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飞
-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ICP-AES法测定全血锰的方法学评价
- 2012年
- 目的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血锰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应用于日常检测工作。方法全血样本经1 mol/L硝酸处理后吸取上清液,采用ICP-AES在279.544 nm处测定样本,评价其精密度、回收率、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同时采用ICP-AES测定1 027名健康体检儿童的全血锰浓度,确定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ICP-AES测定血锰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6.2%~6.6%,批间CV为7.1%~7.6%,总CV为7.2%~7.8%,相对偏差(RSD)为1.66%~2.36%,加标回收率为95.0%~96.9%,线性方程为Y=7 035.6X+759.02,r=0.999 7;在水空白和100μg/L锰标准储备液中按1∶1分别加入25 mg/L钾、钠、氯、钙、镁标准溶液和2 mg/L铁标准溶液后未检测出锰浓度有明显变化。1 027名健康体检儿童的全血锰正常参考范围为(4.89±2.67)μg/L。结论 ICP-AES检测全血锰未发现明显系统误差,且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作为检测全血锰的常规方法。
- 郁飞李萌曹波
- 关键词:锰全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儿童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观察与分析
- 2010年
- 目的:观察儿童心脏病体外循环(CPB)围术期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66例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血清锌在术后24 h降至最低(P<0.05);血清铁术后1 h升至最高(P<0.05);血清镁术后1 h降至最低(P<0.05);血清铜术后1 h降至最低。结论:儿童体外循环手术前后微量元素存在一定的失衡,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和调理微量元素,对术后的治疗和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 郭敏郁飞丁晋阳
- 关键词:儿童
- 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血中锌 铁的变化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铁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铁与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铁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中微量元素缺乏密切相关,应及时调整患儿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提高患儿的抗感染能力。
- 郭敏郁飞
-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锌铁
- 颅脑损伤儿童脑脊液微量元素的检测
- 2011年
- 目的:观察儿童在颅脑损伤时脑脊液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69例颅脑损伤患儿及80例正常儿童脑脊液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儿童在颅脑损伤时脑脊液锌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脊液铁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颅脑损伤儿童脑脊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儿童在颅脑损伤时为临床提供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 曹波郁飞徐静茹李萌
- 关键词:颅脑损伤儿童脑脊液微量元素
- 肾小球疾病患儿24小时尿锌铜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儿尿中24小时尿锌、铜的含量变化以及肾小球疾病损伤程度与尿锌、铜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42例肾小球损伤患儿以及65例正常对照组24小时尿锌、铜含量。结果肾小球损伤患儿尿锌、铜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肾小球疾病尿蛋白电泳两条带以上组较两条带组之间尿锌、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24小时尿铜、锌在肾小球疾病时排除量明显增加,尿锌、铜的含量可作为肾小球损伤的辅助诊断标准,同时提示补充和调整微量元素对肾小球损伤患儿有一定意义。
- 高岭郁飞王均乐
-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尿锌尿铜蛋白电泳
- 一种新生儿集尿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生儿集尿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环形固定带和锥形袋,所述锥形袋和环形固定带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固定带上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圆弧形,所述滤网上开设有多个蜂窝状滤孔,所述环形固定带顶端外圆周侧设有三组...
- 郁飞姚玥谈诚
- 洁芙柔消毒凝胶对新生儿末梢血液分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洁芙柔消毒凝胶(简称洁芙柔)已广泛用于医护人员的手部消毒。我们发现,个别新生儿末梢血样本的血常规WBC假性增高,散点图异常,报警提示"血小板聚集",血涂片镜检可见大小不一的红色团块,疑为消毒凝胶污染标本所致。因此,观察了洁芙柔消毒凝胶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干扰。
- 曹波郁飞陈红兵
- 关键词:洁芙柔消毒凝胶
- 儿童肺炎链球菌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体液水平,探讨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944例肺炎患儿采用BIORAD-C1000型荧光PCR仪检测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的MP—DNA,德灵-BN2检测血清IgG、IgA、IgM、C3、C4含量,排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及嗜肺军团菌等抗体阳性病例。结果肺炎链球菌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IgG、IgM、C3、C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液免疫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体液水平的纽间比较:正常对照儿童的IgG、IgA、IgM水平在不同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3、C4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MP感染组IgG、IgA、IgM、C3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4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岁患)LSP+MP组IgG、IgA、IgM、C3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3-6岁患儿IgG、IgA、IgM、C3水平SP+MP感染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6岁患儿C3、C4在SP+MP感染后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A、IgM、C3在SP+MP、SP、MP感染后均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结论MP和SP的致病机制不同,相应的体液免疫表现也不相同,对于儿童SP、MP感染应根据年龄结合同年龄组正常水平比较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 郁飞孙杭张宪伟
- 关键词: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新生儿血液微量元素的变化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组血清锌、镁、铁、钙均低于正常,全血铅、血清铜均高于正常。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新生儿血液微量元素存在一定的失衡,与感染所造成的机体伤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和调理微量元素,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 郁飞郭敏钟天鹰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新生儿微量元素
- 一种便携式末梢血标本采集盒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末梢血标本采集盒。便携式末梢血标本采集盒包括采集盒本体,所述的采集盒本体内分隔为若干个储物阁;若干个储物阁分别为消毒采血针阁、采血管阁、消毒棉签阁、消毒棉球阁、污染采血针...
- 曹波郁飞杨志诚张宪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