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

作品数:109 被引量:33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9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1篇细胞
  • 29篇血管
  • 20篇平滑肌
  • 19篇动脉
  • 18篇血小板
  • 17篇基因
  • 16篇平滑肌细胞
  • 16篇肌细胞
  • 15篇血管平滑肌
  • 13篇血管平滑肌细...
  • 12篇动脉粥样硬化
  • 12篇反义
  • 12篇反义C-MY...
  • 11篇蛋白
  • 10篇凋亡
  • 10篇氧化氮
  • 10篇一氧化氮
  • 9篇细胞凋亡
  • 8篇内皮
  • 8篇RNA

机构

  • 10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解放军农牧大...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作者

  • 108篇李进
  • 25篇董为人
  • 25篇安靓
  • 22篇戴云
  • 17篇曾嵘
  • 10篇刘小蓉
  • 9篇郭河信
  • 8篇田雪梅
  • 6篇黄伟民
  • 5篇武湘兵
  • 5篇刘伊丽
  • 5篇黄剑
  • 4篇岳军明
  • 4篇肖应庆
  • 4篇殷震
  • 4篇王凯
  • 4篇周生
  • 4篇赖良学
  • 4篇周艺
  • 4篇李福山

传媒

  • 2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0篇解剖科学进展
  • 6篇中国动脉硬化...
  • 6篇解剖学报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免...
  • 2篇国外医学(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国外医学(生...
  • 2篇广东解剖学通...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9篇2000
  • 12篇1999
  • 22篇1998
  • 16篇1997
  • 5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 9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79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治疗耳疾病
1997年
我们用血管内激光照射血液疗法(ILIB)治疗555例耳疾病患者;有效率达77.8%。作者讨论了ILIB疗效的可能机制。
董为人肖应庆王铁丹李进程洁銮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单核细胞形态学观察被引量:3
1990年
内皮铺片后用光镜、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单核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单核细胞的主要改变是:(1)单个或成群地粘附于内皮表面;(2)穿越内皮;(3)迁入内皮下层;(4)吞噬脂质,转变为泡沫细胞。讨论了单核细胞粘附及转变成泡沫细胞的机制和意义。
安靓李进
关键词:冠心病单核细胞形态学
大蒜精油对IL-1诱导的内皮细胞V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大蒜精油对IL-1诱导的内皮细胞VCAM-1表达的影响葛璐璐李进(第一军医大学组胚教研室)V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CD106)在IL-1、TNF-α等细胞因子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分子量为100KDa或11OKDa,介导内皮细胞与白细...
葛璐璐李进
关键词:内皮细胞大蒜精油VCAM-1组织化学染色
肥大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1
1998年
肥大细胞不仅参与了变态反应,而且具有更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最近发现肥大细胞出现于人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正常内膜、脂纹、纤维性脂肪斑块和纤维斑块,且其数量随病变加重而升高,提示肥大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肥大细胞可作为多功能细胞因子的来源,参与白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的募集,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
董为人李福山李进安靓
关键词:肥大细胞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
细胞骨架对凝血酶诱导人血小板分泌反应的调节(英文)
1995年
本文利用血小板表面外露的GMP-140为血小板分泌反应的特异性标志,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研究了细胞骨架抑制剂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分泌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血酶激活使血小板表面GMP-140的外露明显增加,反应迅速,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ADP刺激则几乎不引起GMP-140外露的增加。凝血酶激活前加入不同的细胞骨架抑制剂处理可产生不同的效应:细胞松驰素B(肌动蛋白微丝抑制剂)可明显上调凝血酶诱导的GMP-140外露;而秋水仙素(微管抑制剂)则下调GMP-140的外露;两者同时处理仍呈现明显的上调作用。提示凝血酶作为一种强激活剂,不仅可通过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的途径启动血小板分泌反应,而且可能经诱导肌动蛋白微丝的形成对分泌反应起反馈性负调节作用。微管的存在则可能对凝血酶诱导的分泌反应起促进作用。虽然两种细胞骨架的作用相反,但以微丝的作用为主,两者间无相互拮抗现象。
戴云李进
关键词:分泌反应凝血酶细胞骨架
三种反义c-myc RNA对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厂解反义c-myc基因在平滑肌细胞中持续、稳定表达对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方法 分别载有c-myc第1、2和3外显子反义片段的3种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aM1、aM2和aM3被导入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井于持续筛选后 1个月进行稳定表达检测。结果 aM2的导入和稳定表达使 SMC α-SM actin的表达提高了 42%,而 aM1和 aM3转染后的 SMC α-SM actin表达明显下降。另外,在转染了 aM2的 SMC的超微结构中普遍出现明显的肌丝束,而aM1和aM3组则呈现明显的细胞退行性变。结论 反义 c-myc aM2载体的稳定表达在体外使 SMC出现了收缩表型的逆转或部分逆转,而aM1和aM3则无此功能。
曾嵘李进戴云刘小蓉安靓
关键词:反义表型转换血管平滑肌细胞
全文增补中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工程活性肽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目前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过程中,生长因子起着重要的致病作用。特别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它趋化单核细胞迁移、粘附,促进泡沫细胞、脂质条纹形...
武湘兵李进赵克森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基因工程活性肽
第二届全国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学术会议述评
1998年
1996年5月,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论文汇编收集了有关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护理等方面的论文258篇,现总结如下。 (一)换能疗法及换能器王铁丹教授在会上首次提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ILIB)
董为人程洁銮李进
关键词:换能疗法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鼻腔内神经系统疾病
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新概念
1998年
最近的研究证实,人类动脉粥样硬化(AS)病灶的进展可被某些因素显着延缓,在某些研究中甚至可以稍退.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介入措施包括侵袭性脂质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运动.戒烟.应激疗法等),以及药物联合生活方式改变疗法。在全球范围内多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临床研究表明,药物和生活方式介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生良好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董为人戴云李进安靓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介入疗法药物
G1阻滞中p21-E2F间的相互作用
1997年
前列腺素A2 (PGA2 )具有强的体内、外抗增殖活性 ,引起细胞周期阻滞 ,同时 ,可诱导cdk抑制物 p2 1蛋白的表达 ,后者亦可介导多种细胞的G1阻滞 .提示 p2 1 waf1/cip1在PGA2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介绍了近两年来有关 p2 1 waf1/cip1与转录因子E2F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阐述p2 1 waf1/cip1在PGA2介导的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机制 .
董为人彭必友李进
关键词:细胞周期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