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燕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清晨第2次尿替代第1次尿作尿常规检测可行性探讨
- 2004年
- 目的 用清晨第1次尿与第2次尿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住院病人尿液样本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结论 通过检测结果对比用第2次尿代替第1次晨尿作尿常规检验具有可行性。
- 张萍潘晓燕张秀杏
- 关键词:清晨尿常规检测
-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抗粘病毒基因蛋白(Mx1)水平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Mx1蛋白的分泌水平及其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对52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用ELISA法进行Mx1蛋白的检测,并与HBV—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其Mx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且与HBV—DNA病毒载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Mx1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参与了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过程。
- 潘晓燕夏蔚珉陈文强
- 烧伤病人细菌感染的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 2013年
- 目的:对烧伤病人进行细菌学调查,并对并对烧伤病人感染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医生对病人进行预用药,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回顾2009年至2011年期间淄博市中心医院烧伤病区81例病人333份创面及血液标本分离的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研究表明细菌检出率呈增加趋势;首先是细菌的构成比排序发生了变化;其次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烧伤病房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多具有多重耐药,耐药率不断增加。为此我们在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控制烧伤病区细菌感染的目的。
- 陈文强杜文燕潘晓燕夏蔚珉
- 关键词:细菌感染耐药性
- 淄博市0~7岁儿童2008年~2012年血铅水平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调查淄博市0-7岁儿童2008-2012年血铅水平及危险因素,为儿童铅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0-7岁儿童5 895例,运用问卷调查,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儿童静脉血铅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008-2012年儿童血铅水平(62.25±31.55)μg/L,铅中毒率呈降低趋势。回归分析显示,底层临街住房、煤炭等燃料、居住工厂附近、不常洗手和常咬玩具或铅笔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2008-2012年儿童铅中毒率呈现降低趋势。儿童居住环境及不良生活习惯与血铅水平异常有关。
- 潘晓燕陈文强原砚
- 关键词:儿童血铅铅中毒
- 141例住院儿童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及耐药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复杂性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141例尿培养阳性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及常见致病菌药敏进行分析.结果 141例患儿共分离培养出14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儿童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56.6%(81/143),以大肠埃希菌(41.3%,59/143)最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占38.5%(55/143),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17.5%(25/143),14.7%(21/143);真菌占4.9%(7/143).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为92.0%(23/25),对亚胺培南(4.3%,2/47)、阿米卡星(6.8%,4/59)和呋喃妥因(6.8%,4/59)的耐药率低.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率低于其他常用抗生素.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高于其他常用抗生素.结论 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是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这些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很高,应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经验用药.
- 潘晓燕陈文强原砚
- 关键词:儿童复杂性尿路感染耐药性
- 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
- 2004年
- 本文通过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5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表明,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为85.2%,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为81.5%;对氨苄两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6.3%,对其它11种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这对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潘晓燕
- 关键词: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敏感性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膜微粒、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136例冠心病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1例,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外周血EMPs、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MPs、IL-2、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外周血EMPs、IL-2、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以上各项指标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Ps与IL-2、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716、0.753,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MPs、IL-2、IFN-γ水平升高,EMPs与IL-2、IFN-γ水平呈正相关,提示检测EMPs水平可以反映患者内皮功能、斑块炎性反应程度及斑块稳定情况。
- 张文陈文强朱斌潘晓燕赵立娜
-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
- 新型免疫分子TIPE2对肝癌细胞转移与侵袭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分子TIPE2对肝癌细胞转移与侵袭的影响作用。方法取35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40例健康对照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外周血PBMCs中TIPE2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TIPE2对BEL7402细胞转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肝癌病人PBMCs中TIPE2的表达下调,且其下调程度与肿瘤分期相关,细胞转染实验表明TIPE2上调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的转移与侵袭。结论 TIPE2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 潘晓燕程平陈文强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 新型免疫分子TIPE2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清降钙素原相关性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分子TIPE2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收治病人96例,其中PCT阳性即临床诊断细菌感染者60例,PCT阴性即无明显细菌感染者36例:同时选取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降钙素原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TIPE2表达水平高于无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与PCT存在明显相关性;无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免疫分子TIPE2与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可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两者水平在重症感染病人中呈明显正相关。
- 潘晓燕陈文强夏蔚珉
-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