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姿
- 作品数:52 被引量:2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州市武进区某幼儿园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 调查一起幼儿园内发生的水痘暴发疫情,分析暴发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预防控制水痘暴发疫情的对策。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的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武进区某幼儿园共有学生698人、教职工40人,学生水痘疫苗接种率为22.2%、近3年内疫苗接种率为7.4%,教职工疫苗接种情况不详;2015年11月25日-12月30日,该园共出现36例水痘病例,其中教职工1人、学生35人,罹患率分别为2.5%、5.0%,流行曲线出现2次发病高峰,分别为12月4日和12月28日,提示存在第二代、第三代病例,第二代病例16人、第三代病例19人,二者续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5,P〉0.05);水痘病例发病前有无水痘疫苗免疫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9,P〉0.05)。结论 学生间接触及突破病例的出现可能是暴发疫情扩散与蔓延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水痘暴发疫情中,教职工也是水痘发生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病,极易形成新的传染源,加剧学生间水痘的传播。
- 赵学成周义红潘英姿袁春燕吴惠靳光付
-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调查
- 常州市武进区学校诺如病毒无症状感染率及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幼儿园和小学诺如病毒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卫生需求以及诺如病毒无症状感染现状,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改进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调查476名教师,4 018名学生;诺如病毒无症状感染肛拭子采样498例。结果学校教师诺如病毒防治知识掌握不全面;城镇教师诺如病毒风险意识不及农村教师,小学教师不及幼儿园教师;城镇小学学生卫生行为习惯优于农村小学学生;498例肛拭子中阳性样本共15例,幼儿园和小学诺如病毒无症状感染率分别为4.51%和2.47%。结论学校应当加强诺如病毒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科普疫情防治措施,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应重视学生诺如病毒无症状感染现状。
- 吴惠潘英姿周义红朱洪鸣赵学成袁春燕汤玲燕吴佳慧
- 关键词:诺如病毒问卷调查无症状感染
- 豆类摄入量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究豆类摄入量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中国(PURE-China)队列,于2005—2009年在中国12个省115个城市和农村地区,招募35~70岁成年人,每三年随访一次,本次分析随访时间截止至2019年8月10日。豆类摄入量通过面对面访谈时使用经过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获得,分为4组:<10.0、10.0~<72.4、72.4~<214.7、≥214.7 g/d。使用Cox脆弱模型分析豆类摄入量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风险间的关联。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检验豆类摄入量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风险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本次分析共纳入41357例研究对象,每日豆类摄入量中位数为72.4(29.5,134.3)g/d。在11.9(9.5,12.6)年的中位随访时间中,共记录了3175例主要心血管事件及1827例全因死亡事件。豆类摄入量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P_(非线性)<0.001)。在调整多因素的模型中,以豆类摄入量<10.0 g/d者为参照组,豆类摄入量为72.4~<214.7 g/d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了17.0%(HR=0.83,95%CI0.73~0.93,P=0.002)和24.0%(HR=0.76,95%CI0.66~0.89,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老年人群中,与参照组相比,豆类摄入量72.4~<214.7 g/d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下降了34.0%(HR=0.66,95%CI 0.50~0.86,P=0.002);在高血压人群中,与参照组相比,豆类摄入量72.4~<214.7g/d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分别下降了18.0%(HR=0.82,95%CI0.71~0.95,P=0.008)和30.0%(HR=0.70,95%CI 0.57~0.86,P=0.001)。在西部地区人群中,与参照组相比,豆类摄入量72.4~<214.7 g/d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下降了26.0%(HR=0.74,95%CI 0.59~0.93,P=0.008);在东部地区人群中,与参照组相比,豆类摄入量72.4~<214.7 g/d者的全因死亡发生风险下降了29.0%(HR=0.71,95%CI0.57~0.89,P=0.002)。结论在中国人群中,豆
- 张瑞雪潘英姿李琦何新叶马媛婷游凯李卫李卫
- 关键词:豆类主要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高血压老年
- 2010—2014年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常州市武进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武进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共报告13 838例,其中重症41例,死亡2例;发病时间呈双流行高峰4-7月为主高峰(64.01%);11-12月为次峰(10.84%);武进区所辖的1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城郊结合部的湖塘镇报告发病数最高;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比为1.53∶1;普通病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共同主导流行。结论 武进区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以及人群性,引起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 A16,并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
