保障、人才培养体系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能力品牌化"建设角度取得突破,从而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孙中义占善节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
地质人才状况分析及其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要振兴地质工作,关键靠人才。本文从分析地质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地勘单位人才需求出发,认为必须大力发展地质教育,以解决当前地质人才青黄不接的困难,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孙中义陶潜毅
关键词:地质人才
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被引量:34
2006年
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多围绕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就业和培养实践能力而发展,强调以立法为保障,以社会监控为手段。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沿革,内涵也随之变化。借鉴域外经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应坚持职业的导向性,突出产学结合的实践性,加强职业能力的整合,遵循教育主体多元化、培养目标和模式多样化、人才质量评价的社会化等原则。
陶潜毅孙中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
地质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07年
矿产资源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地质人才尤其是应用型地质人才来实现地质找矿的新突破。本文对地质人才队伍的现状以及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地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并在总结"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孙中义陶潜毅
关键词:地质人才
地质找矿要突破 人才培养须创新被引量:1
2010年
当前,正在全国开展的地质找矿大讨论活动,就是要在地质找矿战线上开展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地质找矿大突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才是关键。目前地质科技人才队伍的青黄不接,严重制约地质找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加快地质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勇于冲破传统束缚,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创新培养人才,为地质找矿突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本文以安徽省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现状为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孙中义刘仁三吕达
关键词:地质找矿
高职院校发展的“木桶效应”现象及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木桶效应"现象日显突出,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师资这一"最短木桶板"及形成原因,探讨了从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改善师资队伍结...
孙中义刘仁三
关键词:高职教育木桶效应协调发展
文献传递
地质找矿要突破 人才培养须创新被引量:1
2009年
目前地质科技人才队伍的青黄不接,严重制约了地质找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加快培养地质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要勇于冲破传统束缚,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创新培养人才,为地质找矿突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以安徽省为例,地质科技人才层次结构现状表现为地质从业人员总量有余,地质科技人才不足,青年人才不足,领军型、复合型及骨干型人才不足,高学历人才不足。培养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要加大地质院校的投入,加强地质类专业建设,设法吸引青年人报考地质专业,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项目带动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大地质人才储备。
孙中义刘仁三吕达
关键词:地质找矿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010年
孙中义刘仁三束莉
关键词:教师在职培训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中青年教师人才强校战略
职业教育在皖江示范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技工荒"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有机遇更有考验。为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缓解示范区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文章在课题组对示范区企业和职业院校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调研过程中得到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企业在技能人才用工上的无奈,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对策。
孙中义杨素娟王维东
关键词:示范区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发展的“木桶效应”现象及对策
2009年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木桶效应"现象日显突出,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师资这一"最短木桶板"及形成原因,探讨了从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加快专业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对策。
孙中义刘仁三
关键词:高职教育木桶效应协调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