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浩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氮循环
  • 3篇稻田
  • 1篇氮动态
  • 1篇蒸散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变化
  • 1篇生物生长
  • 1篇施工工艺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田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碳氮循环
  • 1篇土坝
  • 1篇土壤-作物
  • 1篇土壤属性
  • 1篇土壤碳
  • 1篇土质

机构

  • 8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梁浩
  • 2篇周丰
  • 1篇杨士红
  • 1篇王同朝
  • 1篇周丰
  • 1篇李威
  • 1篇殷骏
  • 1篇关小康
  • 1篇徐俊增
  • 1篇毛欣宇
  • 1篇曹卫东
  • 1篇陈磊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水稻田氮循环模拟与优化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田氮循环模拟与优化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农业生态系统建模与氮循环管理技术领域,发明包括将获取的目标水稻田的环境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周丛生物集成模型,动态模拟周丛生物的生物量变化及其与表层土壤和田...
梁浩闫风云周丰
稻田-沟塘系统水氮动态模拟与灌排调控模型构建被引量:7
2021年
沟塘系统对农田排水具有较好的拦蓄能力,是降低中国南方稻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有效措施,定量化评价稻田-沟塘系统水氮过程是合理制定水氮管理措施的关键。该研究以稻田-作物模型WHCNS_Rice为基础,通过添加沟塘水氮平衡和灌排调控过程,构建了稻田-沟塘系统水氮调控模型。并采用太湖流域2 a不同灌排和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数据校准和验证模型,分析不同灌排和施肥处理下稻田-沟塘系统的调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模型能够模拟不同灌排和施肥处理下稻田土壤含水量、稻田田面水深、径流量、氮素径流损失量、氨挥发量、作物吸氮量和作物产量,模拟的相对均方根误差、一致性指数和模型模拟效率的范围分别为4.6%~29.7%、0.758~0.996和0.073~0.983,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模拟结果显示,与传统处理相比,控制灌溉结合优化施肥,减少了稻田32.1%~36.2%的灌溉水用量和36.7%~67.3%的氮素径流损失,同时平均降低了55.1%沟塘硝态氮浓度,从而降低了沟塘地表氮素径流损失风险。Morris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土壤水力学参数和沟塘渗漏速率对沟塘水深的模拟影响较大,而作物参数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沟塘硝态氮浓度对稻田水力学参数、沟塘氮素消纳系数和氨挥发一阶动力学系数较敏感。同时,构建的模型能反映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和沟塘/稻田面积比下稻田-沟塘系统水分消耗、氮素去向和作物生长过程。该模型可为优化稻田-沟塘系统水氮管理方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有力工具。
梁浩胡宗荟杨士红徐俊增顾哲胡克林
关键词:灌溉排水稻田
一种粪污发酵前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粪污发酵前处理方法,包括:S1、将粪污注入前处理设备中,通过筛分单元进行颗粒分离,得到处理粪液;S2、制备磁性纳米中空材料,并在磁性纳米中空材料表面沉积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得到磁性纳米复合材料;S3、...
