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成
- 作品数:48 被引量:137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从事实的必然性到逻辑的必然性——简述康德对休谟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被引量:1
- 2007年
- 休谟认为从经验出发,我们无法得出具有必然性的因果观念,因果关系的客观存在只是心灵的习惯和信念的结果,其结论使得事实的真理完全丧失了必然性的根基。康德首先改变论证思路,不是从事实中寻找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基础,而是通过证明因果性法则是经验所以可能、因而是认识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从逻辑的角度为因果必然性找到了合法性,从而实现了从事实的必然性向逻辑的必然性的超越。这种论证方法是"自上而下"的,主要表现于其范畴的"客观演绎"中。但康德也并未无视"自下而上"的方法,这主要体现在其"主观演绎"和"原理分析论"中对从感性出发通过先验想像力而构成知识的人心活动的描述中。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使康德较合理地解决了休谟所提出的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普遍性问题。
- 王天成张琼
- 关键词:因果关系必然性
- 黑格尔知性理论概观被引量:20
- 2010年
- 黑格尔知性理论包括建构性和批判性两个部分。前者包含三个基本层次:思辨现象学中关于知性意识的理论、思辨心理学中关于知性机能的理论和思辨逻辑学中关于知性法则的理论,它们构成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后者包括黑格尔对知性逻辑和知性思维的批判和否定,它们属于黑格尔为了寻求建立形而上学的理性方法对以前知性方法的清算,因而属于方法论的层次。只有将这两个环节及其四个层次统一起来把握,方能代表黑格尔知性理论之全貌。
- 王天成
- 关键词:黑格尔知性思维
- 知性之真、实践之真与绝对之真
- 2019年
- 针对人们对真理、知识的一些误解,通过总结西方关于真理、知识的理论,试图对知性之真、实践之真和绝对之真等西方称作真理的形式做一简单的反思,粗略地区分它们各自的特点、遵循的原理和检验的标准等。知性知识可分为分析的知识和综合的知识两类;它们分别遵循着同一律和综合的原理;分析的知识需要逻辑的证明,例如三段论证明;综合的知识由于是从感性出发的,所以需要落脚到感性的实证。证明和实证,构成知性知识确立的两种标准。按照这两种标准知识确立起来,即为知性之真。实践之知所遵循的是(相对)必然性的原理;它们之所以为真的标准是现实性,即实践之知的成功实现。按照这种标准将实践之知确立起来,即为实践之真。绝对之知是关于物本身的知识。它以绝对必然性作为成真之原理,它的标准就是绝对自身在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现实性。在绝对必然性中将绝对之知确立起来,即为绝对之真。
- 王天成张文圣
- 关键词:真理现实性必然性
- 克尔凯郭尔之个体的“绝望”生存样态分析
- 2025年
- 克尔凯郭尔认为,“在绝望中”是个体自我生存的常态。精神性存在的个体是自我绝望的生存论基础,也是自我绝望状态显现和持存的必要前提。作为被设定的综合存在的孤独个体,其综合关系不平衡的可能性,是自我绝望的可能性条件之一。对于个体而言,无知的绝望和绝望的无知,抑或由于某种条件触发而意识到的绝望,都是自我的绝望样态。绝望的进路逻辑与自我的意识密切相关,个体的意识尤其自我意识的强度越强则自我的绝望程度越高。这种分析思路对后世的宗教思想和哲学理论的研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王天成李新
-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绝望
- 黑格尔自然哲学及其评价角度被引量:1
- 2013年
- 文章首先从自然的概念、研究自然的方法、自然的发展机制等几个方面对黑格尔自然哲学进行分析。黑格尔自然概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自然是自我异化(物化)着的精神;自然是以必然性(和偶然)表现的自由;自然是以因果作用而表现出的合目的之物(有机体)。黑格尔把握自然的方法是"发展的方法"。它不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前提下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也不是直观的方法,而是一种让理念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创造对立的规定,并在这些规定中确立自身的方法,即理念自身显现的方法。自然的发展表现为由外在关系到内在关系、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机制;文章最后指出,智慧具有形而上学、自然或宇宙蓝图和具体学科等三个层次,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只有在这三个层次上多角度评价,才能真实地确定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利弊得失。
- 祁晓杰王天成
- 关键词:异化
- 黑格尔自由观的基本路径被引量:4
- 2012年
- 黑格尔的自由观是神学自由观及近代独断论自由观经康德的诘难之后浴火重生的产物,它的起点环节是自由逻辑学对必然和自由一体化的证明,中介环节是将人的现实自由的活动看成绝对本身的展现,最高环节是绝对精神作为自由理念的完满实现。这三个环节的统一成就一个自由理念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实现自己的圆圈,因而它的路径是自上而下的本体论式的证明路径。
- 王天成程宇驰
- 关键词:黑格尔自由观
- 心理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生存论的基本问题被引量:3
- 1998年
- 心理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生存论的基本问题张连良王天成1.时代呼唤着合理的哲学理性。合理的哲学理性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我们在《哲学怎样才是合理的》(参见《长白学刊》1996年第5期)一文中曾指出:人的生存矛盾是合理哲学理性基本特征预设研究的实在基础。是否...
- 张连良王天成
-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生存论形而上学文化分析
- 认识论的奠基与心理逻辑的统一——兼谈胡塞尔由现象学心理学向先验现象学转变的意义被引量:5
- 1997年
- 认识论的奠基与心理逻辑的统一——兼谈胡塞尔由现象学心理学向先验现象学转变的意义王天成1、心理与逻辑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因为,认识活动直接是一种心理活动,但它却指向逻辑,从形式到内容以有效的逻辑形态表现自己。这是认识活动的奇异性。一切...
- 王天成
- 关键词:现象学心理学胡塞尔先验现象学认识论明证性心理逻辑
-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中的个体生命原则被引量:16
- 2005年
- 人们往往将黑格尔概念辩证法体系和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原则对立起来,甚至认为他以概念的普遍性扼杀了生命的个体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黑格尔在对概念自身发展的描述中已经将概念提升到了一种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原则。这个提升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可称为概念的自我化;第二个阶段可称为自我的个体化和生命化。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
- 王天成
- 关键词:个体生命辩证法黑格尔自我个体性
- 辩证法的三种形态——意见的逻辑、幻相的逻辑和思辨的逻辑被引量:12
- 2007年
- 辩证法作为一套特定的思维形式以某种特定的对象为内容。从形式和内容统一的角度看,历史上有三种具有特定对象的辩证法,即意见的逻辑、幻相的逻辑和思辨的逻辑。意见的逻辑和幻相的逻辑分别是"意见"和"先验幻相"之不确定性在形式上的表现,因而具有消极意义。思辨逻辑作为辩证方法、辩证形式与辩证之体(内容)的统一,既是真理在其形式之运演中的自身证明,又是真理在其内容之发展中的自我完善或自我证成。这决定了辩证法在思辨逻辑的形态上第一次成为形上真理的确定性的形式,成为"真理的逻辑",摆脱了通常人们所理解的贬义。
- 王天成曾东
- 关键词: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