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媛红

作品数:1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政治
  • 3篇思想政治
  • 2篇政治工作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社会主义市场...
  • 2篇市场经济
  • 2篇思想政治工作
  • 2篇主体性
  • 2篇主义
  • 2篇文明建设
  • 2篇经济价值观
  • 2篇价值观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对象性
  • 1篇对象性活动
  • 1篇新型职业农民

机构

  • 1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12篇林媛红
  • 2篇刘发明
  • 1篇曹均学

传媒

  • 2篇理论学刊
  • 1篇理论观察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理论导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吉林省经济管...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传承
  • 1篇文理导航
  • 1篇新课程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少数民族朴素生态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少数民族朴素生态理念是民族传统与信仰文化的总和。在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构建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举足轻重。少数民族朴素生态理念在指引着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受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在民族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也产生着负面影响,制约了科学生态理念的贯彻和合理生态框架的布局。因此,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朴素生态理念及其影响,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林媛红
关键词:少数民族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价值观被引量:1
2005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10年的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将迈得更快.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的经济价值观的弊端凸显,一些新生的经济价值观又出现了倾斜和失偏.因此,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显得尤为重要.
林媛红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价值观经济体制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构建路径被引量:1
2016年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接班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大,责任主体不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成效不明显。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防控农业风险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曹均学林媛红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生态道德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梳理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林媛红刘发明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被引量:3
2005年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建立了科学的人本思想体系。从自然人、社会人、历史人三个方面阐述他们的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林媛红
关键词:人本思想恩格斯唯物史观社会
论朱德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2015年
朱德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原则,为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原则;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有的放矢;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林媛红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价值观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传统经济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扭曲的经济价值观占有了一定的市场,并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价值观,对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媛红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问题被引量:2
2010年
实现'以人为本'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主体性水平及其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离开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首要任务。
林媛红刘发明
关键词:以人为本个体主体性对象性活动一致性
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对社会工业化发展中种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以及对人类对待自然环境所树立价值观的反思,并且形成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反映出人与生态之间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关系,在基于完全遵循自然规律上开展对生态文明的创造性改造活动。而不管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树立,还是社会经济体系的整改,或者是人类活动形式的优化,都需要教育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一方面教育可以使人提升对社会的认知感,促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生态文明价值观。本文先是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再从多个方面研究分析了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林媛红
关键词: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主体性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主体性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目前,加强主体性教育与创新性的联合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加强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时刻关注世界格局和提高教师素质等方式来实现。
林媛红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