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彩虹
- 作品数:22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廊坊市科技局课题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核心抗体的加样质量控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选择TECAN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理想检测程序。方法对同一样本设置不同的加样方式、加样顺序,获得相应的数据,比较检测结果以确定理想检测程序。结果 TECAN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HBcAb,加样针存在拖带现象,可能造成标本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或污染阴性对照,使CO值降低,造成假阴性结果。通过改进加样程序,减少携带概率,避免阴性对照污染,提高检测质量。结论用单独加样方式,先加阴阳对照再加标本的顺序为理想的检测程序。
- 张龙银广悦武彩虹王辉张朝云
- 关键词:乙肝核心抗体
- 术前检验项目共同用血及其质量控制的临床研究
- 张龙黄淑伟龚庆辉银广悦周志伟孙岩武彩虹刘继勇
- 课题通过研究在不影响各项检验结果的前提下,将血常规、血型、凝血、肝肾功、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术前检验项目共用1-2标本,从而减少检验性失血,起到血液保护作用。为贫血、烧伤、儿童、稀有血型、难抽血等患者更好服务。通过应...
- 关键词:
- 关键词:术前检查抗凝剂
- 术前检测生化与免疫项目共同用血分析
- 2015年
- 新生儿、儿童、难采血患者等采集血标本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另外由于护士疏忽少抽血现象偶有发生,这样只能用一管标本同时检测生化与免疫项目,对于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酶免疫来说,拖带、污染现象经常发生[1],如何选择检测顺序很重要,现选取术前检查生化和免疫中的代表性项目,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张龙黄淑伟武彩虹赵彦亮张朝云
-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仪梅毒螺旋体抗体混合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新生儿血清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假阳性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梅毒是临床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其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又叫苍白螺旋体[1]。我国20世纪60年代已基本消灭梅毒,但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已成为重要的临床医学问题。血清梅毒抗体是诊断梅毒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梅毒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和血清检查,
- 张龙黄淑伟张朝云刘继勇武彩虹
- 关键词:梅毒抗体新生儿血清苍白螺旋体TREPONEMA灰区
- 连翘对内毒素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观察连翘对内毒素(ET)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NF-κB)、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的影响,探讨其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无菌操作分离大鼠脾脏,制备脾脏淋巴细胞并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分为对照组(Control)、ET组、连翘高、中、低剂量组[连翘水煎液(AFS)1+ET、AFS2+ ET、AFS3+ ET]及多黏菌素B组(Ploy B+ET);AFS1+ ET、AFS2+ ET、AFS3+ ET组及Ploy B+ET组分别加入AFS 50.0、25.0、12.5 g/L及多黏菌素B 10 mg/L培养0.5h后,再分别加入10 μg/L ET培养12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TLR.及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IL-6及IL-10的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ET组TLR4、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38 ±0.05比0.47±0.01;2.37±0.09比0.68±0.09,P<0.01),IL-6及IL-10分泌水平明显增高[(65.96±0.26)ng/L比(16.59±0.23) ng/L; (21.01 ±0.16) ng/L比(9.17±0.14)ng/L,P<0.01];AFS1+ ET、AFS2+ ET、AFS3+ ET组均能显著减轻上述变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AFS1+ ET组与Ploy B+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0.03比0.74±0.02;1.22±0.12比1.35±0.10; (21.54 ±0.47) ng/L比(22.20士0.40)ng/L;(11.37 ±0.21) ng/L比(11.85±0.20) ng/L,P>0.05].结论 连翘预处理能降低ET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LR4、NF-κB的表达及IL-6、IL-10的分泌,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 李文星张毅温勃阳段吉明申素纲熊泽翼尹金祥武彩虹
- 关键词:连翘内毒素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
- SFRP1及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粪便中Wnt途径的抑制因子(WIF-1)与分泌型卷曲蛋白(SFR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CRC)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2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与50例CRC患者(CRC组)、3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患者(增生组)、36例大肠腺瘤患者(腺瘤组)为研究对象。采用QIAamp型粪便DNA提取试剂盒对粪便中的DNA进行提取,分析比较四组粪便中WIF-1及SFRP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 CRC组WIF-1及SFRP1基因甲基化率为60.0%及64.0%,增生组为20.0%及20.0%,腺瘤组为44.4%及52.8%。联合WIF-1及SFRP1检测大肠腺瘤及CRC的敏感度分别为66.7%及76.0%,且两个基因在腺瘤组及CRC组中的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增生组(P均<0.05)。WIF-1与SERP1基因甲基化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SFRP1及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升高,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
- 银广悦刘创建周志伟徐翠玲钱成荣武彩虹田雪梅汪方圆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息肉大肠腺瘤甲基化
- 抗人神经胶质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目的:神经胶质瘤(Gliolma)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瘤是一种癌细胞起源、病理结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症状都很特殊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且术后易复发,目前采用的手术、化疗、...
