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磊

作品数:32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虫病
  • 6篇吸虫
  • 5篇吸虫病
  • 5篇弓形虫
  • 4篇淡色库蚊
  • 4篇库蚊
  • 4篇寄生
  • 4篇寄生虫
  • 3篇蛋白
  • 3篇钉螺
  • 3篇血吸虫
  • 3篇原虫
  • 3篇真菌
  • 3篇支睾吸虫病
  • 3篇史册
  • 3篇丝虫
  • 3篇丝虫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免疫

机构

  • 20篇山东省寄生虫...
  • 12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济南大学
  • 2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济宁市疾病预...
  • 1篇济宁市中医医...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32篇王利磊
  • 7篇刘新
  • 6篇赵长磊
  • 6篇刘丽娟
  • 5篇缪峰
  • 5篇陈锡欣
  • 4篇郭秀霞
  • 4篇陈延平
  • 4篇万功群
  • 4篇魏庆宽
  • 3篇程鹏
  • 3篇公茂庆
  • 3篇尹昆
  • 3篇孙慧
  • 3篇付兆义
  • 3篇王怀位
  • 3篇徐超
  • 3篇王海防
  • 3篇王用斌
  • 3篇邓绪礼

传媒

  • 21篇中国病原生物...
  • 6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入性恶性疟疾临床路径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n=28)及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住院天数及随访复发率,同时开展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并予以相应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愈率分别为(90.2±5.5)、87.50%(28/32)、(85.2±5.4)、93.8%(30/32)和(77.4±5.4)、64.29%(18/28)、(78.7±6.6)、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7/32),住院天数为(8.4±2.1)d,均低于对照组(46.43%)和(14.1±3.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随访复发率为7.14%,观察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在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护理工作中应使用该护理模式,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史世俊王利磊魏冬冬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疾护理
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脑组织转录本m^(6)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脑组织转录本的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TgCtwh6感染组(7只)、LHG感染组(7只)和对照组(TgCtwh6感染组、LHG感染组的对照各3只)。TgCtwh6感染组、LHG感染组分别灌胃接种中国Ⅰ型wh6株(TgCtwh6)和中国Ⅲ型LHG株刚地弓形虫感染小鼠脑组织悬液0.2ml(20个包囊/鼠),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接种后15、30和45 d,用抽签法随机抽取感染组小鼠各1只,麻醉后处死,取脑组织,于显微镜下分别记录大脑皮层区、海马区和嗅球区的包囊数。感染后45 d每组分别取3只小鼠的全脑组织,提取总RNA,制备基因组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甲基化位点(DML),统计感染组和对照组的mRNA的差异m6A甲基化位点及其所在转录本;对甲基化位点所在转录本进行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对甲基化差异转录本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选取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肥胖相关蛋白(FTO)和YTH结构域3(YTHDF3)等3种m6A甲基化修饰蛋白基因,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为内参,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其相对转录水平。结果感染组小鼠均感染成功。感染后45 d,大脑皮层、海马和嗅球的包囊数分别为(5676±10)、(4773±9)、(243±10)个。感染组和对照组共检出760650个甲基化位点,其中GGACA、GGACC、GGACT、ACGAT等4种m6A模体的甲基化水平分别占16.8%(127923/760650)、4.6%(35164/760650)、3.8%(28983/760650)和0.4%(3122/760650);共检出高甲基化位点所在转录本127016条,其中GGACA、GGACC、GGACT和ACGAT所在的转录本分别为71727、27754、24556和2979条。感染组与对照组小鼠脑组织转录组中ACGAT、GGACA、GGACC、GGACT等4种m6A模体的DML位点总数为9233,其中高甲基化位点4832个,低甲基化位点4851个。GO分析结果显示,DML所在转录本显著富�
解晓曼孙航代莉莎朱文菊王利磊谢环环董宏杰张俊梅王琦周贝贝赵桂华徐超尹昆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转录本
山东省控制与消除三大寄生虫病彪炳史册(一)被引量:1
2019年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七十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人类认识疾病、控制疾病、战胜疾病的壮丽史诗,是一部山东寄防人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的艰苦创业史,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山东省控制与消除黑热病、丝虫病、疟疾三大寄生虫病的艰辛历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陈延平张翔翔王利磊
关键词:寄生虫病疾病创业史黑热病丝虫病
一株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淡色库蚊幼虫的致病性测定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筛选对淡色库蚊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资源菌株。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对淡色库蚊幼虫有致病力的资源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检测其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最佳致病温度。结果经鉴定新分离的菌株为淡色生赤壳菌,在实验室条件下该菌株对淡色库蚊幼虫有高致病力,用浓度为1.0×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淡色库蚊3龄幼虫,10 d累计死亡率为100%。该菌株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最佳致病温度范围为24℃~26℃,LT50低于3 d。不同温度条件下,淡色生赤壳菌对淡色库蚊的致病力差异显著(F=27.569,df=23,P<0.05)。结论分离的淡色生赤壳菌对淡色库蚊幼虫具有高致病力,可作为媒介蚊虫生物防制的资源菌株进一步研究。