- 袁春燕周义红吴惠潘英姿赵学成吴菊华汤玲燕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常州市武进区2010-2014年水痘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常州市武进区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水痘流行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常州市武进区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事件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常州市武进区2010-2014年共报告水痘病例3 319例,年均发病率为41.80/10万,冬春季高发,发病年龄以5~10岁为主,发病率为405.8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35,职业以学生为主。同期共报告暴发疫情9起,全部发生在小学。结论常州市武进区水痘发病率高,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点地区。应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加强幼托机构和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减少暴发,降低水痘发病率。
- 吴惠潘英姿周义红袁春燕赵学成
-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常州市武进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分析
- 2006年
- 潘英姿
- 关键词:染菌量消毒管理办法消毒合格率消毒监测室内空气消毒
- 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教训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水痘暴发疫情控制的难点与对策。方法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确定病例定义并完成病例搜索,描述分析常州市武进区某小学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该起水痘疫情共搜索病例115例,罹患率为4.54%;疫情共持续88d,出现5个发病高峰,波及5个年级30个班级,罹患率最高的达12.52%。突破性水痘病例占68.70%,以有接种一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史为主(占97.47%);接种VarV时间≥3年者占96.20%,从接种到发病的时间中位数为73个月。该起疫情VarV应急接种1 411例,应急接种率为55.70%。结论该疫情可能是由VarV剂次不足或接种疫苗年限较长而引发。
- 潘英姿周义红赵学成袁春燕陈聪
-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调查
- 基于武进区县域医防融合模式的探讨
- 2025年
- 目的总结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县域医防融合模式及其成效,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旨在为我国紧密型区域医防融合模式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武进区在区卫生健康局推动下,建立以医疗机构牵头的医共体、以公共卫生机构牵头的医联体,以卫健局牵头的公共卫生骨干人才派驻模式,以校地协同创建慢性病“整合式”管理模式的医防融合模式。结果基层慢性病管理提质增效有明显效果;促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有机融合,实现对高危人群的精准管理于控制,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打造了一批基层医防融合转型示范单位;探索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结论武进区针对本辖区实际情况建立的医防融合创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资源不足,医防融合队伍建设不健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不足,以及医防融合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尚未健全的问题。需建立机制,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主动开展医防融合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升基层机构服务能力;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医防融合发展完善。
- 周绪凤史宏潘英姿陈丹许敏锐
- 2012—2022年常州市武进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及时间序列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12—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做好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2022年武进区猩红热流行特征,采用2012—2021年猩红热病例的月报告数构建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SARIMA模型)并预测2022年的发病数。结果2012—2022年武进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5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5/10万,2014年报告发病率最高达5.07/10万,之后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4.256,P<0.001)。每年3—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4∶1,以4~8岁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66%。通过检验的最优模型为SARIMA(1,0,0)(1,0,1)12,参数估计有统计学意义,Ljung-Box检验残差为白噪声序列(P=0.799);用该模型预测2022年猩红热月发病数,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结论2014年起武进区猩红热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SARIMA模型可短期预测猩红热发病,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应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猩红热的监测防控。
- 汤玲燕潘英姿袁春燕张红
-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SARIMA模型
- 2010年武进区全国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系统评估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科学评估强化免疫接种率、了解强化免疫后麻疹疫苗覆盖率,以指导下一阶段消除麻疹的工作。方法:按PPS抽样法,调查35个行政村的目标儿童,输入EpiD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439名儿童,其中常住290名,流动149名。麻疹疫苗基础接种率99.77%,麻疹相关疫苗加强接种率98.94%。常住儿童强化接种率100%,流动儿童强化接种率99.33%。常住和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与评估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发病,除加强传染源(患者)管理外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及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制定防控策略。
- 潘英姿朱洪鸣
- 关键词:麻疹强化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