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行昊

作品数:90 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福建省林业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闽楠
  • 11篇木荷
  • 10篇桉树
  • 9篇造林
  • 9篇树枝
  • 9篇扦插
  • 9篇桉树枝瘿姬小...
  • 9篇小蜂
  • 8篇紫薇
  • 8篇无患子
  • 6篇生长性状
  • 6篇苗木
  • 6篇光合特性
  • 5篇单株
  • 5篇性状
  • 5篇幼林
  • 5篇树种
  • 4篇优良单株
  • 4篇优树
  • 4篇育苗

机构

  • 79篇福建省林业科...
  • 36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福建省森林培...
  • 4篇山西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福建生物工程...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闽西职业技术...
  • 1篇天津市委党校
  • 1篇龙泉市林业科...

作者

  • 89篇汤行昊
  • 51篇范辉华
  • 29篇张娟
  • 17篇黄宇
  • 8篇李乾振
  • 8篇陈顺立
  • 7篇王志洁
  • 7篇林秀琴
  • 6篇张华峰
  • 6篇林智勇
  • 6篇黄石德
  • 5篇张天宇
  • 5篇李建民
  • 4篇刘宝
  • 4篇黄建华
  • 4篇董刚
  • 4篇游惠明
  • 4篇李莹
  • 3篇林捷
  • 3篇洪志猛

