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能文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周血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检测对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价值
- 2008年
- 目的研究胰腺移植术后外周血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基因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实验动物为杂种长白猪,分为3组(n=8):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的同时应用环孢A+骁悉+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采集受者锁骨下静脉血,抽提总RNA,RT-PCR方法检测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检测受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术后1、3、5、7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与血液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体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移植组比较,免疫抑制剂组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3胰腺移植术后静脉血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变化比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改变早2~4 d。结论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的变化,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
- 张刚韩方海张肇达胡伟明柯能文周祥陆慧敏
- 关键词:胰腺移植排斥反应穿孔素颗粒酶B
- 乳鼠心肌细胞分离表达CD80/CD86减弱CTL杀伤
- 2007年
- [目的]研究乳鼠心肌细胞CD80/CD86的表达模式并分析该表达模式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取BALB/c(H-2d)和C57BL/6(H-2b)乳鼠心脏,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用RT-PCR及免疫荧光测CD80/CD86表达。将培养10d乳鼠心肌细胞与预活化CTL共培养4h,同时另设CD80或CTLA-4封闭组,计算CTL杀伤率。[结果]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表达CD80,不表达CD86。单独表达CD80心肌细胞通过CD80与CTLA-4结合减弱CTL杀伤。[结论]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单独表达CD80共刺激分子能有效抑制CTL杀伤。
- 柯能文唐强庞丽丽李路路赵娜李永胜李幼平
-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 前入路原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前入路原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64例,女121例;平均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40~76岁。285例患者中,196例行前入路原位PD,设为前入路组;89例行传统入路PD,设为传统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2~3个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随访次要终点为肿瘤复发或转移。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2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入路组患者保留幽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对端吻合、人工血管置换、侧壁切除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8例,37例(17、11、9例),(303±107)min,350 mL(100~750 mL);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8例,9例(7、1、1例),(335±103)min,400 mL(100~900 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3.474,t=0.722,Z=1.729,P>0.05)。(2)术后情况:前入路组患者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神经侵犯率、脉管侵犯率、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术后化疗分别为93.88%(184/196)、12枚(5~19枚)、4枚(0~15枚)、45.41%(89/196)、31.12%(61/196)、28例、3例、69例;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5.39%(76/89)、7枚(4~17枚)、5枚(0~13枚)、32.58%(29/89)、23.60%(21/89)、11例、2例、41例,两组患者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神经侵犯率比�
- 李江蔡晓蓓杨智清柯能文赵利荣向春明李恒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入路
- 胰体尾癌患者行扩大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扩大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可行性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7例胰体尾癌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标准胰体尾切除组(n=35)和扩大胰体尾切除组(n=22).通过t检验、x2检验等对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生存预后进行比较,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与标准胰体尾切除组相比,扩大胰体尾切除组的手术时间长[(255±91) min比(208±80) min](t=2.066,P=0.044),输血率升高(50.0%比17.1%)(x2=12.836,P=0.008),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值均>0.05).扩大胰体尾切除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高(22.7%比2.9%)(Z=-2.251,P =0.027),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病死率无差异(P值均>0.05).标准胰体尾切除组和扩大胰体尾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1个月和8.2个月,两组生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RR=1.275,P=0.03)和围手术期输血(RR=2.673,P=0.04)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虽然扩大胰体尾切除组患者的病理分期较晚,但经过扩大胰体尾切除,可取得与标准胰体尾切除组患者相当的生存获益.肿瘤大小和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郭子恒谭春路陈泓宇柯能文李昂刘续宝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切除术预后
- 穿孔素和颗粒酶B蛋白表达对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研究
- 目的研究移植胰腺局部穿孔素和颗粒酶 B 的蛋白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实验动物为四川当地杂种长白猪,分为3组(n=8),即对照组,移植组,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经门静脉回流、肠内引...