- 武彩虹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细胞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抗原
- 文献传递
- 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抗凝血电解质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抗凝血电解质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促凝血电解质的差异,评价血气分析动脉血电解质测定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以固体肝素锂-锌平衡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解质测定,同时静脉采血用生化分析仪进行电解质测定。对2种方法结果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配对资料的t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两种采血方法的Na+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K+、Cl-检测结果经回归方程矫正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血气分析的动脉血进行电解质测定,结果经回归方程矫正后可以用于临床。
- 史连义李津武彩虹张龙都日娜
- 关键词:血气分析电解质失血
- 可溶性E-钙粘蛋白(SE-CAD)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钙粘蛋白(soluble E-cadherin,SE-CAD)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LE患者一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95例SLE患者(均为女性)作为实验组,35名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E-CAD、ESR、甘油三酯等的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SE-CA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将SE-CAD作为因变量,患者年龄、ESR、血肌酐、GFR、胆固醇、甘油三酯、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作为自变量,多元回归分析,SLE患者血清SE-CAD水平与年龄、ESR、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IL-6和MMP-3呈正相关,其中血肌酐、年龄、ESR和甘油三酯为主要影响因素。在血肌酐﹥90μmol/L、GFR<50ml/min或者合并肾炎的SLE患者中血清SE-CAD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血清SE-CAD水平可以反映SLE患者的活动性。而且在SLE患者合并肾炎时显著升高,提示血清SE-CAD水平可以作为诊断狼疮性肾炎的一个标志物。
- 武彩虹银广悦钱成荣张龙龚庆辉郭煜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SR肌酐甘油三酯
- 唾液肌酐、尿素和尿酸水平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检测唾液尿素(Urea)、肌酐(Cr)和尿酸(UA)水平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88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将88例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CCr)分为CKD晚期26例(A组),CCr<30 ml/(min·1.73 m2);CKD中期32例(B组),30 ml/(min·1.73 m2)≤CCr≤60 ml/(min·1.73 m2);CKD早期30例(C组),CCr>60 ml/(min·1.73 m2)。另选择健康人群92例为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和唾液中Cr、Urea、UA含量,并对各指标与年龄、CKD分期、吸烟状况、BMI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血清和唾液Cr、Urea、UA水平呈升高趋势(P<0.01),但C组和对照组间血清和唾液Cr、Urea、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血清Cr、UA水平明显高于唾液,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和唾液Ur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组间,血清Cr、UA水平明显高于唾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和唾液Urea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Urea、UA水平与唾液Cr、Urea、UA水平分别呈正相关(P<0.05);血清和唾液Cr、Urea、UA水平与CKD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吸烟状况、BMI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唾液Cr、Urea、UA水平可反映血清Cr、Urea、UA含量,与CKD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随着CKD病情的进展呈现上升趋势,检测唾液Cr、Urea、UA含量可用于中晚期CKD的监测。
- 刘继勇徐翠玲杨保昌田雪梅武彩虹银广悦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唾液尿素肌酐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