传媒

  • 10篇防护林科技
  • 8篇福建林业科技
  • 6篇福建林业
  • 4篇福建林学院学...
  • 4篇河北林业科技
  • 4篇南方林业科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森林与环境学...
  • 2篇林业与环境科...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湖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6篇2025
  • 9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福建山樱花种子均衡打破休眠及芽苗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福建山樱花种子均衡打破休眠及芽苗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采集处理;将种子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0分钟,然后用水洗至无色;于晴天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再将种子放置在20-30℃阳光下均匀摊开暴...
范辉华周志春汤行昊张蕊黄宇楚秀丽
无患子优良单株的综合评选被引量:14
2014年
为筛选出适合产业化利用的无患子优良单株,调查了9省区的122株优良单株,并对初步筛选的61株优良单株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优良单株的各种经济性状均存在明显差异,即便是在同一省域同一地区的不同优良单株,其主要经济性状也存在差异。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是无患子最为重要的经济性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对果肉皂苷产出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31株优良单株和种仁含油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29株优良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复选出广西柳州108#等13株平均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分别较总体平均水平高出12.70%和10.08%的优良单株。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树龄、树高、胸径、冠幅面积以及优良单株所处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海拔高度等因素对无患子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的影响,发现优良单株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树龄、树高和年平均气温这4因素与果肉皂苷产出率联系较为紧密,而与种仁含油率关联较为紧密的因素则是优良单株的冠幅面积、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树高和年平均气温。
范辉华姚湘明汤行昊张天宇刘宝林秀琴詹永亮蔡晓芝
关键词:无患子皂苷含油率优良单株
一株可降低松材线虫致病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F2C4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降低松材线虫致病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F2C4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已于2022年3月2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
黄云鹏肖祥希汤行昊张娟何文广高楠吴俊杰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造林2年后的闽楠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比较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造林模式中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树高、最大冠幅、枝下高、根深、平均根幅、单株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最大,分别达11.60mm、115.56cm、61.33cm、32.42cm、47.50cm、48.42cm、1269.13cm、376.75cm2、9.32cm^3。杉木林下套种闽楠模式的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4.32%。3种不同造林模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的范围在5.52~7.9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范围在0.0417~0.0602μmol/μmol,Pmax和AQY大小排序均为:林下套种>混交林>纯林。不同造林模式光饱和点(Ls)的范围在943.62~1508.13μmol/m^2·s,光补偿点(Lc)的范围在11.79~16.53μmol/m^2·s,Ls和Lc由高到低依次为纯林>混交林>林下套种。林下套种闽楠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814,混交林次之,得分为0.2782;综合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等性状表现,本研究3种造林模式中保留密度450株/hm2的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为造林成效最优的模式。
黄宇林智勇汤行昊廖鹏辉张娟范辉华
关键词:闽楠造林模式生长性状根系性状木材特性
顺昌发展无患子原料林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无患子提取皂苷和制备生物柴油,是当前生物质资源产业化的热点领域之一。文章对顺昌县发展无患子原料林的可行性进行了剖析。分析认为,顺昌县的自然环境与土地资源条件适宜发展无患子原料林。既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和海西经济区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又能为生物质能源和绿色天然环保洗涤产品的生产提供原料,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顺昌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范辉华汤行昊舒婷姚湘明张天宇林秀琴
关键词:无患子原料林可行性
造林密度对降香黄檀幼林生长的影响
2025年
为了解降香黄檀造林成效,采用2年生降香黄檀苗木设置4种造林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能显著影响降香黄檀的地径、树高、冠幅生长和造林存活率,种植密度1667株·hm^(-2)的造林成效最好,造林1 a后降香黄檀地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分别为14.70 mm、134.30 cm、49.78 cm、55.58 cm。降香黄檀生长、存活指标的关系表现为地径与树高、枝下高、冠幅、成活率均呈正相关关系,枝下高与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枝下高与存活率呈负相关关系;冠幅与树高呈正相关关系,与存活率呈负相关关系。综合4 a的生长表现,降香黄檀采用1667株·hm^(-2)的密度造林,成效最好。
江廷国黄俊婷汤行昊汤行昊
关键词:降香黄檀造林密度幼林造林成效
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人工林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各省区最为主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的总种植面积近267万hm2,分布在我国南方17个省的600多个县。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一种近年来国际上新发现的严重危害桉属植物的外来有...
汤行昊
关键词: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文献传递
紫薇规模化扦插繁殖关键技术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总结了紫薇采穗圃营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相结合的常年规模化繁殖关键环节与技术,为实现紫薇优良单株种质扦插苗规模化培育提供参考。
范辉华李乾振姚湘明汤行昊张天宇
关键词:紫薇规模化扦插繁殖
不同天然居群闽楠种子及苗期特性研究
2025年
以顺昌洋口、顺昌建西、将乐光明、建瓯东安4个天然居群闽楠种子为研究对象,进行苗圃栽培试验,分析4个居群闽楠种子形态、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种子性状中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大,达24.15%,种子长径变异系数最小,为4.76%,种子遗传变异占比在47.09%~99.42%之间。建瓯东安居群与其他居群在种子形态指标及叶片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千粒重与苗高、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径与叶片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建瓯东安居群在苗高、叶片长度及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上优于其他居群。建瓯东安居群闽楠种子在生长表现和幼苗生理适应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具有优良种质潜力,可优先用于遗传改良和定向培育中。
胡妍黄云鹏刘宗凤张娟范辉华汤行昊
关键词:闽楠居群幼苗生长光合特性
红壤侵蚀区杉木经营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寻适合在红壤侵蚀区应用和推广的杉木经营模式,对红壤侵蚀区的多种杉木营林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5代杉木苗的试验地较采用普通苗造林的试验地,杉木植株平均树高和平均地径分别增长58.44%和51.75%。采用扩穴连带抚育措施的试验地NS4较不抚育的试验地NS2,平均树高和平均地径分别超出19.67%和21.39%;而采用块状抚育较扩穴连带抚育效果更佳,分别超出27.05%和28.32%。追施沼肥的NS6号试验地中,杉木平均树高为2.18 m,平均地径为3.06 cm;追施化肥的NS5号试验地中,杉木平均树高为1.89 m,平均地径为2.71 cm;种苗选择和抚育措施相同但未进行追肥的NS3号试验地,苗高只有1.55 m,平均地径仅为2.22 cm。施用沼液肥能更有效地促进杉木的生长。
汤行昊李建民洪志猛范辉华黄石德游惠明
关键词:红壤杉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