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毒性肝炎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胆结石
  • 2篇结石
  • 2篇超声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炎
  • 1篇动力学改变
  • 1篇血流
  • 1篇医院内
  • 1篇医院内感染
  • 1篇乙型
  • 1篇自动活检
  • 1篇自动活检术
  • 1篇纤维化
  • 1篇纤维化程度
  • 1篇门静脉

机构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梁欣
  • 4篇姚集鲁
  • 3篇卢翠容
  • 3篇崇雨田
  • 2篇郑荣琴
  • 2篇肖杰生
  • 1篇邓子德
  • 1篇张宇锋
  • 1篇吕明德
  • 1篇周元平
  • 1篇谢俊强
  • 1篇赵志新
  • 1篇杨绍基
  • 1篇张晓红

传媒

  • 3篇新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结石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1998年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结石的调查分析崇雨田,梁欣,姚集鲁,肖杰生病毒性肝炎及胆结石均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发现,肝硬化患者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本研究通过B超观察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无胆结石的影像学改变。了解病毒性肝炎...
崇雨田梁欣姚集鲁肖杰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胆结石并发症发病率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胆结石3393例的B超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超观察肝病患者及对照组的肝胆系统影像学改变。结果:肝病组胆囊炎及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男性肝病患者胆囊炎发生率较女性高(P<0.001),而胆结石的发生率则男女无差异(P>0.05)。胆囊炎及胆结石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肝病则使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有年青化趋势。结论:肝病患者是胆囊炎及胆石症的高发人群,其发生率与肝病病程长短、肝功能受损程度。
崇雨田赵志新梁欣谢俊强卢翠容肖杰生姚集鲁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B超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评价11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3例正常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对照。结果:门静脉主干直径(PD,dP)及淤血指数(CI,IC)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呈正相关关系;门静脉最大流速(PVX,vmax,p)及平均流速(PVm,vP)则与S呈负相关关系;而门静脉血流量(PBF,QPBF)与S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门静脉主干直径、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及淤血指数可用于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纤维化程度。
郑荣琴吕明德周元平梁欣梁欣姚集鲁
关键词:肝纤维化门静脉超声波诊断
超声导向肝组织自动活检术239例临床观察
1999年
郑荣琴卢翠容邓子德梁欣张晓红姚集鲁
关键词:肝组织自动活检术活检超声导向
30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医院内感染情况。方法:调查了30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为21.4%,其中重症肝炎(重肝)患者的发生率高达38.7%;医院内感染最常见部位为呼吸道,而重肝患者常见感染部位为肠道、腹腔、胆管。结论: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与病情轻重、住院时间长短、年龄有关;与性别关系不大。
张宇锋梁欣崇雨田杨绍基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