马荣王利磊郭秀霞王怀位刘丽娟
关键词:淡色库蚊
虫生真菌防治卫生害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总结了应用于卫生害虫防治的虫生真菌的研究概况,包括常用虫生真菌的种类,真菌性杀虫剂剂型以及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并分析了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卫生害虫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前景,以期为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卫生害虫提供参考依据。
刘丽娟王利磊公茂庆
关键词:虫生真菌卫生害虫生物防治
山东省控制华支睾吸虫病六项技术措施的创立与实施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流行规律和危害程度,总结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效果。方法对山东省50余年华支睾吸虫病的调查、研究及防治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70%碘化钾溶液漂浮集卵法,皮内试验,以地面积水情况进行流行率分层调查,大面积防治试点研究,应用药物六氯对二甲苯治疗华支睾吸虫病,控制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及考核标准等六项技术、方法和措施用于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的效果。结果 70%碘化钾溶液漂浮集卵法虫卵检出率高,以该方法进行的分层调查资料显示常年积水型村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显著高于临时积水型村。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方法敏感性高,以该方法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大面积试点防治,人群感染率和虫卵平均密度均显著降低。六氯对二甲苯片剂疗程短、服用方便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该药物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疗效确切。制定的控制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标准及考核办法科学、客观,可供全国其他流行区参考。结论山东省控制华支睾吸虫病六项技术措施实施效果显著,且对全国其他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具有借鉴作用。
陈延平王利磊赵中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
感染性钉螺在北方水域对动物宿主的易感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索输入性感染性钉螺在北方非疫区水域感染人畜的可能性。方法选择南水北调水利枢纽微山湖区作为研究现场,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干渠南端取水口地区江滩的感染性钉螺,感染动物宿主小白鼠30只和家兔3只;采用毛蚴孵化法粪检和解剖实验动物,观察肝脏虫卵结节的方法以确定感染情况。结果感染后第2~4周,存活的19只小白鼠肝脏均有虫卵结节,感染成功率为100%;感染后第7周,家兔毛蚴孵化法粪检血吸虫卵均为阳性,解剖见肝脏均有虫卵结节。结论输入性感染性钉螺在北方非疫区自然水域具有逸出尾蚴并感染动物宿主的能力。
郑灿军缪峰邓绪礼刘新王利磊陈锡新杨国华黄轶昕张燕萍李伟
关键词:钉螺日本血吸虫南水北调工程感染性
鲁西南地区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分型及序列同源性研究
2018年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鲁西南地区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分型及序列同源性特征。方法收集不同时期采制的鲁西南地区间日疟患者厚、薄血膜标本,用巢式PCR方法扩增间日疟Pvmsp-1基因icb5~icb6片段,对产物进行PvuⅡ酶切鉴定和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5份间日疟样品巢式PCR产物大小均为470bp,经PvuⅡ酶切均获得350bp和120bp两条片段,为Sal-1型。进化树分析25个样品株处于同一个大分支,且与Sal-1型标准株株同属一个总分枝,而与Belem型标准株遗传距离较远。结论鲁西南地区不同时期流行株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均为Sal-1型,株间序列同源性较高。
宋观波徐超王利磊魏庆宽李瑾尹昆肖婷孙慧黄炳成
关键词:基因分型同源性
山东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特点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掌握山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卫生部统一抽取本省10个县,30个调查点15000人,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方法和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5152人,寄生虫感染2767人,感染率18.26%。检出肠道寄生虫12种,其中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6.37%、9.89%和16.06%;原虫以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最高为1.42%。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人群总感染率、感染度、多虫种感染及虫种数量,均比10年前第一次调查有大幅度下降,有必要调整、制定新时期寄生虫病防治方案与规划。
万功群刘新王利磊缪峰赵长磊傅斌陈锡欣李桂萍赵中平甄天民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
虫生真菌防治卫生害虫的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了应用于卫生害虫防治的虫生真菌的研究概况,包括常用虫生真菌的种类、真菌性杀虫剂剂型以及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并分析了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卫生害虫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前景,以期为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卫生害虫提供参考依据。
刘丽娟王利磊公茂庆
关键词:虫生真菌卫生害虫生物防治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