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风云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女性
  • 3篇小说
  • 2篇女性形象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新移民
  • 1篇新移民小说
  • 1篇移民
  • 1篇移民小说
  • 1篇余华
  • 1篇余华小说
  • 1篇阅读学
  • 1篇中国现当代
  • 1篇中国现当代文...
  • 1篇人文
  • 1篇人文解读
  • 1篇人性
  • 1篇全民阅读推广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解读

机构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6篇武风云
  • 1篇任文香

传媒

  • 2篇芒种(下半月...
  • 1篇新世纪图书馆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清远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元文化中的移民女性形象——李彦新移民小说的文化解读
2016年
李彦的小说塑造了多元文化下移民女性的形象,尤其是《海底》中的珊瑚和江鸥母女两人,她们之间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冲突、磨合和融合的过程反映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构成整部小说叙事发展的脉络。除此之外,还塑造出各种形色的移民女性形象,勾勒出海外新移民生活的图景。
武风云
关键词:新移民女性文化
曾祥芹“汉文阅读学”学科构想及其阅读文化学意义
2025年
全民阅读事业的开展,以及多年来阅读推广的具体实践,一方面丰富着当代的阅读文化语料和案例,另一方面,也呼唤和期待着阅读文化学的理论指导。阅读推广的有效开展,需要阅读学理论的指导。文章认为,当代语文教育名家、阅读学家曾祥芹(1936-2021),在赓续汉文阅读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数十年学识和综合学力构建了“汉文阅读学”学科体系。其汉文阅读理论的推进、中外阅读技法的研究、阅读工程的实施等理论,及“阅读既是直接的精神生产力,又是精神生产的‘元生产力’,还是间接的物质生产力”等论断,堪称全民阅读的重要理念依据和阅读推广活动的实际内容,对于全民阅读推广,有着重要的阅读文化学价值和切实的社会教育意义,助推着以民族文化自信和当代文化振兴为重要内涵的精神文明建设。
任文香武风云武风云
关键词:全民阅读推广
精神分析批评视角下的高加林
2010年
高加林在人生选择中的所有矛盾和痛苦都可以从精神分析批评的内在角度来审视。从无意识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出高加林无形中身份意识对他的影响;从白日梦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出他对理想的渴望;从力比多理论视角可以看出本能在他爱情选择时的作用;三重人格结构下的他,充满着自我的矛盾和冲突,进而看出在现实中的矛盾状况的原因。
武风云
关键词:无意识白日梦
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阈下的李彦文学创作研究
2017年
李彦的文学创作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内容上,她的作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时间维度上的历史书写,二是空间维度上对新移民群体及文化的相关书写,三是充满诗意和文化性的个人哲思。李彦创作注重对女性的关注,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和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并形成文体互渗、情理交融的美学风格。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说,李彦的作品具有比较和对话的意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既有衔接,也有超越。
武风云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历史洪流中的人性困境——李彦小说《红浮萍》的人文解读
2016年
李彦的小说《红浮萍》叙述了祖孙三代女性的命运,祖母深受宗法伦理的压抑,母亲杨雯则在革命的洪流中动荡波折,而虞平则经历波折后思想觉醒,故事深刻地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性的困境,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予以审视与反思。
武风云
关键词:《红浮萍》女性人性
论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数量不多,而且很少被研究者关注,但是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因为这里边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和价值倾向。运用性别诗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挖掘出余华的男权主义观念。 通过对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梳理和归类,可以...
武风云
关键词:女性形象男权思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