- 胡伟明韩方海张肇达柯能文孟令详
- 关键词:胰腺移植穿孔素
- 文献传递
- 穿孔素和颗粒酶B蛋白表达对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移植胰腺局部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40只四川当地杂种长白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n=8)、移植组(n=16)、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n=16)。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经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同时应用环孢A+骁悉+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3、5、7d检测受者的锁骨下静脉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术后1、3、5、7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对照组、移植组以及移植+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者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腺移植+免疫抑制剂组与单纯胰腺移植组相比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阳性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后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蛋白表达。比常规病理学检查诊断排斥反应早2~4d。结论移植胰腺组织穿孔素和颗粒酶B局部蛋白表达变化早于常规病理学改变,结合常规病理学检查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 胡伟明张肇达韩方海周祥孟令祥柯能文
- 关键词:胰腺移植排斥反应穿孔素颗粒酶B
- CD80共刺激分子单独表达诱导免疫耐受机理初探
- 研究背景:特异性抑制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T细胞作为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无论对免疫排斥还是免疫耐受都起到关键作用。T细胞活化需要MHC复合体提供第一信号及共刺激分子提供第二信号。CD80/C...
- 柯能文
- 关键词:CD80CD86CTLA-4免疫耐受角朊细胞
- 文献传递
- 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
- 2007年
- [目的]观察小鼠异位气管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 olitisobliterans syndrome,BOS)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并于术后7、14和28d取材。HE和mallory染色形态学观察、并检测术后气管闭塞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气管移植物内α-SMA、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并测定MMP-9与TIMP-1比值,分别加以比较。[结果]移植后1~14d MMP-9表达显著增强并于14d达峰值,14~28d逐渐降低;1~28d TIMP-1表达不断增强,各时间点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并于28d达峰。[结论]移植后MMP-9/TIMP-1比例失衡,早期使移植物持续性损伤、细胞外基质反复破坏,后期使移植物修复、重建而纤维化,最终导致BOS不断发生发展。
- 唐强李永胜赵娜柯能文李璐璐庞丽丽李幼平
- 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慢性胰腺炎病变类型与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手术患者229例,总结其临床资料与随访信息,比较手术治疗疗效。结果229例患者依据不同病变类型分别行引流术或切除术两类手术。57例行纵向胰管切开胰肠吻合术,118例行胰头部分切除胰肠吻合术(Frey法105例,Berne法6例,Beget法7例),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6例行其他手术。术后疼痛缓解率89.3%,总并发症发生率19.6%。结论慢性胰腺炎的不同术式有其特定适应证,应根据其病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以保证手术疗效。
- 赵法之谢思明陈拥华蔡云强王章柯能文刘续宝
- 关键词:胰腺炎慢性外科手术病理学
- 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路横断胰腺体部在联合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多中心历史性队列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经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IMV)途径横断胰腺体部的手术入路方式在联合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行PD联合门静脉(portal vein,PV)/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将它根据能否采取传统入路在PV/SMV血管轴前建立隧道分为传统入路组和改良入路组,在改良入路组中患者经IMV途径横断胰腺体部者划为IMV亚组,经PV左侧或胰腺中央横断胰腺体部者划为中央亚组,比较改良入路组同传统入路组以及IMV亚组同传统入路组和中央亚组在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总生存期)方面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总生存期的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42患者,其中传统入路组77例,改良入路组65例,IMV亚组29例、中央亚组36例。与传统入路组比较,改良入路组术中失血量增加(P<0.001)、术后总住院时间延长(P=0.021)及有血管侵犯者占比更高(P=0.017),而IMV亚组较之仅在有血管侵犯者占比上更高(P=0.030);而IMV亚组较中央亚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01)及R0占比更高(P=0.031)。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IMV亚组、中央亚组及传统入路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1、17及22个月,IMV亚组的总生存情况优于中央亚组(χ^(2)=4.676,P=0.031),而IMV亚组与传统入路组的总生存期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4)。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术后实施辅助化学药物治疗[RR=0.519,95%CI(0.324,0.833),P=0.007]和R0切缘[RR=0.434,95%CI(0.218,0.865),P=0.018]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肿瘤低分化[RR=2.433,95%CI(1.587,3.730),
- 任浩源麦刚麦刚柯能文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