毛欣宇戚凯琪李威梁浩王琪琳殷骏
麦秸与毛叶苕子共同调控青海高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青海高原麦秸和豆科绿肥混合添加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碳氮转化机制,为该地区农田系统秸秆和绿肥科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设无添加对照(CK)、单独添加毛叶苕子(VS)、单独添加麦秸(WS)、麦秸与毛叶苕子混合添加(VWS),共4个处理。测定了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土壤活性碳氮组分、土壤酶活性、细菌、古菌、真菌、amoA、nirK和narG基因丰度。【结果】VWS处理与VS处理相比,CO_(2)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24.8%和74.6%,CH_(4)累积吸收量增加9.1%,综合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显著降低76.1%(P<0.05);与WS处理相比,CO_(2)累积排放量增加33.7%,CH_(4)累积吸收量与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12.0%和43.1%,GWP降低49.4%。有机物料添加可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碳氮含量。VWS处理的土壤pH显著高于CK和VS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较VS处理分别增加了21.6%和4.9%,无机氮(Nmin)、土壤水溶性有机氮(DON)和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分别降低了77.3%、59.5%和6.3%;土壤Nmin、DOC、DON、SMBC和SMBN含量较WS处理分别增加64.0%、22.5%、56.5%、23.2%和27.8%。VWS处理较其他处理,α-葡萄糖苷酶(AG)和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显著提高,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显著降低。VWS处理的真菌和古菌群落丰度较WS处理分别提高83.8%和69.8%,较VS处理分别降低62.6%和20.3%;VWS处理细菌群落丰度较VS处理降低33.4%。VWS处理下,AOB amoA、nirK和narG基因丰度较VS处理分别降低56.6%、41.4%和16.3%,较WS处理分别降低30.3%、25.9%和12.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O_(2)和CH_(4)排放与土壤有机碳、全氮、DOC、SMBC和SMBN含量,AG、NAG和NR活性,真菌、细菌、nirK和narG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N_(2)O排放与土壤全氮、DON、SMBC和SMBN含量、真菌、AOB amoA和nirK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和BG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偏最
江鹏周国朋韩梅李正鹏严清彪常单娜梁浩孙小凤曹卫东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碳氮循环胞外酶活性
改进WHCNS模型模拟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耕作改变了土壤物理特性,进而影响了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定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农田土壤水分动态与作物生长过程是制定合理耕作制度的基础。该研究在土壤水热碳氮模拟模型(Soil Water Heat Carbon Nitrogen Simulator,WHCNS)的基础上耦合了EPIC(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模型的土壤耕作模块,构建了适用于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水热碳氮过程模拟模型。利用华北平原南部河南商丘试验站2015—2017年实测的不同耕作方式下(深耕、免耕和轮耕)的土体储水量、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和产量数据对改进后的WHCNS模型进行了校验和模拟效果评价,并模拟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蒸散量、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土体储水量、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0%,一致性指数均大于等于0.90,纳什系数均大于等于0.58,决定系数均大于等于0.90,作物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达到0.99。与深耕和免耕相比,轮耕的两季冬小麦蒸散量分别降低了8.8%~10.8%和13.8%~21.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6.7%~9.4%和15.7%~24.9%。与深耕和轮耕相比,免耕的两季夏玉米蒸散量分别降低了12.5%~12.9%和20.7%~22.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4%~15.2%和29.1%~31.3%。耕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总体而言,改进后的WHCNS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的动态过程。
任健王同朝梁浩关小康胡克林
关键词:蒸散作物土壤耕作方式水分利用效率
稻田氮磷径流流失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种植过程中不合理的水肥管理引起了稻田氮磷径流流失,对邻近水体造成污染风险.稻田氮磷径流流失模型是理解区域水体污染排放时空特征和评估水污染风险的有效手段.论文阐述了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发生机制和关键过程,梳理了统计经验模型、物理机理模型、水文过程模型和生态系统模型的研发历程.结果表明,当前模型缺乏水-土-气界面过程的有效参数化,基于高分辨率、多年多站点、全通量的模型参数的合理化,以及区域尺度农艺管理(种植制度、施肥制度、灌排制度)和田-沟-塘联合调控措施(分布、规模、运行规则)的模块化,造成了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不确定性.同时,提出了面向稻田氮磷循环的高分辨率全通量观测网络建设、农艺管理与调控措施的区域数据集研发、模型开发与先进技术手段的集成与融合、稻田-氮-磷-水耦合的多模型集合等,为稻田氮磷径流流失模型的改进、农艺管理措施的优化以及气候智能型稻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黄微尘周丰梁浩陈磊
关键词:稻田氮循环磷循环径流流失
一种土壤-作物系统区域模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作物系统区域模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土壤和作物系统区域模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土壤属性和气象公共数据集,制作模拟区域内的土壤、气象栅格数据库;输入土壤‑作物系统模型中,采用并行计算工...
梁浩周丰
江垭碾压砼坝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洞庭湖是全国洪灾最严重的地区,澧水突发性的大洪水与长江洪水在这一地区遭遇,经常形成毁灭性的洪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加速澧水治理和缓解洞庭湖的洪灾,水利部和湖南省联合组建澧水公司,合资兴建澧水上第一个防洪控制...
梁浩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坝斜层平推铺筑法碾压混凝土混凝土质量施工工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